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豪快动人 如出一手
作者:范新阳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愈)
峥嵘颠盛气,洗刷凝鲜彩。(郊)
高行若矜豪,侧睨如伺殆。(愈)
精光目相射,剑戟心独在。(郊)
既取冠为胄,复以距为镦。天时得清寒,地利挟爽垲。(愈)
磔毛各噤疾,怒瘿争碨磊。俄膺忽尔低,植立瞥而改。(郊)
腷膊战声喧,缤翻落羽皠。中休事未决,小挫势益倍。(愈)
妒肠务生敌,贼性专相醢。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郊)
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毒手饱李阳,神槌困朱亥。(愈)
恻心我以仁,碎首尔何罪。独胜事有然,旁惊汗流浼。(郊)
知雄欣动颜,怯负愁看贿。争观云填道,助叫波翻海。(愈)
事爪深难解,嗔睛时未怠。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郊)
头垂碎丹砂,翼拓拖锦彩。连轩尚贾馀,清厉比归凯。(愈)
选俊感收毛,受恩惭始隗。英心甘斗死,义肉耻庖宰。君看斗鸡篇,短韵有可采。(郊)
斗鸡,在唐代甚为流行。史载王勃的被贬,即始于那篇为诸王斗鸡助兴的游戏之作——《檄英王鸡》。及玄宗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上之好之,民风尤甚”(陈鸿《东城老父传》)。斗鸡者亦往往藉此获得高官厚禄。以至于在盛唐诗人的笔下,斗鸡与斗鸡者一起成了被讽刺的对象。王维《偶然作(其五)》云:“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夫婿轻薄儿,斗鸡事齐主。黄金买歌笑,用钱不复数。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邹鲁。读书三十年,腰下无尺组。被服圣人教,一生自穷苦。” 李白《古风(第二十四)》云:“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杜甫的《斗鸡》诗,更是借“斗鸡初赐锦”与“寂寞骊山道”之今昔对比,抒发感慨,警醒当世。与王维、李白、杜甫借斗鸡起兴作比不同,在韩愈、孟郊的这首联句中,斗鸡本身成了刻画的对象。
通观这首联句,可分三段。从开篇至“天时得清寒,地利挟爽垲”为第一段,写两鸡相遇而未斗之情状。第二段从“磔毛各噤几,怒瘿争碨磊”至“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铺写二鸡相斗,为全篇核心。其中由“磔毛各噤疾”至“小挫势益倍”八句是一层,写第一回合的战斗,由“缤翻落羽皠(皠,雪白)”可知“小挫”的一方是只白鸡。然而正是这小挫中休为下面的“再接再砺”蓄足了声势。“妒肠务生敌”至“助叫波翻海”为第二层,写中休之后的激战,是这首联句摹写最精彩的部分。“毒手”句说的是晋代石勒早年和李阳是邻居,为争夺一个沤麻的水池打过架。后石勒为赵王,不计前仇,请李阳喝酒,并抓住李阳的手臂说:“我从前挨够了你的老拳,你也受够了我的毒手。”“神槌”句指战国时勇士朱亥用四十斤重的铁槌砸死魏国大将晋鄙,协助信陵君夺取兵权,抗秦救赵的事。诗中用此二典,乃是为了渲染斗鸡之激烈,旨在说明对阵双方均受到了对手的沉重打击。“恻心我以仁”至“助叫波翻海”八句,则宕开一笔,将视线从斗鸡移至观者,借观者的反应进一步渲染斗鸡场面的酷烈。“头垂碎丹砂,翼拓拖锦彩”以下为第三段,写胜负虽分,然二鸡斗志仍存,余勇可贾。在这三段中,既有斗鸡之前的渲染,又有斗鸡之后的叙写,既写了胜利者,又不忘失败者,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如同解说一场精彩的拳击比赛,其气氛被渲染得紧张激烈,而又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赵翼赞其“通篇警策”(《瓯北诗话》),朱彝尊称其“豪快动人,古今罕埒”(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五),信然。
虽然是二人联句,但从全篇来看,却是丝丝入扣,层次分明。程千帆先生选评此诗云:“(斗鸡)历代作家加以歌咏描绘的不少,其中最引人入胜的,要算这一篇了。尤其难得的是它是一篇联句,而结构严密,风格和谐,完全如同出于一人之手。我们读过何逊、范云的联句诗,和这篇一比,就可以看出唐人在这方面较其前辈来,取得了多么巨大的进展。”(《古诗今选》)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韩、孟《斗鸡联句》是如何做到这“如出一手”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清人何焯对这首联句的解析,其云:“‘高行若矜豪’句顶上昂字;‘精光目相射’,欲斗之神;‘磔毛各噤疾,怒瘿争碨磊。俄膺忽尔低,植立瞥而改’四句,是两鸡空斗未相搏时;‘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二句顶冠来;‘毒手饱李阳,神槌困朱亥’二句顶距来;‘恻心我以仁,碎首尔何罪。