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由书法创作到潜意识的阐释

作者:师 晖




  [摘要]书法书写中潜意识的形成以扎实的基本功和渊博的字外涵养为支撑点,经典的“过去经验”是书法创作者潜意识形成的基本的材料。书法创作者的心态环境是潜意识外化的基本条件。成功的书法创作是书法作者潜意识充分外化的表现。
  [关键词]书法创作,潜意识,悟性,心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6)04-0310-03
  
  成功的书法是书法主体的潜意识充分发挥的结果,潜意识的发挥需要外部条件。而书法艺术中的潜意识的形成,又以积累扎实的基本功和渊博的字外涵养为支撑点。
  “潜意识”的概念最早是由现代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出的,他是在临床治疗精神病患者过程中发现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是他建立心理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意识是人们能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而潜意识则是连个体都难以了解的心理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潜意识被理智、道德、法律等外部因素所压抑,但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随时都有表现的可能。
  中国书法是一门心理因素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它不仅有外部形式,并且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还有着人类思想情感的丰富内涵。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心学也”。说明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书法艺术中的奥妙玄机用心理要素的潜意识学说可以阐释。
  理解了潜意识学说,可以能动地认识书法基本功训练与书法创作之间的关系,解决基础训练阶段的茫然感,把握“制约书法创作”的主要因素。学习书法的人,起初都想把从古人那里学来的“招数”一下子用到创作上,其结果是他人技法的大杂烩,或是更多地掺杂一些没有审美价值的涂抹点画充斥其间来掩饰自己的功力不足。究其原因:无非是技法不熟,功力浮浅造成的。他人的技法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本能,书不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心手不合,获得的感知“过去经验”的贮存匮乏,潜意识的仓库中可供提取的信息太少,化为本能的书法语汇不多,这就是书法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欲哭无泪”的尴尬状态,走出这个困境的办法仍然是要储备大量的“过去经验”,这个储备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经验,锤炼技巧,狠下功夫的过程。
  书法作品中精神生活的自然流露最终离不开技术的准备与要求,否则,它就是苍白无力的,最终将面临被其它艺术异化的危境或沦为简单渲泄的笔墨游戏。临贴是感知形成“过去经验”的具体手段,也是基本功训练的最佳手段。指腕功夫、用笔方法、观察能力、应变技巧、审美水平是潜意识仓库中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临帖获得。临帖不仅能掌握诸如中、侧锋、提按转折等基本笔法和指腕协调控制毛笔运动能力以及准确再现范本的字体形态,重要的是在不断的读临观察和调整中,提高对点画质感、速度、运动节奏、空间架构等敏锐的心理感受能力,这对学习书法的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职业感受能力一旦化为潜意识被贮存下来,就变为终身受益不竭的能源,从而为书法艺术的成功创作奠定基础。临帖过程中的思考、记忆、心摹手追都是潜意识的形成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只能在书法艺术的大门外徘徊;没有书法基本功的潜意识,手中之笔就表达不出心中之意。
  古人虽然没有“过去经验”、“潜意识”之说,但对基本功的锤炼却振振有词:“盖有学而不能者、未有不学而能者”,这里的学,即功夫的锤炼。这是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论点。他又指出临帖的基本要求:“察知者尚精,拟知者贵似”,并耐心地教诲后人:“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诗书画皆能的苏轼虽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但他自己追求的目标是:“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这里似乎前后矛盾,其实有了后者,前者自然是瓜熟蒂落。从他的书学成就看,虽没能赶上羲献张索,但也写出了他自己尚意的独特风貌,在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试想如没有“笔成冢、墨成池”的死功夫作支撑,他的书能“无意于佳”吗?苏轼所达到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但凡一个书法家,他们身后都有一串“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智永苦学三十年不下楼。使砚成臼,怀素退笔成冢,张芝池水尽墨……。
  总之,学习经典、继承传统、丰富潜意识仓库、是学书者不断克已的艰辛过程,也就是对自己“过去经验”中顽固不化的非艺术细胞彻底剔除的过程。不破不立、学习他人的,表现出的一定是自己的。克服自己的糟粕,吸收别人的精华、树立传统意识,强化基本功训练,这才使当前以我为中心的个性主义学者不误入歧图。“否定之否定”是一哲学原理,不断地否定自我,才能螺旋式进步。否定自我,就是将自己长期养成的那些低俗的审美定势彻底抛弃,脱胎换骨,再通过基本功训练,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心手合一”,让“过去经验”充盈潜意识的仓库,注入“新鲜血液”使笔下有极强的表现力,那就不是以前的“欲哭无泪”,而是“左右逢源”了。当然这只是基本功所达到的目的,而书法主体处在理智状态中的创作表现,还不是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
  “悟”是潜意识的调动过程,学习书法艺术尤其如此。就是说,要有悟性,或者说把自己的悟性开发出来。“悟”原来是禅家理论,是宗教境界,借助它来说明一种哲学的、艺术的、心理的和美学境界。日本铃木大拙在《禅与生活》一书中说:“悟可以解释为对事物本性的一种直觉察照,与分析和逻辑的了解完全相反”。它是内心超越尘嚣而进入静思的觉醒状态,也是心灵最单纯最开放的原始状态,有渐悟、顿悟、通悟、彻悟、妙悟等等。悟的快慢和程度各有不同,但只要有悟性,能悟,就能获得独特的感受和直观深切的领会,就能得妙于心。古人云:“然挥运之妙,必有神悟,而操执之要,尤为先务也”。说明学习书法,必须通过悟,才能有神,才能自觉进入书法之妙境。“悟”和“知解”相对立,“悟”是一种思维的开启,是主动的;而“知解”是把道理讲明白让你接受,是被动的。书法是直接关于心灵精神与智慧的产物,是自由发挥个性的产物,仅仅作理性的知解是不够的。法度规矩的学习可以口授心传,但艺术的精奥神妙必须由自己去体悟,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方通神。这正是心理作用下的精神升华,也是人类本有的灵性或一种超然的生命哲学在跨越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清新感受,也是由感知、深情、理解、联想等各种心理机制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过程。
  但是,没有基本功的训练,能悟出什么呢?显然,悟需要“滋养”。悟必须建立在对书法的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的基础上,而不是空中楼阁或无源之水。宋代崔旭云:“学者识之本,悟者识之用,读书破万卷,学者;下笔如有神,悟也”。“悟”既然是跨越理性与逻辑思维的直观感受,那它就是一个心理变化过程。悟的过程中要调动贮存下的“过去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于对书法的实践理解和感受,“过去经验”调动得越多,“悟”得就越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过去经验”又产生得到了“新的经验”。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悟不是潜意识利用过程,而是潜意识的开发启迪过程,是思维链上的加油站,促使人们的认识向高层次发展。它比起功力的刻苦磨练要松驰、怡悦得多。
  黄山谷有“观怀素草书数日,恍然自得”,他顿悟了;清人周星莲《临池管见》有“苏东坡学书尝将古人字帖悬诸壁间,观其举止动静,心摹手追,得其大意”,东坡渐悟了;张长史观舞剑,雷太简闻江声,文与可观蛇斗,怀素望夏云,或通悟、或彻悟都书法大进。悟是一种高层次艺术自由的心态和境界。手高需要练,眼高需要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