首页 -> 2005年第3期


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奇妙结合

作者:吴 笛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沃兹涅先斯基无疑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先锋派诗人,他虽然毕业于莫斯科建筑学院,毕生从事的却主要是诗歌事业,以《抛物线》《长诗〈三角梨〉里的三十首抒情离题诗》《镂花巧手》《反物质世界》等四十多部诗集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被他视为师长的著名作家帕斯捷尔纳克为他的成就感到欢欣,英国著名诗人奥顿、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罗勃特·布莱等也都出于惊叹而翻译了他的部分诗歌作品,一九九六年,在巴黎的一个艺术节期间,巴黎的《新观察报》称他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二〇〇〇至二〇〇三年他的六卷集《沃兹涅先斯基作品集》的出版更是受到评论界的好评。
  作为一个“诗歌建筑师”,在他的创作中,他所坚持的诗学是他自己所称的“建筑学的缪斯”,我们从他广为传诵的著名的抒情诗《凝》中就可以感受,支配他诗歌创作的“缪斯”是一种将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巧妙结合起来的相互适应感、和谐感和建筑结构感。其实,翻开俄文版的《沃兹涅先斯基作品集》,映入眼帘的各种符号、名称、图案、电报电文、阿拉伯数字、数学中的分数和带分数等等,一定会使读者一时感到困惑莫解,觉得这些诗确实“时髦”,很有“现代派头”,晦涩朦胧,难以理解,然而诗人所作的各种尝试和实验倒也确实难能可贵,他坚持认为,“诗歌有自己的独立的生命、性格。有时它不顾作者的意志,不遵循语法规则”。他还认为,“诗歌未来的出路在于各种联想”。正因为他的诗联想复杂、隐喻过多,视觉形象过于丰富,所以不易理解。
  但在《凝》一诗中,俄罗斯传统的诗学技巧与现代的诗学探索结合得尤为精妙,既有深邃的意境,又有清新的语言,诗歌形象鲜明,既有传统风味,也有“现代”色彩,生动感人,易于领悟。
  《凝》是一首情感强烈的爱情诗。标题中的“凝”一词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该词指的是凝结不动,突出地表现了该诗在视觉方面的艺术追求。沃兹涅先斯基在这首诗的开头部分写道:
  用你的双手捧住我的双肩,
  抱紧!
  只感到呼吸—— 唇对唇,
  只感到大海在背后,浪花飞溅……
  我俩的背—— 两个月光贝,
  隔绝了背后的外界。
  他们互相倾听,紧紧联接,
  生活的公式啊,统一的相对。
  诗的第一节,我们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在我们眼前呈现出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海边的画面:大海拍岸,浪花飞溅,大海的岸边,一对情侣紧紧偎依,仿佛凝结成一尊雕塑。这一景象是较为常见的,但是,诗中“只感到”一词的重复出现,却使该诗的意境得以加深,转换了空间结构,苍茫的宏观宇宙空间变小了(大海在背后),精细的个人的微观世界扩展放大了(唇对唇),仿佛电影镜头由远及近地推移,构成了一个特写镜头和定格的画面。
  众所周知,诗与画的关系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十八世纪的莱辛在《拉奥孔》中经充分的论证,提出了诗画不同质的观点:“画凭借线条和颜色,描绘那些同时并列于空间的物体,诗通过语言和声音,描绘那些持续于时间的动作。”①但他并没有完全隔绝两者,而是认为:“绘画也能摹仿动作,但是只能通过物体,用暗示的方式去摹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只能通过动作,用暗示的方式去描绘物体。”②沃兹涅先斯基是一个深深懂得这种空间艺术能够寓动于静、时间艺术可以化动为静的诗人。他在第一诗节描绘的凝固不动的海边景象的基础上,又在第二诗节增添了“月光贝”的意象。诗人将这对恋人的背部比做“月光贝”,来隔绝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隔绝世事的严峻,而完全沉浸于爱情的欢乐之中,从而只有了精神的沟通和相互的感知,忘却了周围的一切……
  沃兹涅先斯基又是一个极为推崇联想和隐喻的抒情诗人,他曾经说:“隐喻是形式的马达。二十世纪是变化和变形的世纪,今天的松树是什么?是贝纶?是火箭的有机玻璃?诗歌首先是奇迹,感情的奇迹,声音的奇迹和那个‘稍微一点点’的奇迹,没有它,艺术就不可思议,它无法解释。”③在接下去的三四两节诗中,诗人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联想和隐喻的才能。
  
  在人世插科打诨的风前,
  我们用肩膀严严实实
  掩护我们间发生的事,
  像用两只手掌保护一朵火焰。
  
  据说每个细胞中都有灵魂。
  如果当真的话,
  请把你的气窗开大。
  我的每个毛孔中
  都会有你被捕获的灵魂
  像雨燕似的扑腾,拍打!
  
