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同而不同”辨

作者:于东新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苏轼《和饮酒》之五)
  
  苏轼运用五言古体的形式,语言朴实自然,格调简古恬淡,与陶诗如出一辙。但似陶而又非陶。我们细读两诗,陶诗表现的是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宁静淡远;苏轼的和诗,则让人感到外似旷达,内实苦涩,包含着淡淡的苦闷与忧伤。在形式上,苏轼虽尽量收敛其锋芒,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生命流动、乐天知命的顿悟,都包裹在质朴平淡的外衣里。这一切虽然与苏轼的个性、气质、风韵有关,但在实际上却是他努力经营的结果——追求以平淡蕴绮丽、简朴含深沉、情深而语淡的陶诗境界。
  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由于时代与个人所处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个性气质与审美趋向的不同,所以当其内心情感化为诗歌时,表达方式乃至风格就不可能完全相同。苏轼在走近陶渊明的过程中,由于他与渊明之间的“心理距离”,要做到相同一致,自然是十分困难的。他只能凭借其诗才,首先达到了诗歌形式上的“相似”,也就是他把自己的情感“移植”到陶渊明诗体形式里。这就出现了似陶而非陶的情形。
  随着苏轼被贬谪到惠州,后到儋州,生活极端困苦。苏辙在《追和陶渊明诗引》中描绘当时情景:“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张耒《柯山集》亦云:“苏公黜官,贬走数千里外,放之大荒积水之上,睮粥不给,风雨不蔽。”此时的苏轼,并不是自愿皈依山林,也未想归田隐居,他是在政治高压下坠落到生活底层的,其内心的苦闷可以想见。这与陶渊明“欲仕则仕,欲隐则隐”相比,苏轼精神上的压力来得更深刻、更沉重。在谪居期间,一位送饭田间的七十农妇对他说:“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坡然之”,作词称其为“春梦婆”。这时的他,也曾向比邻的农民乞求蔬菜,乡民们自动帮他筑屋葺居。这使他了解到儋民的穷苦:“茅茨破不补,嗟子乃尔贫。菜肥人愈瘦,灶闲井常勤。”(《和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因而,此时的苏轼再“细和渊明诗”时,生活的境遇使他逐渐走进了渊明心灵的深处。他在《和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说:“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宁当出怨句,惨惨如孤烟。但恨不早悟,犹推渊明贤。” 此时的东坡居士对佛、道的静寂亦有深悟,他说:“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和刘柴桑》)有了此种思想境界,苏轼和陶诗,才由形似而趋神似。如他的《和归园田居六首》之一: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
  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
  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
  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与《和饮酒》时期的苏轼相比,其“当世之志”则更为淡化,对自己的宦海浮沉,更淡泊视之。心灵的宁静化为和陶诗,内容上已经以田园生活为中心,淳朴的生活场景与《和饮酒》时那种“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已迥然别是一番天地。此时的和诗风格也从《和饮酒》时那种外似平淡、内含豪荡而趋向平淡闲远,形式上更加“陶渊明化”,也就是说苏轼晚年平淡自然的诗风日益成熟。所以,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卷一引黄庭坚语,说:“东坡在扬州《和饮酒诗》,只是如己作。至惠州《和田园》诗,乃与渊明无异。”可谓切中肯綮之言。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从《和饮酒》的形似,到暮年和陶诗的神似,也只能是相似,相似并不等于相同。人间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陶渊明。正因为如此,苏轼的和陶诗即便到后期,也在似中藏异。在心境上,陶渊明如苏轼所说是“当欢有余乐,在戚亦颓然。渊明得此理,安处故有年”(《和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用渊明自己的诗来说就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是一种顺应自然的淡泊,而苏轼则是宦海浮沉、饱经忧患之后的“宁静致远”;在风格形式上,陶诗的平淡是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淳朴淡远,显示出一种委命天地的自然性,而苏轼则是经历过气象豪纵、色彩绚丽后的平淡,有一种经营的意味。苏轼在《与二郎侄》中即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彩色绚丽,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苏轼的平淡正带有这种特性。读陶诗使人感到在平淡中自有一种深沉,但却含而不露,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而苏轼的和诗,却常常在心、境相融中,暗示或升华出一番理趣来。所以,苏轼的和陶诗,在“渐老渐熟”的平淡外衣里,包含着比陶渊明更多的思想内容,隐藏着收敛起来的峥嵘、绚丽,流动着似乎难以抑止的生命力。这是时代环境以及个性气质不同所形成的必然差异。
  苏轼之前,唐人白居易、韦应物也曾模仿陶渊明,但其成就不如东坡。苏轼师法渊明,不但使自己晚年的诗风于豪放之外,增添出平淡自然的风格,从而使其诗风于豪放为主之外,展现出多样化的审美特征。这既标志着苏轼诗歌创作的成熟,也说明他引领宋诗走进了新的天地。苏轼之后,历代不少诗人既和陶诗,也和苏轼的和陶诗,但成绩并不理想。清吕留良在《题钱湘灵和陶诗》文中就指出:苏轼和陶诗与陶诗气味并不相似,陶渊明在动乱之世,是一位有思想原则、精神操守的高尚之士,而苏轼于一生升沉得失之际,满腔郁勃孤愤,流变为“禅悦、神仙方伎、滑稽、饮酒近妇人”。这话说得虽有些偏激,但他确实指出苏轼与陶渊明不相似的一些特质。历史告诉我们,天才是不可复制的,无论如何刻意师法某个诗人,由于心理、情感、个性乃至才能的差异,也只能相似、相近,不可能叠合无间,完全相同,这是中国文学创作史透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
  (责任编辑:古卫红)
  
  参考文献:
  [1]吴泽顺.陶渊明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2]何汶.竹庄诗话 卷十 东坡居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黄庭坚.山谷集 卷七 跋子瞻和陶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三,别集类二。
  [4]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5]苏轼.东坡全集 卷三十一 和陶诗七十八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集部三 别集类二。
  [6]张耒.柯山集 卷四十六 与鲁直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集部三 别集类二。
  [7]赵德麟.侯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8]蔡正孙.书林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9]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据百度网百科词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