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乡村剪影
作者:王兆鹏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苏东坡写乡村风情的五首《浣溪沙》词,大约作于元丰元年,也就是公元一零七八年的暮春三月。原有题序说:“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徐门,就是徐州;石潭,在徐州城东二十里。这时苏轼在徐州当太守,相当于现在做徐州市委书记。古代的地方官,如果当地天旱时间比较长,就要到庙里,或者能显灵的什么地方,去举行一种仪式,向老天爷祈求下雨。等到下雨了,又要去谢雨,感谢上苍下了甘霖,救了一州的老百姓。在这之前,苏轼曾去石潭求过雨的。他的《起伏龙行》诗序说:“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元丰元年春旱,或云置虎头潭中,可以致雷雨。”谢雨回来,他在路上就写了这组词,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他所见到的徐州乡村的生活情景。先看其中的第二首: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第一个字读xuàn,快速、匆忙的意思。我们可以想像,石潭一带的农村啊,比较偏僻,老百姓平时很少能看到大官员。今天太守下乡,村民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见世面的好机会。更何况太守苏东坡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呢,怎能不去瞧瞧?于是,妇女们赶快擦点口红,梳妆打扮。说到女子出门打扮,我忽然想起,宋人曾用男女出门的打扮与否来比喻苏轼、黄庭坚诗歌风格的不同。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八里引录南宋林光朝(号艾轩)的话说:“譬如丈夫见客,大踏步便出去,若女子,便有许多妆裹。此坡、谷之别也。”这是说东坡诗不事雕琢,而山谷的诗歌爱讲究润饰。这个比喻,简单形象,而且比较贴切。东坡词中的村姑村妇们,出门前就有许多“妆裹”。为什么说“旋抹”,因为开始没有准备啊,太守突然驾到,于是妇女们匆匆装扮装扮,争先恐后地出门“看使君”。要是用镜头来表现,一定是很热闹的场面。穿着各式各样衣服的大人小孩、村民村妇纷纷从自家屋内涌出来,站在自家门前或者是篱笆的出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哎,那就是太守啊!”“哪一个是啊?”“哇塞!太守帅呆啦!”“太守酷毙了!”还可以想像,人群中,有的抱着小孩,有的牵着小孩,扶着老人,有的小孩很害羞,躲到大人的身后,大胆点的小孩,偶尔走出人群来抢镜头。反正这场景,是热闹得很呢。苏东坡肯定也很得意,哇!这么多人来欢迎我啊!就像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里写的“倾城随太守”,那是老百姓倾城而出,这儿是倾村出动。谁要他是名人呢,出门去自然有很多追星族在追逐他。这里虽然不是追星,但老百姓知道当地大官员来了,于是看稀奇,看新鲜,也像是追星呢。“相挨踏破蒨罗裙”的“蒨罗”,是什么呢?是用红绸子做的裙子。可以想像,村里的女子,把自己最鲜艳、最时尚的衣服都穿出来了。见到太守到了跟前,大家蜂拥地往前挤啊,道路可能比较窄,大家挤来挤去的,有人把裙子都扯破了。“相挨踏破”四个字,就营造出了一种热闹的场景,一种热烈的气氛。不能不佩服东坡的表现力!