  第三节中,沃兹涅先斯基充分运用自己的艺术想像力,将抽象化为具体,具体化为抽象,虚实相交,相互映衬。诗人用具体的“肩膀”来掩护抽象的“事件”,用可触的“手掌”来保护虚幻的“一朵火焰”,抵挡“插科打诨的风”。这是一朵纯洁的、炽热的爱情之焰,抒情主人公用生命之手保护着它,免受外部的侵蚀,让这朵爱情的火焰能够永恒地燃烧。在此,诗人以有形的诗句,表现了无形的深邃的境界和闪动着的情丝。
  第四节中,沃兹涅先斯基的比喻更加形象化,抽象事物更加具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灵魂也在相互感化、相互渗透。由“细胞”“气窗”“毛孔”“灵魂”“雨燕”“扑腾”等意象和词语所锤炼出来的诗句,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心灵的沟通、爱情的力量和血性的领悟。这是一种生理的力量,更是一种心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当然,爱情的力量有时也会与社会因素形成尖锐的冲突,受到某些社会因素的强大压力,所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在歌颂了灵魂的沟通和爱情的力量之后,又在结尾部分发出了担忧的感慨以及面对可能出现的灾难所抱有的坚定的信念:
  
  一切秘密终将暴露。
  难道我们会被口哨的风暴攻克,
  裂开成为沉默的雕塑,
  成为两个不再嗡嗡的贝壳?
  
  尽管压过来吧,闲话和是非,
  压向贝壳—— 我们弹性的背!
  至少在目前,只能把我们
  压得更近。
  
  让我们睡。④
  
  抒情主人公面对人生苦涩的现实,面对“风暴”,面对各种流言飞语,担忧爱情的火焰抵挡不住风暴的侵袭,担忧他们的“月光贝”承当不住太多的重负而迫不得已地从此分裂,变成两片不再嗡嗡作响的、失去生命活力的“贝壳”。
  但是,这一担忧之中,更蕴涵着一种坚定的信念,相信他们的爱情能够经受时间和空间的任何考验,即使经历了暴风骤雨,也会归于宁静,也会“压得更近”。
  这样,感情的波澜随着心绪的起伏而起伏,感情波澜的一起一伏,都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人生的思考和新的认识。而每一次起伏,都把情感、思想以及对读者的感染力向前推进了一步。诗人还采用反讽的技巧,抒写对逆境的展望,来加强抒情主人公抵抗流言飞语的决心。此时,抒情主人公不再顾及周围的一切,愿让一切闲言碎语和是非曲折都压过来,即使压得粉碎,他们也心甘情愿。而且至少在目前,只会把他们压得更加亲近,促使他们更加心心相印,凝成一体。这样,反讽的技巧又增强了诗中哲理的深度。
  诗的节奏时强时弱,韵式变化多端,激荡着人们的心扉,诗行的音步时长时短,时而完整,时而“短缺”,形成了与诗歌语义相符的情绪结构:在尽情享受爱的欢乐的同时,也潜藏着对严峻生活的一丝忧戚。
  
  可见,沃兹涅先斯基在《凝》这首诗中,不同于《戈雅》等作品中的对声响等听觉形象的关注,而是典型地表现出了“诗歌建筑师”的本色,表现了他对画与建筑的兴趣,尤其在主题和意象的选择方面。因而,他在一定的意义上成了“用文字写出诗歌‘雕像’”的“文字雕刻家”⑤。诗中给人造成强烈印象的是视觉效果,通过凝固不动的建筑学意义上的静态形象,来表现极具动态效果的汹涌澎湃的人类情感的波涛。
  
  ①伍蠡甫:《试论画中有诗》,选自曹顺庆选编:《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74页。
  ②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3页。
  ③转引自许贤绪:《20世纪俄罗斯诗歌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25页。
  ④飞白译:《凝》,转引自飞白主编:《世界诗库》第5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425页。
  ⑤周式中等主编:《世界诗学百科全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