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爱的磨难

作者:骆冬青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是“知音”。然而,“知音”实难。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同样,没有文学欣赏的能力,就无法进入文学的世界。感受、理解和体验其中的复杂情感和万千气象。
  爱文学和爱一切艺术一样,都需要特别的能力。
  因为,“爱”是双方的事儿,“对方”的美是在“懂得”欣赏美的眼睛中才能“看”见的;“对方”的“心”,更需要有一颗同样善感、丰富、深刻的“心”去体贴、 领会 、碰撞,才能够达到“高山流水”的“神遇”与“意会”。其中,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自我修炼与升华,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与痴迷;痛苦、 惆怅 、迷惘、失望乃至绝望,都是“爱”的必然付出和宝贵代价。在“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是那个有着难以“进化”掉鱼尾巴的“海的女儿”,为了真情而无悔地改变自己的身心,一切一切,面对着最挚爱的“对象”却无法以语言诉说,语言的痛苦在聆听中变得尤其极端强烈……
  寻觅难免失落,探求总有障碍。接近、接近,却遇到抵抗甚至冷眼;迂回、迂回,“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那道无情的“高墙”,分隔开那个令人心意怦怦、梦萦魂牵的世界。何时才能出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呢?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痴”,要有读者以“痴”来感应、亲证、悟解。只有从“荒唐言”中触摸到包含着无限柔情、无限感慨与无限思索的辛酸之泪,读解者与作者之间产生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超导”式的心灵共感、共鸣时,两个“知音”才超越时空、超越一切界限,融为一体,相爱不渝。一个精神生命, 在另一个心田中获得了再生。两个灵魂,在语言的虚幻世界中奇妙相遇,激发出新的创造和新的精彩。这就是文学欣赏的回报。它是比爱情更缠绵,比回忆更邈远,比想象更奇妙,比玄思更深邃,比现实更真切……的“高峰体验”。文学的魅力,审美的情韵,由此真正显示了出来。一切艰难的心灵历险,终究获得丰美的成果。
  有人说,对艺术的欣赏就是对克服了的困难的欣赏。这是说艺术创作是在克服困难上显示出它的劳作的价值。殊不知,艺术的欣赏本身也同样需要克服困难,在艺术欣赏中,却成为一种新的困难。正是这种困难,就像西方形式主义理论家所说的,增加了我们对文艺感受的难度、强度和时间长度。困难,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文学及一切艺术的魅力所在。
  面对静静地栖息在纸页上的文字,我们怎样能够克服困难,在心灵的舞台上,演绎出活灵活现的文学戏剧?
  那些文字,在艺术的魔杖下变幻莫测。有深奥复杂的古典文学,也有每个字都简单明了,而连在一起却莫名所以的现代文学、外国文学译文。无论如何,语言,既是艰险的障碍,又是唯一的桥梁。舍此,别无他途。我们的语文学养,是文学欣赏最为重要的资本。文学欣赏的能力,首先是在语文的学养中形成的。
  然而,那些字、词、句的分析与掌握,那些死板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那么的枯燥无味,索漠乏趣,与充满情意、想象和神韵的文学,恰恰构成强烈的对比。有时,简直是相互敌对的。文学的语言,往往是扭曲、变形,超越常态常规和常理而形成特别的表现力。“语文”的知识中,则总是强调准确、规则与规范。像“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这样流行歌曲的语句,就不合语法的规范。然而,它却表达着那种用别的方式难以表达的情感。这就不免使我们有些讨厌“语文”,甚至因此而有些忽视“语文”学养来。
  不过,语言无论如何“变态”,都是由“常态”的艺术加工而来。不理解“常态”,那么就更加难以理解和欣赏语言的“变态”。文学欣赏的精深微妙总是与“语文”世界的博大精深紧密相连。不通过“语文”的媒介,无法进入意荡神驰的文学欣赏。“咬文嚼字”和冷静考索乃至考据,常常是文学欣赏中必须通过的关卡。
  举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吧。杜甫诗《阁夜》最后一句:“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卧龙、跃马等字词,一般选本皆有注释。如何理解“人事音书漫寂寥”?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云:“人事音书,应分别看。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那么‘朝廷记忆疏’,便是人事方面的寂寥,‘亲朋无一字’,便是音书方面的寂寥。从朝廷到朋友,似乎所有的人都把我忘记了,岂不叫人伤心?