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悦读余光中
作者:陈幸蕙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
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余光中:《夸父》
常和孩子一起欣赏一些隽永的诗。
那是我爱他们的方式之一。
《夸父》便是我与他们曾欣然共享、热烈讨论的一则短章。
若仍在校园教书,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乐与他们涵泳于可喜的诗领域,那么,我也必将带领他们,细细品味这“古事今写”或“今论”的诗吧!
不只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更当着眼于一种人生态度的思考,以及英雄定义的探索。
而在许多人童年阅读的记忆里,夸父,都不是陌生的名字。
这上古神话中的巨人为幽冥之子,据说,常年居住在阴冷冰寒的北方,力大无穷,跨步如风,双臂有巨蟒缠绕,两耳也垂挂黄蛇以为饰,个性则憨傻质朴。当兼具温煦与酷虐特质的太阳,令夸父感到困惑,且激起了他一探究竟的欲望时,这瞬息千里的巨人,竟真迈开大步,急起直追,企图赶上那金黄炽热的背影了。
追赶酷阳那日,黄昏时刻,夸父行经禺谷,口渴难耐,转身饮尽黄河、渭河之水后,正准备北走大泽,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畅饮冰泉时,不幸于半途“道渴而死”。临终前,他奋力掷出手中蛇杖,在苍莽平野上化作一片广大的桃林……
这分别出现在《山海经》《列子》《淮南子》《吕氏春秋》等古籍中的神话,向来有三种不同的诠释:
一是夸父追日是自不量力的愚行。
二是夸父虽在与大自然抗争过程中倒下,却不忘弃杖化为浓荫密布、鲜果遍生的桃林,使烈日下之跋涉者,免于渴死命运。因此,他不但是伟大的壮士,也是饶富爱心的英雄。
三是夸父身为冥王之子,逐日失败,这是白日与黑夜、光明与黑暗之争中,光明终战胜黑暗,获致胜利的一种象征。
透过这样的背景了解,来欣赏《夸父》一诗,便不难发现,余光中在此,可谓又提出第四种关于这个神话的新见解了。
以积极思考的精神为依据,在此短诗中,余光中对夸父这样一个有勇气、有构想的壮士,深致叹惋外,更从不可思议的神话世界,回归至现实人生,去思索壮士、英雄的定义。
在诗人的想法里,所谓英雄或壮士,不是一味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目标的理想主义者,而应是冷静理性、确认方向、追逐希望(明天)的智者——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若从一个更开放灵活的视角来看,诗人显然认为,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game over,如能保存实力,而非耗尽能量,并且换一个角度,且是建设性角度去面对人生,那么困境与僵局,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
试想夸父若能回身挥杖,!择重新站在灿烂壮丽的地平线,一个辉煌的起点上,重新开始,故事的后续发展当如何?这个神话又当如何改写?
因此,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夸父》一诗可说展现,或示范了一种“逆境中的创意思考”;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也十分有趣地指出了“目标管理错误”的遗憾,以及,修正策略、反身而“成”的可能,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和习于负面思考的人而言,都具有相当的启发性。
就性质言,这首诗自是议论诗,或说理诗。至于在写法上,全诗仅十二句,在前九句中,诗人不断以疑问和否定句式,来表示他对夸父的叹息、对追日之举的不以为然,认为是一种不必要的偏执。后三句则以非常肯定的语气提出向前看、向光明看、向未来看的结论与人生态度。结语“撞上”一词,乍看猛莽,但却充满力量,强调了从自我蔽障的陷阱里,翻身脱困的决心与必要!
其实每个人个性中,多少都有一点“夸父性格”,年轻时尤然。夸父性格是一种失败倾向或悲剧倾向的性格,在充满陷阱的人生之路上,那往往是阻碍人成功的路障。
积极取向的生活态度,当有助于人突破这样的路障。
于是,借着这首诗所打开的正向角度的思考,在重新反刍一个哀壮的巨人传说之余,我们竟有着诗以外、文学以外的收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