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结构分析

作者:柳春艳




  [摘要]本文在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本科层次的课程体系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制定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了课程体系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并最终做出了新的教学计划表。
  [关键词]课程结构,全面教育技术观,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模块,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6)01-0039-05
  
   美国AECT`94定义认为:“全面的教育技术观”是:①教育技术不仅应重视学习资源的研究,还应重视对学习过程的研究;②在学习资源中不仅应重视对人类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的研究,还应重视对教学环境的研究;③在教学环境中,不仅应重视对硬件环境的研究,还应重视对软件环境的研究;④应采用系统方法,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5方面研究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面的教育技术观”有了更新、更广、更深的内涵,所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的教育技术观”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而这一热点直接相关的研究内容便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结构。笔者在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后,对我国大学本科层次的课程体系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1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
  
  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和社会发生联系的纽带,所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培养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培养目标的制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两点。
  
  1.1受社会需求的影响
  社会需求包括两个方面:现今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任何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都要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拓展未来。应努力培养出一种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是当今和未来社会所需的。
  
  1.2受学科知识结构的影响
  每一个专业都有其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它自成体系的基础上向外扩展,和其他学科共同构筑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以上两点也是制约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因素,在权衡了社会对教育技术的需求和教育技术本身的学科知识后,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培养在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②掌握计算机教育应用原理和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方法;③对电视节目制作和远程网络教育有较深了解;④能在新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中级人才,包括:教育技术学科课程教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和各级电教馆、高校、普教的教育技术和校园网络技术人员。
  上面提到,社会需求是制约培养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社会需求跟人类的实际息息相关的则是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每一种职业都有其明显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则恰恰反应了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
  以下笔者将从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入手来分析本专业学生在校应主要学习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见表1。
  当今社会力求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挖掘专长,所以,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其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应分设以下几个方向:
  1)网络管理方向。培养学生对教育教学系统、电视系统、信息资源等的管理能力,在管理整个网络系统方面有专长;
  2)软件制作方向。希望通过本方向专业课的学习,学习者能设计、制作各种软件,软件包括: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投影片、电视片、录像片等;
  3)应用技术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媒体包括:计算机、电视机、摄录象机以及各种软件;
  4)教育理论方向。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力求在课程、教学内容、教育体制、教学目标等方面有突破。
  
  2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应包括三个模块:公修课程模块、主干课程模块、扩展课程模块(如表2所示)。以上三个模块根据其学科性质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专业素质类、教育理论基础类、艺术理论基础类、媒体技术类、综合类。
  
  1)专业素质类主要包括电化教育发展史、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史、电教教学法等(该类内容包含在《教育技术学导论》里,因此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
  2)教育理论基础类主要包括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传播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视听心理学等;
  3)艺术理论基础类主要包括美术基础、艺术基础、写作、音乐基础、影视美学、电脑音乐设计与制作、摄影技术基础等;
  4)媒体技术类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软件系列、教育电视系统、电视教材制作系统、幻灯与投影、数据库原理、网络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路分析等;
  5)综合类。主要包括毕业论文(设计),教育实习(见习)等。
  综上,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上述相关知识领域的内容划分为必修课、方向专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向专修课根据不同方向分为4类:网络管理、软件设计、应用技术、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3 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
  
  依据前面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笔者做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如表3)。本专业毕业生应修满171学分。各类课程的分配如下:大一、大二学生主修基础课,从大三(第5学期)开始增加了方向专修课和选修课,要求每位学生选修一个方向,达20学分;总共11门选修课共计27学分,要求学生至少修13学分。
  学分分配如下:必修课138学分,占总学分81.7%;方向专修课20学分,占总学分11.7%;选修课13学分,占总学分7.6%。
  
  4结束语
  
  教育技术学在我国的发展只有几十年时间,而在这几十年中,中国的教育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快,越来越新。以上的分析是在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基础上展开的,仅供参考。而对于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教育技术明天的前景,应为信息社会的教育技术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龙.再论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电化教育研究,1998,(1).
  2曾火焕.世纪之交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电化教育研究,1998,(6).
  3雷体南.关于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置与教学设 计的探索.电化教育研究,2001,(4).
  4 柳文胜.加强师范类学校教育技术课程的建设.中国电化教育,2000,(3).
  5杨晓宏,梁丽.论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思路.电化教育研究,1999,(3).
  6马开剑.论信息技术对课程开发的冲击.电化教育研究,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