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傲立天地间的孤独醉客
作者:黎 湘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作为一个豪情满怀的爱国志士,辛弃疾虽然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但在屈辱的南宋历史里,毕竟激不起什么壮观的波澜。而作为一个引吭高歌的风华词客,他却与柳、苏、秦、李一起,构成宋词璀璨的夜空里最耀眼的星座。宋词只有到了辛弃疾的时代,才真正实现了豪放、婉约的双峰并峙。辛词现存六百余首,慷慨激昂、苍凉悲壮是稼轩豪放词风的主脉,同时也有不少意兴玲珑的闲适之作和词调婉转的柔媚之作,显示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这首[西江月]《遣兴》是整部《稼轩集》中最为出奇的一首,不论用语还是立意,均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上片的头两句是抒情主人公的自我表白,开篇便醉眼??,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酒气。稼轩词里多次写到了与饮酒有关的内容,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我饮不需劝,正怕酒尊空”、“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等,或抒爱国恢复之豪情,或发逝者如斯之感叹,大都在假醉的狂放中透着文人的理智与修养,不作惊人之语。敢于在词作里直言“醉里且贪欢笑”,确实惊世骇俗,即使是对一个退居林下、留恋诗酒的“前官员”而言,也有不纾国难、言行颓废之嫌。但一个“且”字是这两句的词眼。从字意来讲,“且”在这里既可解作“暂且”,也可解作“姑且”,无论哪种解法,均表露了作者此刻的心理活动。所谓的“欢笑”,并不是真正的快意风流,而只能是酒醉麻木中的暂时逃避,一旦酒醒后,那黑压压的现实又将怎样刺痛辛弃疾那颗忧时伤世的心?这使我们想起李白《将进酒》中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二者字意相近,但精神内涵却并不相同。李白的“长醉不愿醒”是对现实的一种消解,借以表达自己的傲岸;稼轩的“且贪欢笑”则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借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他的[鹧鸪天]《游鹅湖、病起作》里最后两句:“醉中只恨欢娱少,无奈明朝酒醒何”,应该是“醉里且贪欢笑”的最好注释。“要愁那得工夫”,实际上也是正话反说。词人的一生,真可谓愁苦的一生,如“清愁不断,问何人解连环”,“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人生有得许多愁,只有黄花如旧”等。而他的一首著名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更是千古写愁名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要愁那得工夫”,正是“欲说还休”的婉转表达。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这两句本有一个出典,《孟子•尽心下》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人们在解这两句词时,往往喜欢向孟子的原话靠拢,认为是“完全相信古人的书,则没有什么用处”。听起来似乎说得很辩证合理,但与整首词的氛围却大异其趣。既然是一首醉客之词,则太符合逻辑反而伤害了词气。笔者认为此处最好解作:“相信古人的书,一点用处也没有。”语调更强烈,批判意味也更浓。词人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借醉酒的掩饰,做了一次深刻的追问,同时,也对现实做了一次辛辣的反讽。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金宋对峙,军事的失败已令许多士大夫感到耻辱,但是更令他们痛苦的是在大是大非前士人们所暴露出的可耻弱点。不少人把贪图安逸的欲望摆在了传统道德观念之上,这也是南宋主要的社会思想问题。扶正祛邪,呼唤道德重建,是不少有志之士作品的重要价值取向。辛弃疾这里是用反讽的手法,揭示出南宋社会信仰危机,底子里是一种深沉的忧虑。另一方面,辛弃疾自二十二岁起兵抗金以来,夙夜为国事奔波,按“事君能致其身”的古训,尽一个大宋子民的职责,向皇帝上《美芹十论》,又向当政者献《九议》,自己也曾在词中说过“万钟于我何有,不负古人书”,可为什么被一贬再贬,投闲置散近二十年?看来不是社会出了问题,就是“古人书”出了问题。而后者是虚,前者是实。辛弃疾在[卜算子]《饮酒不写书》里也写道:“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意思与此相类,只是语气缓和得多了。
