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归有光《项脊轩志》细读
作者:贝 京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项脊轩志》在句式、用韵、平仄方面也有它的特色。文章句式,前半篇,多四字句,三、五、六字句辅之,四言与杂言又往往交错而出。且有意识用韵,造成节奏和音韵回环之美。后半篇句式参差不齐,从一字句到十三字句不等,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文章首段,尤费经营: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这一段,四言为主,奇偶间杂,节奏时紧时缓,既富于变化,又一气贯注。主要表现自己对项脊轩的实用性及审美性改造,透露出如意、自得的心情。景物、心情十分相称。散文一般是不用韵的,但该段的若干句子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等显然有意识押韵,富有诗的韵味。平仄变化应该也是有所斟酌的。或一句之中平仄交错,如“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或上下两句平仄对照,如“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或句末字平仄相同,如“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高低抑扬,极富音乐美。
欧阳修有一篇《非非堂记》:“予居洛之明年,既新厅事,有文记于壁末。营其西偏做堂,户北向,植丛竹,辟户于其南,纳日月之光。设一几一榻,架书数百卷,朝夕居其中。以其静也,闭目澄心,览今照古,思虑无所不至焉。”粗略一看,与《项脊轩志》颇有相似处,也写了对屋宇的改造,写了自己于其中的读书之乐,但是细加体会,欧阳修文用语平实老到,不似《项脊轩志》在诗一般的语言中写景写情,使景物、心情都被美化,容易引发读者的沉醉与欣羡。
《项脊轩志》不但为人们广为传诵,它的写作风格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世作者,甚至导致一些模仿痕迹较为明显的作品的问世。“道光年间的彭昱尧的《碧漪堂记》(见《致翼堂文集》卷二),很明显是在模仿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两者都是写少年时的读书场所,而且同样出现了一位仆人的形象,通过他的口来追忆前辈的实际。难怪刘声木评之曰:‘其为文学博气伟,神韵极似归有光。’”[12](见《桐城文学渊源考》卷六)。
林纾不仅给《项脊轩志》以极高的评价:“琐琐屑屑,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13]他的《苍霞精舍后轩记》一文借轩怀人,“全文以平淡自然的笔调记述一些普通的生活琐事,采用触景生情、追述回忆的方式,造成亲切、深沉的抒情氛围”[14]。抒发对亡母、亡妻的深深思念,文章在构思、语言运用及行文方式上,与《项脊轩志》十分类似,这正是由于极度欣赏以至自觉或不自觉模仿的结果。尤其是文章的末段,与《项脊轩志》的首段,在句式、语言风格及营造的氛围上更是接近。“栏楯楼轩,一一如旧。斜阳满窗,帘幔四垂,乌雀下集,庭墀阒无人声。余微步廊庑,犹谓太宜人昼寝于轩中也。轩后严密之处,双扉阖焉。残针一,已锈矣,和线犹注扉上,则亡妻之所遗也。”对佳作自觉不自觉的模仿,并无可非议,关键要看模仿的效果。如果模仿太过,势必导致文章缺乏个性,削减文章的美感。这正是《苍霞精舍后轩记》远没有《项脊轩志》那么具有影响的原因之一。
①陈柱《中国散文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版,第280页。
②《归氏世谱后》,见《震川先生集》第637-638页。
③《家谱记》,《震川先生集》第436页。
④钱基博《明代文学》,第49、50页。
⑤方苞《书归震川文集后》,《方苞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版,442页。
⑥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版,328页。
⑦顾农《〈项脊轩志〉的写作年代》,见《中国典籍与文化》,第37期。
⑧姚玉光《归有光生平三考》,《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第47-49页。
⑨陈柱《中国散文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版280页。
⑩《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作,归有光又被视为唐宋派的代表人物,在论述唐宋派的散文成就时,学者们往往笼统地将《项脊轩志》作为体现唐宋派创作水准的作品而加以强调。其实,只要将《项脊轩志》的写作时间与唐宋派的形成时间稍作比较,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是极不慎重的。《项脊轩志》的主体部分写于嘉靖二年,而通常所谓唐宋派的领袖人物王慎中、唐顺之中进士的年份分别是嘉靖五年和嘉靖八年,此时他们甚至还未步入学习七子派的阶段,更远没有进入他们文学观念的成熟期,即由学习七子而转变为基本否定七子,提倡学习唐宋文的时期。
[11]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329页。
[12](昆山三贤丛书)《归震川诗文选》前言(段承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版,8页。
[13]《春觉斋论文·述旨》。
[14]夏晓虹《诗骚传统与文学改良》,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版,2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