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千年望归

作者:郭红欣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癩洲。
  
  这首《梦江南》词是晚唐词人温庭筠的名作。虽然放在整个唐宋词的视野中,其受人关注的程度还不是很高,但它和那些备受关注的名篇一样,都有着极为耐人寻味的特点。也就是说,这首词的艺术张力是很强的。即便没有“巨眼”,没有深厚的文学鉴赏功力,它一样可以给我们提供非常广阔的品味和评说空间。毫无疑问,作品中的“望江”、“独倚”、“梳洗”、“肠断”等词语,就是生成这一品味和评说空间的艺术原点。本文的赏析,即主要围绕这几个原点性的词语展开。
  
  一、“望江”——穿越千年的主题
  
  “望江”,就是望归,具体到这首词,就是妻子盼望远行丈夫的归来。“千年”一词,既实指作品中盼归形象的出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又可大大向前回溯,涵括我们民族的整个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盼归的形象其实是早就出现了的。传说中,大禹的妻子当涂氏不是因望夫而化成了石头吗?长江巫峡边的望夫石和它背后的凄美故事也同样有着久远的历史。“穿越千年”,即是指这望夫故事和望归主题的普遍和恒久性。
  文学作品中望归主题的出现和普遍存在,是以社会生活中望归情形的发生和普遍存在为基础的。天长地久,在我仅止于一生;天高地远,在我亦仅止于一身。这一生一身,似乎有着宿命般的窘迫和孤独,而消解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有家的温馨和与亲人的相守。夫妻是这家的建构者和这家的温馨的营造者,亲人的相守,也就首先应该是夫妻间的相伴和厮守。一旦一方离家,那宿命般的窘迫和孤独就会重新降临,于是盼归就成了生活中的一大主题。而在古代社会,由于天然的(主要指性别)和人为的(主要指社会制度和社会习俗)诸多因素所造成的男女承担的社会角色的不同,离家的往往是丈夫,故而盼归的主题就具体化为了妻子盼望丈夫的归来。再进一步,丈夫的离家远行或是因为做官、赴考,或是因为服兵役、劳役,或是因为经商及其他形式的外出谋生,抑或是因为丈夫的放浪或负心,如此等等,那情形是不一而足的。而离家的时间之长,离家的距离之远,音信的难通,归期的难定,则是共通的,甚至还包含了一些生死难料和一去难返的凶险可能。于是,妻子的盼归就成了一个在漫长的思念和担忧中备受煎熬的极其痛苦的过程,则带有悲剧色彩或本身就是悲剧的望归剧目,也就不可避免地在现实生活中一幕幕地上演了。望夫人化为望夫石的故事原型,就是这剧目的最悲凉者。即或丈夫终于归来,那相见的喜悦也仅仅是一种抚慰而不是对痛苦的根本解除。痛苦是漫长的过程,而喜悦仅仅是短暂的结果,痛苦的漫长过程往往会把短暂的喜悦淡化甚至淹没。喜极同时而有的悲泣,正可证明那份痛苦的难以抹去。正因为如此,以盼归为主题的作品就总是有着格外动人的力量和格外引人的魅力。
  那么,温庭筠的这首《梦江南》,又何以能够以小令短体承载起如此沉重的盼归主题呢?究其原因,乃在于词人对思妇形象的典型塑造。首先,思妇选择的望归地点是在“江楼”之上。不同于一般的思妇,她不是倚窗而望,也不是倚门而望,而是走出闺房家门,临江倚楼而望;她也不仅仅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念远,而且还要登楼望远。凭江楼之高,她是想尽可能地在时间和距离上接近自己远归的丈夫,尽管这种接近比之已有的漫长等待和与丈夫的千里之隔,显得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对这微不足道的“接近”的极力求得,正是这一思妇形象所以能够成为典型的一个重要表征。
  
