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理性的光芒与快乐

作者:许丙泉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王小波这种“科学主义”式的执著似乎与文学艺术以情感人的原则相背,不能让人长吁短叹,心有戚戚焉,不能让人奋发扬厉,心潮澎湃。但情感如果没有理性做支撑,没有理性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只会是盲目的,受动物性的本能所支配,而我们人类和动物也就没有多大的差别了。要远离动物界,要有光明辉煌的前程,只能靠理性,靠思考,靠明白世界的道理。而这又是我们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向来的短处。所以我们可体会王小波这“科学主义”的良苦用心,以及那种执著,那种义无返顾的牺牲精神。
  王小波“科学主义”式的散文并不枯燥,并不冷漠僵硬,而是让人快乐,也让人痛快。面对那些扭曲变态的事实,拿出真理来衡量一番,已属不易,已经能让有心的读者感受到那份诚挚与热爱。而王小波更能让读者享受思想的快乐,享受这种人类所特有的理性的欢喜。像一个天真而又认真的孩子,王小波揭开了各种各样的“皇帝的新衣”,像一个人生经验丰富,同时又通晓各种科学知识,眼光敏锐的智慧老人,向人们讲述着社会、人生的真理。他“考虑得很周到”,实际上太周到了!让人应接不暇,让人觉得那么丰盈透彻。仿佛星星的闪烁变成了旭日的光辉灿烂,满世界一片明媚温暖,仿佛清澈的源泉滋润干涸的心田,生命逐渐复苏,逐渐充满生机,向大地天空尽情舒展!这该是多么痛快欢畅的感受!更何况是我们理性的解放和自由呢!思考和想象没有疆界,而理性的快乐也没有界限。古希腊人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而理性的快乐是真正属于人的快乐,也是推动人性向更完善的境界发展的强大力量。如王小波常常对一个事物做多方面的考察,展示事物的各种形象,从而揭示内在本质;常常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仔细思考,让人深入理解,展开多方联系,把握事物的多重意义。如在《花剌子模信使问题》中,为什么杀掉信使呢?信使怎样才不被杀掉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王小波用了许多的“假设”来进行思考:假设我们生活在花剌子模,假设学者们能知道报告的内容,假设禁止信息传播,假设可以对花剌子模讲道理,假设信使狡猾等等。这种种假设使读者对事情有了多方面的深入认识。王小波又认为:“获得受欢迎的信息有三种方法:其一,从真实中索取,筛选;其二,对现有的信息加以改造;其三,凭空捏造。”“第一种最困难,第三种最为便利。”如此深思熟虑,如此严密深刻而又准确清晰,明白易懂,对于我们的理性来说,那真是一种非常熨帖的感觉。
  有了这种理性的能力,自然有了洞悉现象的优越感,自然也就有了喜剧性的笑。诙谐、幽默、反讽、戏拟等效果也就自然而生,如水到渠成,欢快跳跃,如春暖花开,缤纷绚丽。如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知青喜欢,领导痛恨,老乡们说不正经。这位猪兄敏捷有力,智慧超群,眼睛雪亮,能模仿各种声音,甚至还能模仿汽笛声。当人们兵分两路,手持枪械兜捕它时,它“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最后“一头撞了出去,跑得潇洒之极”。读后让人称奇,更感痛快。这位猪兄自有它的生存之道,从不受人摆布,活得自由潇洒,令人敬佩。用这位猪兄的眼光来看这人世间,该是怎样的呢?真有意思!自称享有崇高理性的人类应怎样呢?真要好好思考啊。
  王小波这位文学骑士,以它特立独行的姿态在文坛上树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朴素平淡而又亮丽绚目,温暖真诚又热力四射,执著深沉又痛快淋漓。在读者的心里展示真理,激发想象,努力去塑造“理性的人”的形象。我们仿佛看到了堂•吉诃德的身影,为崇高理想奋不顾身;仿佛看到苏格拉底的身影,为探索真理甘于自我牺牲。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王小波,恰如喜欢灯火、星光,喜欢阳光普照,喜欢向人性更高、更光明灿烂境界不断前进。
  作者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