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为光明和澄澈发言
作者:伊 甸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在天空的倒影水波的晃动中
寻找失落的童年和父亲的呵斥
家园和世界,家园和我,我和世界——这几层关系在此获得了诗意的阐释。核心是一个“爱”字。无论贫穷还是喜庆,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爱和善,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耐人寻味的是,诗人曾经删掉“为远行客/捧上一碗糖氽蛋,一杯薰豆茶”这一句诗,是不是诗人想到在当前的商品经济大潮中,这种古朴淳厚的民风已经销声匿迹,因而再把它当一种事实来写,有编造或者粉饰之嫌呢?不能说这种古朴淳厚的民风已经销声匿迹,它依然存在或者说潜伏于民间,它正在或者将要以某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失去爱和善,人们就将失去幸福,人类就将失去希望。家园之所以让人魂牵梦绕,就是因为家园对自己的深厚无私的爱。在这些诗句中,诗人对细节的注重仍然呈现出一种扣人心弦的效果:“光着脚丫,在脚趾缝冒出的泥浆里/体会一种清凉和暖意/一种家园和大地才有的真实抚摸……”这里包含着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那是一种对家园的深深体验,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并且上升到对家园和大地的理性认识。
闲来无事,眺望灯光怎样
被积木般的城市点燃
如此神奇,如此灿烂
于是,便原谅了它的浮躁,说谎
和铺天盖地的广告
爱必须包含着宽容,没有宽容就没有爱。眼睛里揉不进一粒沙子的人,他的爱是脆弱的,容易夭折的。爱一个人,必须容忍和宽宥他的缺点,爱我们的家园,也必须容忍和宽宥家园的弱点。家园不是孤立的,它受着整个时代的影响。浮躁、说谎、铺天盖地的广告,显然不是诗人所爱,但并不影响诗人依然深爱他的家园,就像我们深深依恋的人身上沾着几块泥巴,并不妨碍我们对她的痴情。这里的“灯光”和前面的“灯光”“阳光”相呼应,那既是照亮家园的现实中的光,又是一种照亮家园的精神之光——题目中“献给两重世界的家园”的涵义与此暗合。
结尾峰回路转,异军突起:
在一群伙伴中,我曾是
一名打弹珠的少年
如今,像一株被冬天剥夺一空的桑树
高举风中的双臂,张开十指
为永远的家园祈祷平安
这是一幅触目惊心的画,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像受难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伸出瘦骨嶙峋的手臂向天空的上帝祈祷。他并不为自己的平安祈祷,他的一生从来没有得到过平安,他已习惯了风暴;他并不为自己的爱情祈祷,爱情对于他从来就是一道稍纵即逝的闪电,一个永远的梦想;他并不为自己的幸福祈祷,什么才是 “幸福”,他对此十分迷惑。他心中的惟一幸福是爱,但爱——在哪儿呢?屠格涅夫在他的散文诗《鸽子》中描写了两只相爱的鸽子,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一只已经回家的鸽子冒着生命危险冲出去救回了另一只。屠格涅夫充满羡慕地望着它们,感叹道:“它们多么美好啊!而我望着它们,自己也觉得美好……虽然我是一个人……一个人,从来如此。”④沈泽宜先生和屠格涅夫在灵魂上相通的是:尽管这个世界像老葛朗台和夏洛克一样悭吝,给他们的爱很少很少,但他们还是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并为这个世界至诚地祈祷和祝福。
“一株被冬天剥夺一空的桑树”——一句话道尽了诗人一生的坎坷和辛酸,一句话就是一部完整的传记。但这株“被冬天剥夺一空的桑树”,没有顾影自怜,没有乞求,没有怨天尤人,仍然执著地“高举风中的双臂,张开十指/为永远的家园祈祷平安”。诗的境界归根结蒂是人格的境界,境界是无法伪造的,它是灵魂的外化。沈泽宜先生这首诗深深打动我们的,便是诗人内心那种博大深沉的爱,以及诗人以爱为核心的人格。
