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写作研究的“人本化”转向

作者:李华秀




  [摘要] 写作是人在精神领域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文本不过是人的劳动产品而已。以研究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为内容的写作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生产者的研究上。多年来写作研究者们一直把目光放在学生们制作出来的不成熟的文本上面,分析其立意、结构、语言等存在的问题,对文本背后“人”的状况关心不够。因而他们除了哀叹学生文本的肤浅、幼稚之外,别无作为。到如今仍被学生埋怨,被其他学科轻视。转变写作学的研究方向,变研究文本为研究“人”既关系到写作学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身心成长等问题,是写作学在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写作学,思维,言语,人本化。
  [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6)01-0047-05
  
  0引言
  
  多年来写作研究一直在遣词造句,结构安排,文体特征,题材选择,主题提炼等问题的周围徘徊,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从文本出发,以文为本的研究。这种先天不足使写作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攀附在别的学科上面难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现在许多新的学科又纷纷建立起来以俯视的姿态面对着写作学尴尬的处境,如:文体学、叙事学、心理语言学、思维学等等。写作学如不及时改变以文为本的研究方向,可能会被其它学科远远甩在后面,甚至被淘汰出局。
  
  1确定写作研究的新方向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所有学科都是因为对人的某一方面的兴趣而诞生,又是因为对人的某一方面的研究而对人的认识加深一步。越是了解人就越会发现人的神秘和复杂。人之所以神秘就是因为她的精神世界的存在。人文学科中很多是对人精神世界的直接关注,像哲学、心理学等。现在又有很多学科不仅关注人的精神世界还开始关注人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比如心理语言学,思维学等等。
  遗憾的是以人的精神生产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写作学却对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关注不够,它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研究不成熟的精神产品(文本)方面。它通过分析作者的文本来探索写作的技巧,通过肢解文本分析写作的过程。选材、构思、立意、行文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已经生成的文本,失去了具体文本的支撑,写作研究似乎难以进行,失去了具体的文本,写作研究者也就失去了言说的可能。文本成了写作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成了唯一目的。但这种以文为本的研究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精神产品的生产问题,也不能对不成熟的文本提出有价值的忠告。反而使写作学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理论依据,给很多人造成了写作学无用的错觉,使写作学常常面临被取消的尴尬局面。
  写作学科是唯一以人的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之所以应该存在不在于它本身的理论厚度或深度,而在于人的精神产品生产过程对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人类对自己的认识越是深刻,对人的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研究就越是必要和不可缺少。但写作学科如果停留在目前的水平就无法完成这个使命,而写作学科想走向深入,想接近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改变研究方向,变以文为本为以人为本,把“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因为写作在本质上是人在精神领域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精神领域里的生产过程还不同于物质领域里的生产过程。物质领域里的生产过程可以脱离人而单独研究产品或生产流程,精神领域里的生产则必须以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不能撇开人而单独研究产品或生产流程,因为精神离开人无法独立存在,精神产品的生产离开人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因此写作学必须转变过去的以文为本的研究思路,关注文本背后的“人”的状况,尤其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况。
  
  2厘定写作学的学科属性
  
  学科地位与学科属性密切相关,独特的学科属性决定它的无法替代性,忽略学科属性,甚至回避学科属性都是弱化学科地位的表现。因此写作学的发展除了确定新的研究方向外,还应对自己的学科属性进行重新厘定,理清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更明确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再盲目地围着其它学科旋转,是写作学发展不可缺少的步骤。那么写作学的学科属性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结合。一方面写作学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作“形而上”诉求,因为没有理论就没有科学性,也就无法建立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另一方面写作学又必须能够对具体的写作实践活动进行指导,离开实践的写作理论很难被大家接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其次是人本化与文本化的高度融合。写作学既对人进行研究也对文本进行研究,但写作学研究文本与其它学科研究文本有所区别:第一,目的不同。其它学科研究文本是为了成全研究者自己的文本,作者及其作品不过是一个研究元素而已,它们都只是研究者表达自己必须借助的媒介。写作学研究文本是为了发现作者,进而引导作者,成全作者的文本。研究者自己变成了媒介,让作者通过自己发现文本中存在的可表达空间;第二,方法不同。其它学科研究文本是从文本中剥离自己需要的东西,而写作学研究文本是寻找作者在文本中的诉求,并进一步强化作者在文本中的存在,实现作者与文本的高度融合;第三,侧重点不同。其它学科的研究更侧重文本,而写作关注的则是主体,主体在文本中说出了什么?他想说出什么?研究者会从主体的陈述出发对文本进行再次研究,从而寻找作者在文本中的表现与他的意图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寻找其原因;
  再次是它具有双重工具性,是关于工具的理论性探索。第一重工具性是写作本身具有工具性,它是人表达自己的一种基本手段。无论是研究文体还是研究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段,都是为了磨砺工具,使人更好地利用“写作”这个工具,完成人生课题。写作活动是伴随文化人一生的活动,因此写作技能对人的意义可想而知;第二重工具性是语言和思维是写作活动的工具。离开对语言和思维的研究无法从根本上揭示写作活动的规律。只有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最基本的工具能够很好地运用之后,写作这个工具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二重工具居于核心地位,是工具的工具,对写作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两重工具性之间的关系很像钢笔水与钢笔的关系,没有钢笔水钢笔就无法发挥作用,当然没有钢笔钢笔水也就得不到很好的使用了。传统写作理论一直以第一重写作工具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第二重工具有所忽略。这也正是笔者写作本文的一个原初动机。
  一个人要掌握“写作”这个技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这样说,学习写作技能伴随人的整个成长过程。而在成长过程中“内宇宙”的成熟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内宇宙的成熟过程就是吸钢笔水的过程。因此写作最先解决的应该是第二重工具性问题。可见语言与思维是写作研究的核心问题,文体、选材等属于外围问题。核心问题不解决,只在外围问题上下功夫,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3寻找人本研究的切入点——思维
  
  在对写作学的学科属性重新审视之后,也就明白了改变写作学研究方向的意义所在。从而也就明白语言与思维对写作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而由于语言一直以来就是写作研究非常关注的问题,不存在忽视,那么思维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当把思维作为问题提出来时,过去被掩盖起来或者被悬置起来的问题就可以因思维的介入而得以解决了。
  比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往往是从结构、语言、立意三个方面进行,在这三个方面中又以语言为核心立意次之结构再次之。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有的文章立意不错,能明确提出来,也符合限定范围;语言也不存在病理现象,结构似无大碍,但整篇文章却令人沮丧。其病因是什么呢?无法诊断。这说明有一个重要的元素被忽视了。还有关于作品语言的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比如教师非常推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的文章。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让学生摘抄佳词丽句、名篇名段。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养成了习惯每次写文章都要打开自己收藏的名言丽句进行阅读,否则就无法下笔。可越是这样文章越无法令人满意。同样的句子在这个人的文章中令人赞叹,到了他的文章中却令人感到虚假,这也说明在语言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元素。因此仅仅用立意、结构、语言三大元素来分解文章,并以此作为诊断文章病理的依据时,有很多问题就无法解决。从这三个角度写给学生的批语学生看不明白,不是不明白老师写的什么,而是不明白老师指的什么,又对应什么?由此看来需要引进另一个元素来解释和评定文章。这个元素就是——思维。实际上思维才是决定文章质量的关键性元素。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看一下人们对思维的定义:①思维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的有意识的探究;②思维是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与推理等各项认识活动的心理行为;③思维过程主要是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及其派生的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具体化和系统化等等;④思维是输入与输出之间在心中(即大脑中)进行的一切;⑤思维是指解决问题的行为;⑥“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