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欲去又还不去”的归隐之思

作者:赵艳喜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但是问题不止这么简单,我们注意到苏轼熙宁年间从家乡返京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归隐的想法,《游金山寺》中“江山如此不归山”一句也明确道出诗人清醒地知道自己不能率性地就此归隐,传达出诗人欲归却不能或不想归的矛盾心态和处境。这种矛盾心态在他到达杭州后曾再一次流露,《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一中言道:“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感慨新党当政的政治环境下难以有所作为,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下苏轼强调的仍是“未能”退。几年后,苏轼在中秋佳节怀念弟弟的《水调歌头》词中继续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坡仙集外纪》记载宋神宗读至此,叹曰:“苏轼终是爱君。”显然,皇帝也读出了苏轼内心深处对现实人间生活的执著,对朝廷君恩的念念不忘。可以说,这种欲归却不归的矛盾心态在苏轼诗词中反复出现,《昭君怨》词中甚至直截了当地道出:“欲去又还不去。”
  苏轼“欲去又还不去”的矛盾心态为何如此突出?是其不能还是不想归去?诗人的作品已透露了答案。《游金山寺》最后说:“有田不归如江水”,苏轼指着江水发誓等有了田地后一定离开官场。《减字木兰花》中:“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抒发无田不能归的苦闷。此外,《寄题梅宣义园亭》中“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喜王定国北归第五桥》中“世事饱谙思缩手,主恩未报耻归田”,则是诗人报恩未成不能归去的现实无奈。这种有田方归和报答君恩的思想是使苏轼留恋仕宦的主要原因,从中也道出诗人内心追求一种功成身退的美满结局,这正是古代士人融合“兼济”、“独善”而成的理想完美人生。
  由此可见,苏轼其个人的归隐建立在功成而身退的逻辑起点上,只有实现“致君尧舜”,有为天下,才能毫无遗憾地谈及告老还乡。受这种强烈的事功“壮心”的驱使,苏轼尽管极度向往和渴望“归隐”,却别无选择地只能在无比残酷恶劣的政治漩涡里继续挣扎,希冀能够找到时机建功立业,贡献国家。《游金山寺》创作时苏轼的仕途人生刚刚展开画卷,他只能将其归隐之思偶然流露后再压入心底,整理心情迎接命运接下来的挑战,无奈背后其实已转变为积极、有为的入世态度。
  伴随着苏轼内心深处“欲去又还不去”的斗争,《游金山寺》一诗的情绪色调也逐渐由失意落寞转变为平静旷达,这在其景色的描写中表现得最明显。“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的江潮涨落,“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的江石出没,“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的层峦叠嶂,登高眺望中的这些景色合力激荡起诗人心中望乡却不见乡的思乡之情,酝酿出诗人浓烈的“羁愁畏晚”之感。由此诗人丧失了游览的兴致,他一度想要“寻归楫”,却被“山僧苦留看落日”。在这一去一留的转折中诗歌自然过渡到写落日时的江天景色,“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一句用靴子的底纹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一句用鱼尾来形容落日晚霞的景象,两个比喻既新颖又形象,描绘出一种安静祥和之美,也传达出诗人此前的羁愁之感经此已经逐渐平复。紧接着诗人描写“江中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目光所及有江水、炬火、青山和飞鸟,视野阔大,神思飞腾,这恰恰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长江、俯视寰宇的所见所闻所思,可以说诗人的心胸有多开阔,眼中的景色就有多壮观,至此苏轼已经完成由羁愁失落到平静旷达的心理转变。
  如此看来,苏轼《游金山寺》这首诗中抒发了诗人在仕宦失意下的一种怀乡和归隐之思,然而却是一种“欲去又还不去”的矛盾心态,其中有现实束缚下的无奈之意,更主要的还是诗人心系魏阙与意在江湖两种思想较量后的理智选择。正因为如此,苏轼面对政治的失意没有一味消沉,而是很快转变为平静旷达。《游金山寺》中的旷达情绪只是初露端倪,苏轼后半生接连遭受愈来愈严酷的迫害打击,乌台诗案中被逮捕入狱,差点丧命;黄州、汝州、惠州、儋州等地的一贬再贬,境遇每况愈下,然而诗人的旷达乐观态度却挥洒得愈发淋漓尽致。苏轼这种愈挫愈勇、旷达乐观的情怀受到后人无限推崇,已然成为一种对待挫折的精神典范。所以林语堂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苏轼是“一位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旷古奇才乐天派”。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