独胜事有然,旁惊汗流浼’四句,韩、孟徒一面;‘知雄欣动颜,怯负愁看贿’二句,斗鸡主一面;‘争观云填道,助叫波翻海’二句,众人在场一面;‘事爪深难解’顶距来;‘头垂碎丹砂,翼拓拖锦彩’二句,负一面,‘碎丹砂’顶冠来;‘连轩尚贾馀,清厉比归凯’二句,胜一面。”(《义门读书记》)这里,何焯已然道出了韩、孟《斗鸡联句》何以能做到“结构严密,风格和谐,完全如同出于一人之手”的原因——统一视点与以赋为诗。从欲斗、空斗、相搏再到分出胜负,韩、孟二人紧紧围绕“斗鸡”二字,视点统一,绝无横斜逸出之笔;全篇以斗鸡的发展进程为序,层叠铺排,虚实并用,前后勾连,结构严密。联句这种由两人以上,同时同地,共赋一诗的特殊诗体,在韩、孟之前,并不成熟。“古典诗歌的各种体式到大历都进入了成熟期,唯独联句是个例外,尚处在探索阶段。”(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从韩、孟这首《斗鸡联句》,我们不难看出,为了能使联句取得统一谐调、如出一手的艺术效果,韩、孟二人进行了多么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关于这首联句的写作时间,方世举依“天时得清寒”句推测“似秋冬之交所作”(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五)。其实不然。由唐人诗文可知,斗鸡乃是清明、寒食节期间盛行的一项娱乐活动。韦承庆《寒食应制》诗云:“莺啼正隐叶,鸡斗始开笼。”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诗云:“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卢纶《舟中寒食》诗云:“寒食空江曲,孤舟渺水前。斗鸡沙鸟异,禁火岸花然。” 李山甫《寒食》诗云:“风烟放荡花披猖,秋千女儿飞出墙。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陈鸿《东城老父传》亦有“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的记载。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威远军子将臧平者,好斗鸡,高于常鸡数寸,无敢敌者。威远监军与物十匹强买之,因寒食乃进。十宅诸王好斗鸡,此鸡凡敌十数,犹擅场怙气。穆宗大悦,因赐威远监军帛百匹。”唐代寒食、清明二节前后相连,人们有较充裕的时间斗鸡娱乐。柳永《斗鸡回》词云:“莺啼人起,花露真珠洒。白苎衫,青骢马。绣陌相将,斗鸡寒食下。”赵抃《寒食郊园即事》诗云:“城郭青烟散,郊园丽日长。斗鸡红锦翅,游骑紫丝缰。”可见,至少在宋初,斗鸡仍然是清明、寒食的重要娱乐项目。如此,诗中的“清寒”作清明、寒食之省称讲,似更恰当。
依《广韵》,此诗押上声韵“贿”,凡二十五韵。虽说“贿”韵并非窄韵,其常用韵字亦在二十上下。然相对于二十五韵的长篇联句来说,其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不宽裕,出现“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的虚字强押,也就不足为怪了。徐震认为:“乃犹尔也。……上句言一喷一醒然,此句言再接再砺乃,两句相对,皆比拟形容之词,故曰然曰乃。乃与然,其义正同。”(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五)其说甚是。“一喷一醒”“再接再砺”,不仅摹写精工,而且属对工稳,更难得的是以虚字“然”“乃”统属后,颇得流畅自然之妙,殊为不易。能赢得欧阳修“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六一诗话》)的评价,不为无因。
关于韩、孟联句时,究竟是韩愈润色了孟郊,还是孟郊润色了韩愈,历来争论不休,几成公案。有认为是韩愈润饰孟郊者,如刘攽《中山诗话》载:“东野与退之联句诗,宏壮辩博,若不出一手。王深父云:‘退之容有润色也’。”还有干脆认为韩、孟联句皆退之一人所为者,如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云:“退之与孟郊联句,前辈皆谓退之粉饰,恐皆出退之,不特粉饰也。以《答孟郊》诗观之,如‘若拒喜张臂,猛拏闲缩爪。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则联句皆退之作无疑也。”当然也有针锋相对者,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吕氏童蒙训》云:“徐师川问黄山谷云:人言退之、东野联句,大胜东野平日所作,恐是退之有所润色。”山谷云:“退之安能润色东野?若东野润色退之,即有此理也。”对此后世颇有折衷之论,如程学恂曰:“凡如师川等论者,都是眼中原不识得东野诗。至山谷亦矫枉过正之言。退之亦自具锤炉,岂能为东野所变。”(《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