  作品中思妇形象典型化的另一个表征是其望江时间的长久。这长久,正如她眼前那长流不尽的悠悠江水。从实际的描写来看,作品所截取的应该是思妇一天的望归情形。对于起首二句,唐圭璋先生认为是“记午睡起倚楼”①。显然,他是把思妇这一天望归活动的起始点定在了午后。唐先生大概是有鉴于离人往往是在早上随日出而离家、午后又随日渐落而还归的一般情形,自有其充分的道理。但我们毋宁相信,词中的女主人公是在一大早就起身“梳洗”,登楼望归了。因为这样不仅能和后文的“斜晖”照应,更显示出其望归时间之长、盼归心情之切,而且惟其如此,才能给“过尽千帆”提供足够的时间上的支持。另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女主人公是不是仅就在这一天登楼望归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这一天的望归,特别是“肠断白皀洲”所荡起的时间涟漪,是可以一直推延到夜晚,并进而延展到日复一日的绵绵境地的。谁也不会说,她第二天就仅在家中静静地等着了。又有读者会敏感地注意到“白皀洲”一词的出现,而说词中所显示的时间有着季节上的限定。不错,白皀的开花是在春天,春华秋实,春别秋回,春天采皀花而赠别②,秋天望皀实而迎归,这思妇的望归当是在秋天。而且,因为是在秋天,瑟瑟的秋风便可吹扬她的裙角、衣袂,吹散她的鬓发,吹落她脸上潸流的泪水,思妇的形象由此也便可更具风神。但阅读的感觉却使我们忽略了这白皀的开花与结实,而仅把白皀洲作为了夫妻二人无奈分别和相约聚首的地点。这样,我们的接受思维便轻易突破了思妇仅在某一天或在某一季望归的时间界限。即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夏秋冬,风雨霜雪,她都在望江楼上望眼欲穿地望着了。
  于是一个思妇望归的典型形象便产生了。古来无数的思夫、望归的思妇个体形象纷纷在这一形象上复合、叠加、融汇、化一,盼归的千年主题也随之在这一形象上凝聚、凸显了。
  
  二、“独倚”——雕塑般的形象
  
  承接上文,“望江”的时间之长,是我们可以称词中的望妇形象为雕塑的第一个原因。这正如望夫石的化成,不同的只是这一形象是词人温庭筠用笔雕凿、塑造而成的而已。原因之二,在于“独倚”一词决定了思妇外在形象的凝定与静穆。“梳洗”自然是在家中,之后,她所呈现在望江楼上的形象,就一直是“倚”在那儿了的。她希冀、焦灼、酸涩的眼光一直注视着苍茫的江面,那不断远来又远去的船帆可以牵动她的眼神,但又以“过”的动态反衬了她静的身影。因为她的伤情,天地也似乎静默了下来。那柔柔的斜晖在默默地、动情地陪伴着、抚慰着她;连奔腾的江水也收敛了它的气势,生怕烦扰了她、并因为没有带回她的丈夫而深感歉疚似的静静地从她的身旁流过。这样,她身边和眼前的所有景物,连同了那个“独”字,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帮助”她实现了自身的凝定与静穆。原因之三,在于女主人公形象的高居与特立。望江楼自然是高居于江岸之上的。登上江楼,江水、船只、白皀洲,一切便都在女主人公的身边低伏。加之她是“独”倚而望的,一切的嘈杂与烦乱,也仿佛都从她的身边隐去。天地之间,就只有她的形象在默默地伫立着。她是孤独的,又是凸现的。
  最后一点,矗立的雕像又是该让人仰视并起敬意的,即必须含有某种厚重的内涵和恒久的精神。而这种内涵和精神,我们又是可以在女主人公身上明白地寻绎到的,那就是,从古至今,中国女性对于安定、幸福、美满生活的可以倾尽生命的热切渴望和倔强追求。这一内涵和精神隐含在千年望归的主题之中,并与勤劳善良的美德、聪颖灵惠的禀赋和吃苦耐劳的坚韧意志一起,构成了中国女性的完整形象。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一思妇形象及其周遭意象所具有的既生动具体又抽象概括的特点,恰好又为其表现这一内涵和精神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思妇,但其身份和遭遇的不可详知,恰可以隐括古今时间链条上各种家庭、因不同原因而丈夫远离家门、久久未归甚至生死未卜的情形;这是一天的时间,但又没有确指是哪一天,其背后所涵盖的是经久的相思岁月和漫长的盼归时日;这是一条江,但又没有限指是哪一条江,即它可以泛指任何一条江、任何一条河,甚至可以幻化成一条古道、一片汪洋。这正如顾城的诗句:“你们真好你夜深深的花束/一点也看不见后边的树枝”③。不错,那繁茂的“树枝”是隐去了,但它们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而且,这思妇的形象之“花”,正是开在这述说不尽的望归情形的“枝条”上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