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诗式》与《人间词话》意境论之比较
作者:葛 卉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针对意境创造问题,王国维比之皎然做了更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他认为在“意境”创造中有“写境”与“造境”之分。“有造境, 有写境。此理想与现实二排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区别。因大诗人所造之静,必合乎自然,所写之静,必邻于理想故也。”⑨王国维指出,“造境”与“写境”的区别也就是理想派与写实派的区别。它们在词人的创作过程中又是密不可分的,互相结合的,即“自然中之物,相互关系,相互限制,故不能有完全之美。然其写之于文学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⑩。“造境”要“合乎自然”即是指作者在创作时须要摆脱现实世界利害关系的束缚,超然物外,不为客体所累,以自然之眼观物,达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其表现出来的审美效果即是合乎自然的。于景中观照人类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高度的审美愉悦。
其次,王国维还主张“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11}。在王国维看来,“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即只有深入生活,重视外物,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又摆脱现象纷繁的干扰,超然于利害之外,从更高的角度来直观现实世界,才能创造出“有生气”、“有高致”的优秀的艺术作品。作为诗人必须要同时具备“既能入、又能出;既能抒写,又能观照”的这种素质,才不恃为一名优秀的诗人。
第三,王国维要求诗人在“意境”创作中要做到“不隔”。“不隔”即是指写情写景“语语皆在目前”,同时认为“使用故事,便不如前半精神”。反对过多地使用典故,运用替代字,认为这样会是作者与读者在交流上产生一定的障碍,不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使读者在写实的情景面前很难产生更多更丰富的联想,“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12}。要做到不隔,王国维要求作者在创作时,写情要细腻真挚,直抒胸臆;写景则要自然真切,做到“物我两忘”。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忌用替代字忌用典,堆砌词藻,主张语言质朴纯真,不要矫揉造作。
除此之外,在“意境”创造问题上,王国维还从胸襟阅历、思想境界、锤字炼句等方面对诗人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从而使“意境创造论”更加趋于完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皎然作为开辟“意境”说的第一人,对“意境”理论所包含的诸要素已经做了较为简单的划分和分析,其中很多方面都是被后世所证明的、独特的认识。后世的各种各家之说,只不过是他们理论的系统化和凝炼化,并推而广之到词,到书,到画,不断扩充“意境”的使用范围。即使到了王国维也称“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但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13}。由此可以看出,王国维的词意境说,实际上也是传统意境说的继承与发展。但他能凿壁借光,以新的视野对中国诗学的传统命题“意境”说进行学术肌理上的现代理论注入而后实施批判与创造性重组,从而将“意境”悬为中国诗学的最高理想,为中国诗学研究树起了一座丰碑,也为中西文论交融提供了一个杰出的范本。
①②③⑤⑥⑦⑧⑨⑩{11}{12}{13} 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M].齐鲁书社,1994年1月版,第128页、第38页、第9页、第26页、第36页、第34页、第39页、第36页、第39页、第104页、第132页、第74页 。
④ 周萌:《诗式》与禅宗[J].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7月,第18卷第4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