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战斗·旋转·本色

作者:王 干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铅华洗尽后的本色写作
  
  在20世纪末,出现了时尚写作的热潮,以70后“美女作家”写作为代表。卫慧、棉棉、朱文颖、赵波等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方女性作家以大都市生活为背景,以白领或想象的白领生活为主体,展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年轻一代的躁动与喧哗。在写作风格上,她们秉承先锋派文学讲究修辞、注重华彩的形式主义文风,比如棉棉形容一个女人说她“身上有一股酸性的美”,卫慧则在小说中以生活品牌为介质勾连一连串疯狂而浪漫的情爱故事、情色故事。卫慧和棉棉的短篇在艺术上尚有自由、率性、不拘一格的特色,但到长篇写作时,身体写作便成为商业化的奴隶,艺术的才情因为市场的俘获变得庸俗和低迷。
  进入新世纪以后,时尚写作的喧哗的浪花慢慢地趋向平息,身体写作也因资源的天然局限陷入了失语的境地。因为身体是有限的,而生活是无限的,以有限去PK无限短时间可以撞出火花,但火花消失之后还是生活界面更宽阔广大。
  时尚写作因为和方兴未艾的网络写作合流,对短篇小说写作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当然也改变了短篇小说的走向。这就是短篇小说的界限在慢慢形成。原先短篇小说基本是文体的试验场,时尚写作本身也貌似先锋派的姿态,这让作家不能不对原先的实验姿态有所警惕和调整;而网络写作的高度散文化和随意化,让短篇小说必须迅速和这种高度散文化和随意化划定边界。当年何立伟的《白色鸟》式的写作可以视作创新和先锋,但在新散文的崛起之后和网络文体的极度开放以后,专业作家不大可能再用《白色鸟》的方式进行短篇小说创作。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苏童在先锋派作家里,刻意在短篇小说上进行探索和实验,《祭奠红马》《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都对短篇小说的格局进行了有力有效的冲击。进入新世纪之后,他有意放弃了原先带有强烈炫技式的写作,而回归到近乎白描式的本色写作,而且在题材上也直接面对现实。《人民的鱼》《白雪猪头》是苏童写食系列中的写实力作。《人民的鱼》写鱼头被鄙视到如今被器重的变化,写出两家人命运的变化,一家当初穷得只能吃鱼头如今开了鱼头连锁店,一家原是趾高气扬的食品公司的小科员,如今落寞得不得不接受当初他施舍人家鱼头的店主的施舍。小说全篇白描,没有诗化和抒情,也没有变形夸张,世道人情,社会变迁,尽在不言之中。
  女作家魏微原是70后女作家群中并不起眼的一个,在移居北京之后,改变身体写作和时尚写作的策略,在小说的丰富性上进行苦苦的寻找。《大老郑的女人》就其视角来看,没有70后女性作家非常自恋的女性视角,而是运用了性别模糊的中性叙述态度,在文学选材上甚至和后来有人奋力倡导的“底层写作”有几分相似。其实,这正是五四小说传统的回归,继承的是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的血脉。
  一些名作家的创作也慢慢洗落铅华回归本色的写作,铁凝的《有客来兮》选取的是小小的家庭来客的生活场景,南北文化差异导致的性格差异,由此显现出不同的人生,欲言又止,意味不浅。范小青的《城乡简史》笔墨近乎线条,没有一般女性作家的华丽和滥情,巧妙地展现了社会的变迁、人物的命运。刘庆邦的《鞋》、阎连科的《黑猪毛 白猪毛》、王安忆的《发廊情话》和迟子建的《雾月牛栏》在反映人性的深刻和多样方面,叙述平实,起承转合,自然精致。王蒙的《尴尬风流》系列短篇小说,几乎进入一种无技巧的状态,似禅非禅,落尽彩墨,本相毕现。出生于70年代的安妮宝贝成长于网络,但迅速摆脱网络文学和时尚写作的弊端,《告别薇安》等短篇低速行进,文字质朴情感充实,超越了70后美女作家的浮躁和虚华。
  
