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汪安康 等




  编者按:本刊从2000年起开辟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栏目,旨在为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一个研究平台。几年来,从丰富的稿源中遴选刊载了百余篇高质量的稿件,虽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如何突破应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学习素质的养成及有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等问题。
  
  农村中学美术师资建设新探
  汪安康(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芜湖240008)
  
  长期以来农村学校艺术师资匮乏现象,一直是我国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改革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很多师范院校艺术专业都实行过相关的教学改革并针对农村地区学校的特殊性探索过一些相应的培养模式。但由于占我国85%的农村中小学分布较广,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专业艺术师资“数量奇缺”,艺术师资队伍素质整体“偏低”。要改变这种现象,仅仅依靠师范院校毕业生来源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因此从农村在职教师中培养兼职艺术教师,作为解决农村学校艺术师资匮乏问题的一种措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1 农村学校在职教师中培养美术师资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农村中学也进行了合并与扩大等形式的调整,经过调整一些学科出现了“超编”现象。又因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的实施使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的现象凸显出来。引发了农村中学教师们蔚然成风的在职进修。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严重“缺编”,而另一些学科又“超编”的现状,从在职教师进修中培养美术教师顺应了农村学校机制改革和学科调整的需要。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明确了终身教育理念是我国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之后,在重视职前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后教育,已成为师范院校教学改革中新的发展思路。为了有针对性做好在职教育工作,经过对农村学校调查。安徽省农村中学美术教师匮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虽然我国师范院校基本上已按地域性分布,但艺术类师资的总量还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的需要,农村学校担任美术课的教师几乎毕业于师范学校(中专)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专业学习;
  2)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农村学校实际需要相比显得分科太细、专业性太强、知识面狭窄,不能“一专多能”,同时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多来源于城镇,对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及学生的认识水平都不易适应;
  3)虽然有一些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自农村,但他们从思想上也不愿再回到农村。由于上大学是跳出“农门”的思想根源,导致很多毕业生宁愿流向城市打工行列,也不愿回到农村学校任教;
  4)农村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学校分散,经费和编制都受到限制加上其它原因,“养不起”专职美术教师,美术课只有让一些“副科”教师兼任,他们大多年龄偏大或是被照顾的对象;
  5)在一些传统文化浓厚的地区部分兼职美术教师具有民间美术和传统绘画技能。但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培养,缺少教育基础理论修养。
  总之,被调查的地区美术课基本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他们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美术专业学习或培训,而且年龄偏大,美术课后继无人。鉴于以上原因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养,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还面临较大的改革和调整,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首要的问题就是在不影响学校编制情况下尽快培养出大批美术师资。然而,笔者发现农村教师对学校和孩子非常有感情,而且善于利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熟悉农村学校的教学规律熟悉地方文化,并且掌握一定民间艺术技能。他们通过专业培训完全能胜任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他们有高师课堂培养不出来的教学经验,他们热衷于教学工作,能因陋就简地寻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农村学校现有的人才资源。目前广大农村学校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农村艺术教学,需要补充大量艺术师资。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人材资源,因地制宜地针对性培养无疑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最有效方法。
  
  2 培养思路与实践方法
  2.1农村中小学文科类教师中培养美术师资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改革正朝着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培养目标而调整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中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总结过去师范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中过多强调学科本位,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等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情况。笔者曾调查了农村中学一些担任过兼职美术教师的人,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是文科教师而且他们在美术教学上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各自的方法。特别是语文老师都非常愿意兼任美术课,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为了调剂讲课方式,也可施展一下自己的小特长”。经过对教学实际的深入了解和思考,笔者总结出文科教学与美术教学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
  1)美术与文科同属社会科学范畴,它们之间的理论知识体系息息相通,从古到今绘画艺术与人文学科更有着相互融合,相辅相存的亲源关系。如中国画就是诗、书、画一体的门类艺术。在普通教育领域中,美术与文科共同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性,人文性,审美性的教育任务。在文科类教学中离不开美术的配合,如教材中的插图、诗配画和连环画、黑板报、教学挂图、幻灯片等。在美术教学中,更需要人文学科的理论基础,语言修养和广泛的社会知识。如教案的编写,教学中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对绘画理论的解释和作画过程的表述等;
  2)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的方面看:文科的课程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及人文知识。而美术课主要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前者以工具性、知识性为主,后者以认识性、创造性为主,两者存在着互补性。即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审美能力的辅助。在美术基础教育中需要语言的启发、解释、表述。而且语言艺术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造型艺术的感情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对普通教师的全面素质来说都不可缺少;
  3)具有一定文科基础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再学习美术专业,自然会与其自身文科知识相交融,文学与美术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选材角度,不同的技巧有助于拓展思维,开发智力,完善人格,实现自我。就人才培养而言,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现代社会对“一专多能”型人材的需求也在急速增长。文美兼习,融汇贯通完全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文科教师再学习美术专业并不是仅仅让学员多掌握一门不同学科的知识,两个专业简单相加只能形成油与水的关系,而文科与美术可以是互溶互渗,相辅相成的。由于文美在教学上的互容性从文科类教师中培养美术兼职教师更适合学校实际需要。
  2.2培养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的实践
  以安徽师范大学在皖南山区黟县教学点的“美术教育班(基本情况见表1)”为例:
  1)办学性质。师范类成人大专(函授)学制三年。招生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文科类教师及一些兼职美术教师(多为中专学历)。
  
  作为师范类成人美术专业的针对性培养还存在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问题的探索;
  2)教学思路。作为职后教师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区别于职前教师的培养。美术教育班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教龄的大专或中专毕业生,所以教学大纲中的相关公共课可以压缩集中教学。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针对成人在职人员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来调整专业课内容”,如:
  首先,根据大专美教专业的教学大纲,结合有一定文科基础的学员并针对学员美术水平不整齐的情况对美术课进行调整,把美术课分为三种形式:①技法课。主要是绘画基础技能训练,绘画技能是普通美术教育中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也是作为一位美术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在基础技能训练中试行以素描写生和水墨画为重点。要求学员对这两种技能和有关知识掌握得较熟练,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学习其它技能,这时原有的技能就会产生正迁移效果使学习新的技能变得容易和迅速;②阅读课。针对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学生采取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后师生共同交流的教学方式。课程以中外美术史、美术评论及当代名画欣赏等为主;③辅导课。对中学教学中涉及但又不可能开足的技法课,采取课余时间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定期辅导和评讲的方法,同时借助电视台的美术讲座,VCD美术技法大全等现代化手段;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