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反思历史 展望未来

作者:张 焰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为纪念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诞辰二百周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筹拍一部由诗人作品改编的影片《俄罗斯暴动》,并邀请我的导师谢·尤里京斯基担任总摄影师,幸运的是我被挑!做他的“助理”,我知道,因我毕业在即,导师看到我平时学习的勤奋,让我有个实践的机会,便把这种千载难逢的殊荣给与了我,这真是对我莫大的信任。
  初冬时节,圣彼得堡早已是银装世界了,导师带我去郊外的夏宫采景,正巧那里有剧组拍戏,打听之后方知电影界大师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在补拍《西伯利亚理发师》的一些镜头,难怪今天夏宫门禁森严。我的导师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我们一行人便通行无阻了。
  导师和米哈尔科夫曾是同窗好友,而且几度合作过,多年不见,难得相遇,当米哈尔科夫结束拍摄之后,见到我的导师,便急忙奔跑过来,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又是寒暄,场面实在令人感动。这时米哈尔科夫突然惊讶地看到了导师身边的我,还未来得及询问,导师便开口说:
  “这是我的学生……”
  “中国人?!”
  “好眼力呀!”导师回答说。俄国人对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是难以分辨清的。
  “我在中国拍了多半年的片子呀……”
  我知道,他指的是一九九一年在我国内蒙大草原拍了一部名叫《套马杆》的影片,并荣获当年第四十八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呢。
  “看过吗?喜欢吗?……”
  “看过了,不止一遍,很喜欢……不过,我更喜欢您拍的《烈日灼人》。”
  我说完之后,感到实在太唐突了,在大师面前,我如此嘴无遮掩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是否太有点不知自量了。
  “为什么?说说看……”
  我真有点不敢再说下去了,但是米哈尔科夫那和蔼亲切的目光让我放弃了疑惑。
  “也许是因为我们两国过去有着同样的历史吧,但我们更敬重您在那样的条件下(我指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俄国掀起的全面否定苏联及苏联历史的狂潮)敢于肯定您执导并扮演的红军师长柯托夫,真是太了不起了。”
  米哈尔科夫一九九四年执导的《烈日灼人》是一部爱情片,因为它展现了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但它更是一部政治片,因为它讲述了苏联“大清洗”前一九三六年的人民命运的故事。
  八十年代后期,苏联实行了“新思维”和“公开化”,社会上就出现了批判苏联历史的苗头,苏联解体后,社会上对苏联历史的否定和指责更是铺天盖地而来。
  此时,米哈尔科夫刚从国外拍片回来,他发现不少同行拍摄的影片与他们十五年前所拍摄的影片截然相反,过去影片中的红军是好人,白军是坏人;而如今影片中的红军变成了坏人,而白军却是好人,编导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米哈尔科夫拍案而起,他要为那个时代辩护,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辩护。他说过这样的话:“我想用这部影片来回应对我国进行的所有的指责,那些并未充分了解当时的一切便做出的指责,我们有什么权利事后聪明地从九十年代出发来分析过去的时代,并因当时发生的一切而声讨那个时代?我并不想用这部影片评判一个时代,我只是尽力从一个悲剧角度来展示普通生活的魅力:婴儿照常出生,人们相互关爱、过着自己的生活、相信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会有最佳的结果。人们不应因信仰而受责,但人们可以谴责那些误导他们的人。这就是试图理解这个时代的原因。我想要说,我们都是所发生一切的受害者和参与者。”
  米哈尔科夫基于这一目的,在影片中将布尔什维克红军将军柯托夫塑造成一个人民信赖、无所畏惧的英雄,并以他那不同凡响的英勇、浪漫、热爱生活、更珍惜理想的个性感染观众,而对出身于贵族家庭的知识分子德米特里设计成一个内心苍白、自私虚伪、苟且偷生、为自己活命而背叛爱情的机会主义者。这样的角色设计,恰恰是这部电影超越时空的价值所在。一个人的高尚与否,取决于做人的原则,取决于他所继承的传统,取决于他是否忠于他的事业。
  这是一部写实的影片,它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将一个爱情与阴谋的悲剧浓缩在一九三六年莫斯科郊外的一个风和日丽、田园如画的夏日里。同时,这也是一部包含着深刻象征寓意的影片,无论是片头从克里姆林宫圆顶的红星拉起,暗示着灼人的“烈日”之所在;或是伪装的特工德米特里及黑色轿车的出现,预示着悲剧的即将发生,都含有较深的寓意,而最让人感叹的是在影片中从始至终反复出现着一个问路的卡车司机,他寻找想要到达目的地,见人便问,却总是找不着,走来走去总在原地打转转,最后也未走出那个圈子,按照米哈尔科夫的设计,这是对当时俄罗斯的比喻写照,俄罗斯总在探索自己的道路,总在寻求别人的指点,然而给它指路的总是各指一方,俄罗斯多年来也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卡车司机最后因见证了对柯托夫的迫害,而被德米特里杀死灭口,这也意味着俄罗斯不正是毁灭在那些机会主义者的手中吗?!
  米哈尔科夫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电影,使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了《烈日灼人》的深奥的含义,难怪这部影片在当年就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并于第二年(1995年)又获得了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奖。这对当时受好莱坞电影冲击而处于危机中的俄罗斯电影带来了复兴的希望。事实正是如此。
  我记得,那次我们告别时,米哈尔科夫还对我说了几句话,他说不知为什么他心中总有些怀念中国的情结,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是因为有过亲身感受的缘由,很想再到中国来,我们有过相似的历史,现在走着不同的路,但愿拥有共同美好的未来。
  其实,这也正是我的祝愿。
  
  ①影片《俄罗斯暴动》于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六套节目中播映过,当时改名为《上尉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