苏轼走到哪儿,都很受欢迎的。南宋周敠的《清波杂志》卷三记载说,东坡晚年从海南回到江苏宜兴,经过运河的时候,运河两岸有“千万人”在那儿欢迎他。听说当代大才子、大文豪苏东坡大难不死,人们也是争先恐后地想看一看他的风采。苏轼见此情景,开玩笑说:“莫看杀我也!”这句玩笑话,不幸成为谶语,他到宜兴的第二年,就病逝了。
东坡在徐州,既是一州的长官,又是文坛的大腕啊,声名赫赫,所以来看他的老百姓也非常多。这上片是一个场景,下片写的是另外一个场景。苏东坡好像是拿着摄像机,一边走,一边很得意地捕捉镜头,这里拍摄一个场景,下面又转换一个场景。“老幼扶携收麦社”的“麦社”,大约是祭祀神灵或祖先以祈求丰收的地方,类似于一个节日,可能是当地的一种风俗。所以,男女老少,扶着的、牵着的,都去麦社里看热闹,就像欧阳修《醉翁亭记》里写的:“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如果说“老幼”句拍摄的是地面的镜头,那么“乌鸢翔舞赛神村”,则是摄取空中的场景。“赛神村”也是祈神的,因为有很多祭品,乌鸦在空中盘旋,准备下来啄食。“赛神村”与“收麦社”也可理解为互文。读这两句,要想像其中的场景,作者不是叙述一个事实,而是在描绘一种场景、镜头。要把“老幼扶携”和“乌鸢翔舞”化成两幅流动的画面,两个动态的镜头,这样读来才有兴味。东坡离开了欢乐的人群、热闹的麦社,来到大道上,行人渐渐稀少。他忽然发现路旁树下躺着一位醉醺醺的老人,在夕阳下酣睡,于是又赶紧拍下“醉叟卧黄昏”的镜头。
整首词,不仅描绘出了若干场景,更营造出了一种热闹祥和的气氛。苏东坡这时的心理,该有几分满足和惬意。为什么呢?因为醉叟卧路旁,表明他醉得很厉害,也表明这里老百姓的生活还比较殷实,起码不像陶渊明那样经常没酒喝哟。苏东坡心想,看来在我的治理下,这里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哦!“老幼扶携收麦社”,是当时农村的文化生活,醉叟卧黄昏,侧面反映出物质生活。东坡也许没有此意,但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联想。我总觉得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表达的与民同乐的思想有点相似。至少东坡是被当地村民的热情和欢乐的情绪所感染了,所以他在另一首词里说“使君原是此中人”。
我们再看第三首: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欣赏这一类的词,我们要把它放在一个特定的词坛背景里,才能看出它的新鲜感,看出它的独特韵味。从情感内涵和表现艺术上说,这些农村词,并不是最好的,虽然苏东坡自称“使君原是此中人”,但他毕竟对农村生活了解得不够深入,更何况他还是作为官员在那里走马观花呢,他并没有深入到农村,去真切体验农民的喜怒哀乐。我这样说,并不是责怪他表现得不深沉,而是指出这类农村词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当我们把这些乡村生活场景放在都市化的词坛背景里来观察,仍然可以感受到陌生化的审美效应。
这首词是一句一景,景随步移。第一句按日常语序应作“簌簌枣花落衣巾”,为了平仄的协调才写成“簌簌衣巾落枣花”。可以想像,这里的枣树很多,行走在枣树底下,枣花四处飘落,沾满了衣服。写花落衣巾的,大家能联想到别的什么词句?对,李后主的“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簌簌”,是象声词,写声响;“落”,是动态,要想像枣花飘落的过程和状态。写花不重视觉,而重听觉、质感和重感,这种描写不太常见。第一句写所见,第二句写所闻。词人穿过枣树林,由村南走到村北,听到家家户户抽蚕丝的车子响个不停。眼中的枣花、耳中的缲车,两个富有乡村气息的典型意象,勾画出了农村特有的生活场景。
通过声响来表现视觉化的情景,这种构思,与北宋诗僧参寥的一联诗相同:“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隔着树林,听到织布声,就知道树林里住有人家。这是通过声响来凸现视觉形象。类似的诗句还有秦观的“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诗中有画,诗词又能表达绘画无法画出的意境。秦观诗中的“菰蒲”,就是前面说到的茭白,茂密的菰蒲,遮住了道路,隐蔽了房屋,看不到人家。突然听到菰蒲林中有笑语声传出来,就知道有人家了。南宋曾忄造 的《高斋诗话》很欣赏这几句,说:“三诗大同小异,皆奇句也。”其实,这种奇句,唐宋诗里多得是呢!梅尧臣的《鲁山山行》诗曾写道:“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是游河南的鲁山,在山中游了大半天,想找个地方休息,却不知何处有人家,突然云外传来一阵咯咯咯的鸡叫声,这声鸡叫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也给诗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哇!原来“白云深处有人家”呀!这种情景,又让我们联想到王维《终南山》诗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当时王维在终南山游览了一天,到了黄昏时分,想找个地方住,老见不着人,哎,突然听到对面有砍樵的声音,于是就“隔水问樵夫”,我们仿佛听到诗人在喊:“哎,砍樵的老乡,有地方住吗?”这两句诗,还表现出诗人心情的变化,在大山深处,找不着人家,心里不免有点焦急,突然听到有人砍樵的声音,心中顿时一喜,有人砍樵,附近肯定有人家啊,跟着樵夫一起走就行啦。“隔水问樵夫”,诗人的举手询问,樵夫的应答,问答之声在山涧中的回响,都如在目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