但转而一想,就是做得诸葛亮也还是一死,而且广大的人民天天在死,不是死于战伐,便是死于诛求,这样想来,我个人这点孤独寂寞又算得什么呢。漫,是随它去。语似颓唐,其实异常愤激。”萧涤非的注解,有深入的分析和联系,通向了杜甫的心境。然而,何谓“寂寥”?是“孤独寂寥”吗?还是仅仅指寂静?不妨再深入探究一下。《辞海》“寂寥”条下:“谓无声无形之状。《老子》:‘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魏源注:‘寂兮,无声;寥兮,无形也。’后多用为寂静之意。”但,“寂”也与孤独、冷落相连,透出一种凄凉、荒疏之感。“寥”有稀疏意,以多指空虚,寂寞;寂寥指向空阔,而寥落则有稀少、孤单、冷落之感。如此看来,“人事”、“音书”的“寂寥”,一方面可指杜甫期盼的落空,两者都毫无生息;另一方面,则更是内心的孤单与空虚、寂寞、冷落。“漫”字,有徒然、白白的意思,是徒然感到“寂寥”,还是“随它去”的寓愤激于颓唐?也许,这里留下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可供我们去揣摩、探测,“填”入我们自己的种种体会;但是,只有在看似烦琐的“抠字眼”和咀嚼语句中,才能逐步进入欣赏的世界。
  再回过头去想,“卧龙跃马终黄土”,在字面上的“卧龙”与“跃马”的对比,或者说“卧龙跃马”的情态,难道不也透露出诗人挥毫时的某种心灵的消息吗?“终黄土”的悲慨是指向“寂寥”的心境,还是相反?凡此种种,又牵涉到古典诗词中更为深刻的问题,提示着一种特别的艺术境界。
  语言的间隔,其实还包含着更为特别的文本的抵抗,那就是在文学欣赏中,“文学”本身的特殊表达方式,对解读者构成的困难。一些文学理论论著称其为文学话语的“阻拒性”,是颇为准确的。在这里,包含着特别的悖论:作者的“荒唐言”,是挥洒“辛酸泪”而发;然而,正因“荒唐”,反而令人无法真切地感觉其中的情意。文学,就是这样折磨着创作者,也折磨着欣赏者。表达与接受,都面对着相似的困难:“言不尽意”。可是,文学又以“言”表达出了溢于“言”表的“意”,欣赏者,也总是能够从“言”外把捉到那种近乎无限的“不尽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成为欣赏的又一种困难——无法确定意义的困难。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写列文和吉提在恋爱中的奇妙沟通。两个心灵都曾经受创伤的恋人,难以直接表述爱意,于是,列文采取了一种特别的方式,用粉笔在桌子上写下每个字的头一个字母。这些字母所代表的意思是:“当您对我说,那不能够的时候,那意思是永远不呢,还只是那时候?”托尔斯泰写道:“看来是很难希望她领悟这个复杂的句子的;但是他用那样一种眼光望着她,好像他的一生的命运全系在她的能否理解这些字上面。”命运攸关的大事,却用这样的方式来“书写”最重要的心声,似乎是故意设置的“密码”和障碍,形成“爱的折磨”,可谓是人类情感现象的奇观。但是,文学却往往正是这样以类似敌意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求爱”信号。
  终于,两个恋人以同样的方式达到了沟通。这是爱的奇迹。可是,在最后,吉提的回答似乎多余了:“好久,他没有探索出她所写的字母的意义,频频地望着她的眼睛,他幸福得头昏眼花,怎么也填不出她所写的字;但是在她那洋溢着幸福的魅力的眼睛里,他看出了他所要知道的一切。”他们的“秘密话”,不再需要“填空”,正如文学作品的欣赏,从“填空”开始,终于“不求甚解”的心领神会之中。
  文学的“秘密话”,比起这种隐藏字母的试探来,也许没有那么大的风险,但是更为复杂也更为神奇,破译“密码”的艺术,也就需要更为丰厚的语文学养的资源。
  人心不同,其异如面。但正如从脸面无法看透人心,从文学欣赏进入人心相通的境界,也是困难的事业。古往今来,那么多作家留下了无数的经典名作,也留下了永远说不尽的文学话题。文学名作面前,我们都是托尔斯泰笔下的恋人,怀着恐惧,带着羞怯的幸福,用着神经质般的颤栗的感觉,努力争取解开那看似无意义的字母后的激情的秘密。
  钱钟书《围城》曾把“情敌”叫做“同情兄”,我们不妨泛言之为“同情者”,意在说“情敌”爱的是相同的人。文学名作的“同情者”在于文本说“秘密话”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激情和智慧的解答。“说不尽的哈姆莱特”有了诸种堪称经典的“说法”。在文学名作的高级欣赏者的引导下,我们获得了探询心灵的路径。“语文”的学习,往往就是接受别人解读的结果,并且把它变为知识的过程。然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生存去“爱”的。对文学的爱也不例外。别人的“爱情果实”,是他们的欣赏眼光所得到的。我们自己需要获得属于自己的爱。“同情者”在“爱”相同的“对象”时,总是有许多相同的理由。可是,“同情者”毕竟是“情敌”,需要爱的竞争。自己的解读、自己的情意投入与情感果实,才能成为自己精神生命的一部分,别人永远无法夺走。
  爱你就爱敌人。当我们在与文学名作的精神纠缠与搏斗中,终于进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就在这样的“爱”之中,悄然地成长。在我们的爱冲破了文学的抵拒,达到心扉互启、情意交融时,文学作品也获得了新的生命,新的魅力。
  于是,在“歌者”与“知音”的心中,回响起“同一首歌”。
  (责任编辑:古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