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语言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张 诚




  [摘 要] 语言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具有极其明显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语言学习策略的内涵、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在学习策略研究的指导下进行。
  [关键词] 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6)03-0238-03
  
  0 引言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帮助自己理解、学习或记忆新信息所进行的有目的的行为和思维,它既包括学习者为完成某个活动或任务所采取的微观策略,也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目标、过程、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采取的宏观策略[1]。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研究语言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使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运用外国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语言学习策略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探索提高大学英语学习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1 语言学习策略的内涵、分类及影响因素
  
  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诸如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教学模式、语言环境、社会影响等。在这些因素中,学习策略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指有目的地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设计、组织、监控和反馈而选择的活动方式和手段。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教会学生了解和掌握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是重要的途径。
  
  1.1语言学习策略的内涵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始于 70 年代,经历了学习意识、语言学习中的策略因素、提出策略训练,到认识多方面因素对策略的制约等几个发展阶段[1]。语言学习策略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内涵,反映了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趋势和共性。
  Stern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指语言学习者采用方法的总趋势和总特点,用于描述可视行为的具体学习形式[2]
  Rubin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指学习者用以辅助其信息吸收、储存及使用的步骤与操作[3]
  O'Malley & Chamot把语言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用于帮助理解、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为”[4],或者说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运用的某些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是学习者获取、储存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
  Oxford指出: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用来学习、理解及运用目标语促进沟通所用的方法[5]。他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促进其对第二语言的了解、理解和使用所采用的、通常是有意识的和特定的动作、行为、步骤或技巧。
  从上述语言学习策略内涵可以看出,语言学习策略是特定的学习行为或技巧,以沟通为目的,涉及语言和非语言的活动,有利于帮助学习者提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习者运用所学目标语的沟通能力。
  
  1.2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已对语言学习策略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他们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加工过程理论为研究基础,得出了一整套理论化的语言学习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描述[6],主要有以下这些观点:
  O'Malley 和 Chamot根据Anderson 的认知理论框架,把语言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4]。元认知策略用于认知管理和监控,进行集中学习、计划学习自我管理和监控及自我评价;认知策略用于语言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社会/情感策略用于自我鼓励、注意学习情绪调整,帮助学习者把握接触语言的机会。
  Oxford根据与所学语言材料的关系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是指与学习本身以及目标语直接相关的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而与所学语言没有直接关系的策略为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5]
  从以上语言学习策略分类看出,O'Malley 和 Chamot 的分类法着重学生的认知过程需要管理;Oxford 根据与所学语言材料的关系进行分类,未能体现不同策略的层次关系;因此,O'Malley 和 Chamot 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法更具典型性,其研究对外语教学界影响最大。
  
  1.3制约大学英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因素分析
  O'Malley 和 Chamot的研究指出,所有的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使用学习策略,只是不同的学习者所选择的策略及频率有所差异。影响大学英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包括学习者个性因素、学习动机和兴趣、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模式等[5]
  1)个性因素。Oxford 于 1989 年使用 MBTI 人格量表对学习者的人格、学习风格进行研究,将学习者的人格和学习风格分为:外向型-内向型、理智型-直觉型、思考型-感觉型、判断型-理解型。Oxford 研究发现语言学习策略确实受到学习者的人格和学习风格的影响[1]。例如,外向型学习者一般性格开朗,自信心强,善于表达,积极主动,而内向型学习者经常安静沉稳,少言寡语,不善表达,与外向型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有所不同,因此外向型学习者比内向型学习者较多使用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
  2)学习动机和兴趣。动机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动机和兴趣是制约语言学习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学习动机与语言学习策略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学习成效[7]。学习动机越强,热情就越高,学习就越持久,越能够克服困难。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创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同时针对学生学习成绩反馈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启迪,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多元化语言学习动机和需求,树立其学习自信心,帮助建立自我内部激励机制;
  3)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生活重要的交际手段。不同的社会文化,其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中国与英语国家在社会政治制度、地理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别很大,导致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种族、国籍在语言学习策略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因而课堂上及课外活动中学生被动接受,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合作学习意识差[7]
  4)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8]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心理需求和个人经验,不可避免地制约了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社会策略、情感策略等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2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有效地学习而采取的行动和步骤。语言学习策略因学习者个性差异而不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培养具有不断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