词的上片只是“醉言”,是一个孤愤者的宣泄。下片意脉一转,由虚入实,由语言到动作。作者似一位高明的导演,为我们导出了一幕绝妙的情景剧。“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四句词不仅将醉汉的痴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毫发毕现,也将抒情主人公的孤独与傲岸表现得淋漓尽致。“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当然也包含“人物”:“我”和“松”。虽然标明“昨夜”,似乎是一个过去时,但整首词衔接紧凑,现场感很强,读者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拉到事件发生的当时,丝毫没有时间上的隔膜。在这个“昨夜”里,词人醉得可谓深沉,不仅跌倒了,而且还和松树聊起了天。辛弃疾有不少词写到了醉酒,往往是借以表现诗酒风流的文人雅趣,真正写到醉态的并不多见。如“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醉里谤花花莫恨”,“去年堪笑,醉题诗醒后方知”等,虽然也是酒意弥漫,但毕竟还保持一点文人的斯文,不像这首词到了失态的地步。实际上也惟有如此,作者才敢于在词中任意而为,发人所未发,以一种放浪形骸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里也有一个出典。《汉书•龚胜传》:“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夏侯常和龚胜之争,发生在汉哀帝刘欣建平年间,这场争执中,颇有清名的龚胜并不站在真理的一面,但《汉书》里却称赞他为“守死善道”的“清节之士”。辛弃疾也曾对龚胜颇为景仰,在[念奴娇]《赋傅岩叟香月堂两梅》里用梅花与之相对:“看取香月堂前,岁寒相对,楚两龚之洁。”(“两龚”,即龚胜及其友龚舍,二人俱以名节著于汉世)此处之典,亦与上片的“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隐隐相对。夏侯常和龚胜孰是孰非,历史自有公断,但二者之间此刻的对立却是肯定的。解这两句时,有的人习惯根据原典,把“松”放到抒情主人公的对立面。实际上高明的词人用典,往往不会局限于原意。考查辛弃疾与“松”的关系,我们还是要把目光投到当时的社会风尚和词人自己的大量词作中。在素有以山水比德的文化传统中,松树往往是品德高尚的象征,且常与竹一起比喻高尚之士坚贞不屈的情操。如《隋书•柳庄传》:“而今而后,方见松筠之节。”杜甫也在《崔氏东山草堂》诗里说:“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松”总是作为一个正面意象出现。辛弃疾的词中也不例外。整部《稼轩集》约有三十处出现了“松”这一意象,如“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松姿虽瘦,偏耐雪寒霜晓”,“门外苍官千百辈,尽堂堂八尺须髯古”等,不仅喜欢松之高洁,把它们当成朋友,而且住处也多有此辈。这样看来,把本词中的“松动要来扶”解作辛弃疾对立面的拉拢、同化,难和词意。实际上,正是拒绝了最亲近朋友的安慰和扶持,此刻的辛弃疾才显得更加孤独与倔强,才使这份孤独凸显出更深刻的社会背景。欣赏的情感指向相同,但不同的理解思路,会得到不同的审美体验,这也是诗词赏读的微妙之处。
这首词在《稼轩集》里是比较特殊的,其大胆的表现手法在整个宋人词中也实为罕见。宋代词人喜“掉书袋”,辛弃疾的不少词作亦不免此累,但这首词将经史典故化作生动活泼的“醉客之言”,妙于用典,又不着丝毫痕迹,确为宋词中之秀然杰出者。其深刻内涵和在文人词中创造出的陌生化效果,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也正因为此,这首词常被误冠以“颓废”的标签,消隐在历代传统品词家的视野中。实际上能有多少人体会到了辛弃疾那颗敏感的词心呢?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悲壮;不知其可与不可而为之,才是一种深刻的孤独。辛弃疾自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表入南宋朝廷,正式踏入南宋仕途,开始了在偏安朝廷的宦海沉浮,其间曾三次被劾去职,仅两次退隐山林就达十八年之久。但泉林之趣并没有掩盖了他的报国之心,朝廷一有起用的任命,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欣然前往。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幻想,一次又一次的破灭,留给词人的只是那无边无际的孤独。这种宏大的孤独感,也是传统文人的宿命,我们可以从辛弃疾的浅吟低唱中听到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千古一叹,也可以从他步伐踉跄的醉态里,发现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独背影。在这首[西江月]《遣兴》里,词人是醉倒了,但他的人格、他的精神却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傲然挺立,滋养了后世多少不屈的灵魂。
(责任编辑:古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