   成熟的尴尬与忧思
  
   从短篇小说这三十年艺术风格可以看出,短篇小说在最初的十年(1978—1988)艺术上显得比较粗犷的时候发挥着巨大社会作用,尤其在前五年短篇小说对读者的影响更为明显。但后来随着整个文学的发展变化,短篇小说慢慢地处于一种边缘状态,淡出了人们的阅读视野。想靠一个短篇或几个短篇一鸣惊人的作家几乎不可能出现了,曾经延续多年的短篇—中篇—长篇的小说进步模式被网络文学彻底颠覆,很多写作者一出手就是几十万字的长篇,而且效果不见得比那些循着三步走(由短而中再长)的作家差。再一个就是那些年富力强的作家,也几乎放弃了短篇小说的写作。就处理素材的方式而言,作家也格外地吝啬,当初是中篇压缩成短篇,长篇压缩成中篇。而如今正好相反,很多中篇被注水成长篇,很多可以短篇内解决的非拖拉成中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初把《乔厂长上任记》当作短篇发的《人民文学》杂志,如今时不时地也出个长篇专号了,可见短篇小说成了没人疼的孩子。
  读者阅读短篇的兴趣锐减,是因为其他载体部分地取代着短篇小说的功能,短篇小说在审美上的独特性日见其少。在短篇当中最受欢迎的带有欧•亨利式结尾的故事化短篇,如今已经浓缩或简化为小小说或微型小说了。小小说在现代社会里作为快餐阅读,它成了短篇小说的杀手。小小说是从短篇小说家族派生出来的宠儿,本身的写作就是高度汲取了短篇小说的精华,在一个高度简捷化和浓缩化的网络时代,一本《小小说选刊》的发行量几乎是所有文学类月刊(不含大型文学刊物)发行量的总和,正是短篇小说的尴尬处境的如实写照。
  就小说艺术而言,毋庸置疑,短篇小说在经历诸多的探索和实践之后,渐渐回归到短篇小说的出发点。这是一次回旋式的上升,说明短篇小说今天已经趋向成熟。但是在成熟的背后,也意味着某种停滞和衰退,迟子建是一个具有风格特点的作家,她写作的短篇小说清新秀雅,很符合短篇小说的规范,而且保持稳定的艺术质量,因而她连续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奖,对她个人来说,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对整个短篇小说创作来说,却有一种淡淡的悲哀。说明小说创作艺术不自觉地陷入了某种停滞。
  这些年一直经营短篇写作的王祥夫意识到这种困惑,他说:“短篇小说在写作上让作家感到尴尬的是,你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又写了一个短篇小说;你写了10个短篇小说,跟着又写了10个短篇小说,问题就来了:看一看自己的短篇小说,你有种感觉,就仿佛自己站在波斯菊的花圃旁,你会发现所有的波斯菊花朵都是那个样子!让你感到不安的是,你所写的短篇小说在写作手法上竟然差不多!……短篇小说今天的不景气,作家‘难辞其咎’,但短篇小说这种形式太难把握了,你把一种结构方法把握得纯熟了,也就说你已经‘死亡’了,你要再生,必须再把握新的方法。一句话,我同意你的说法:短篇小说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对作家的要求都很高。所以,这就要求作家一次次潜到深水里去,你感到快要憋死了,你也许才会发现有一个珍珠蚌在你的眼前。”(《山西日报》2006年《把短篇小说的写作进行到底》)王祥夫用潜水和珍珠蚌的关系来说明短篇小说空间探索的艰难,可谓坦诚之言。
  短篇小说还有多少新的空间可以开拓?这些空间在哪?如何寻找?如何开拓?是放在文学界的一大考题。虽然早就有人提出短篇小说已死的命题(赵毅衡《短篇小说正在死亡吗?》, 载《南方周末》2007-01-25),但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果实成熟之后是衰亡,但来春还会萌芽、开花、结果,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迎来这个春天。
  作者系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华文学选刊》杂志社主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