这首诗在艺术上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前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主义的诗歌形式并不意味着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彻底断裂。现代主义不是自足的,它依然需要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那里去汲取养分。沈先生的艺术观显然是开放的,他注重一种各种艺术形式和谐融合的效果。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古典主义的优雅,浪漫主义的热烈,现实主义的冷静,以及现代主义的异想天开。我们从沈先生的诗歌中发现,抒情仍然是一种力量,仍然是一条抵达美的风光明媚的道路——当然,沈先生以他的艺术功力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抒情的节奏和效果。
对沈先生来说,诗歌注定是他一辈子推个不休的西西弗斯的巨石。尽管诗歌给他带来过巨大的灾难,但诗歌仍然是他灵魂的圣地和贝雅德丽齐式的永恒幻象。对诗歌的感受,我想沈先生一定会和王家新产生共鸣:“诗歌,我的地狱/我的贫困,我的远方的风声/我从来没有走近你/我的城堡/我的从山上滚下的巨石……”⑤
除了湖州,除了浙北平原,诗歌也是沈先生的家园,拥有这两个如此美丽的家园,能说沈先生不幸福吗?有这两个家园,“被冬天剥夺一空的桑树”必然会在春天绽放出碧绿的枝叶,在清风中摇曳……
①沈泽宜,浙江湖州人,著名诗人、诗评家,湖州师范学院教授,现退休在家。1957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被打成右派。出版著作有《诗的真实世界》《梦洲诗论集》《诗经新解》。
②罗伯特·勃莱:《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③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页。
④屠格涅夫:《鸽子》。《屠格涅夫散文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⑤王家新:《诗歌》。《王家新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附:
倾诉:献给我两重世界的家园
□沈泽宜
点一炷清香在我居室
我才能说到家园
以青山为背景,白鹭从东方飞来
缓缓鼓动的翅膀稍一倾斜
雨水就从天上落下,使河流受孕
大地膨胀着欲望,它以花朵
暗示生殖和繁衍。小草顶翻腐叶
从冬的暖床探出头来
在平原,在每一个未被打开的角落疯长
众水之上,一声鸟叫的距离
我们与冬衣一起晾晒前人的梦想
邻居们一边拍打,一边互相问候
谈论天气,物价,儿女婚姻
为生命的短暂相逢兴高采烈
大山止步的地方,浙北平原
以只许你见一次的美打开,向东
向大海和大海那边的世界
风雨经过,寒来暑往
接住飞鸟衔来的种子
种植稻香,麦浪,诗歌
种植爱情的消息树和关于未来的
朦胧而遥远的想象
诞生。啼哭。衰老。死亡
季节无声地轮回
我们把苦艾和桃枝插上五月的
门楣,在眉心点一粒端午痣
光荣与耻辱,战争与饥荒
在欢庆丰收的锣鼓声中
这和平的种族,一代又一代
延续和更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夹岸而居,灯火十万人家
竹林深处栖息着村庄
吴歌。燕子。逝去的橹声
刈草女孩把辫子撩到胸口
那是怎样的女孩呵
以雪花、黑水晶、传说
野蜂的腰肢做成的女儿
木香和白玉的女儿,不可亵渎的女儿
此刻,她的辫子勾到胸口
那儿必定有个湖——我们叫作“漾”
在羊的咩叫声中
她把双腿伸入顿时光芒四射的湖水
徐徐解开冲向腰际的乌发
为胸口的鼓胀和挤压惊慌失措
以大山的骨骼修筑道路
打造船舶,挂满风帆和铃铎
织出心事缠绵的丝绸,用爱
将地球和人类捆绑
从河湾到河湾,从村舍到村舍
天性向善的门扉虽然贫穷
却总开向阳光和喜庆,为远行客
捧上一碗糖氽蛋,一杯薰豆茶
只有道路依然泥泞
你必须脱去身份和城市的鞋袜
光着脚丫,在脚趾缝冒出的泥浆里
体会一种清凉和暖意
一种家园和大地才有的真实抚摸
在天空的倒影水波的晃动中
寻找失落的童年和父亲的呵斥
闲来无事,眺望灯光怎样
被积木般的城市点燃
如此神奇,如此灿烂
于是,便原谅了它的浮躁,说谎
和铺天盖地的广告
在一群伙伴中,我曾是
一名打弹珠的少年
如今,像一株被冬天剥夺一空的桑树
高举风中的双臂,张开十指
为永远的家园祈祷平安
(选自《诗刊》2003年第10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