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中国外语教育制度:问题与改革

作者:龙 耀 李雪岩 李 娟




  (1.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带来了系列严重问题。该制度产生于20多年前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已经严重不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并在社会学、法学、社会语言学、教育投资学以及国际比较等角度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急需改革。中国外语教育制度应遵循自愿化、专业化、基础化、区域化、激励化的系统改革构想。
  [关键词]外语,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1-0018-06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修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惟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两门公共必考科目之一,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唯一公共必考科目;一些高校实行学士硕士学位与外语四六级挂钩;外语专业学生还必须学习、考试第二外语;中级以上职称晋升还与职称外语考试挂钩。由于具有以上的必修性特点,笔者在此将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称为“外语必修制度”。
  
  1外语必修制度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中国现行外语必修制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消耗了国民太多的时间、精力,但收效不明显,得不偿失
  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底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学外语?这虽然难以精确统计,但不能否认,外语学习确实花了国民很多时间精力。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曾在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中做过一个“你在大学期间,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有多少?”的调查,回答“占几乎全部时间”者占了19%,回答“占大部分时间”的有56%,回答“正常学习时间”的16%,回答“很少”的只有9%。也就是说,75%左右的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外语学习上了[1]。
  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外语,效果如何?1996年6月,李岚清副总理在一次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曾尖锐指出:“我们的普通外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学到大学二年级,花那么长的时间,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出来,既不能看,又不能听,也不能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李副总理所说的这“三不”,至今没有根本改观。就是在已经取得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的学生中,能够比较流畅地阅读英语原文现代报刊,或能够比较流利地进行英语对话的人还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实际掌握的英语除了应付毕业考试、入学考试、证书考试以外,几乎派不上其它用场。
  
  1.2阻碍、扭曲了专业人才发展
  一是外语学习占用了大量专业学习时间,影响了专业学习效果;二是外语考试使一些专业人才失去了专业发展的机会。比如一个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由于外语差,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介绍,历年美术学院的专业课程考试前3名者往往都因外语差一些而被拒之门外;相反,专业水平平庸、外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所以,在笔者调查中,有一些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感叹说:“许多专业很好的学生因为外语差而被挡在门外,而一些专业一般的学生却因为外语好一点就进来了”。有人更是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中国,只要你外语好,你肯定能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只要你外语不好,你肯定考不上!”笔者曾经对100名硕士考试落榜生进行调查,结果有95人是因为外语被卡住。在这种状况下,因为外语考试而失去专业发展机会的专业人才有多少,可想而知;三是外语考试使一些专业人才改变了专业发展方向。比如一些有法律、经济类专业特长的本科生,由于外语差一点,丧失了竞争力,只好转向自己不爱好的、冷门的、竞争不激烈的专业;有些专业很好的本科生,由于外语差一点,只好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转而调剂到外语可以降分的西部一些普通高校。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许多优秀专业人才因为外语加入竞争指标而失去竞争优势,被迫改变专业发展方向。
  一是外语学习占用了大量专业学习时间,影响了专业学习效果;二是外语考试使一些专业人才失去了专业发展的机会。比如一个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由于外语差,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介绍,历年美术学院的专业课程考试前3名者往往都因外语差一些而被拒之门外;相反,专业水平平庸、外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所以,在笔者调查中,有一些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感叹说:“许多专业很好的学生因为外语差而被挡在门外,而一些专业一般的学生却因为外语好一点就进来了”。有人更是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中国,只要你外语好,你肯定能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只要你外语不好,你肯定考不上!”笔者曾经对100名硕士考试落榜生进行调查,结果有95人是因为外语被卡住。在这种状况下,因为外语考试而失去专业发展机会的专业人才有多少,可想而知;三是外语考试使一些专业人才改变了专业发展方向。比如一些有法律、经济类专业特长的本科生,由于外语差一点,丧失了竞争力,只好转向自己不爱好的、冷门的、竞争不激烈的专业;有些专业很好的本科生,由于外语差一点,只好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转而调剂到外语可以降分的西部一些普通高校。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许多优秀专业人才因为外语加入竞争指标而失去竞争优势,被迫改变专业发展方向。
  
  1.3使中国教育进一步陷入应试教育深渊
  学会一门外语,应该学会用外语来听、说、读、写,而不是通过死记单词、琢磨语法、研究考试技巧来对付考试。但是,在中学,由于受高考的影响,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训练考试,研究题型,琢磨考试技巧。进人大学后,没有了高考压力,本应该是接受素质教育,强调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也应该尽快补上因高考而耽误的外语听说技能。可是接踵而至的四六级考试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使学生从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开始,再次陷入“听讲—死记—应考”的怪圈,大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外语教学也被迫再次循着“单词—语法—考试技巧”的老路走,进一步陷入应试教育深渊。
  
  1.4影响了汉语学习
   本来,汉语是联合国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且全球“汉语热”正持续升温,包括美英日韩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理应是中国人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一种语言。可是在中国,国民对汉语却表现出一种严峻的冷漠,人们只会为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而自鸣得意,却毫不在意母语表达上的辞不达意,人们为托福满分而欢呼,却对母语的错别字连篇无动于衷。甚至在一些大学里,中文专业学生过不了英语四级考试就拿不到学位,可写不出锦绣文章却没人计较。这毫无疑问是一大悲剧。
  造成以上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笔者认为外语必修制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外语必修制度下,一个中国人学不好外语,那么考大学、读硕士博士、拿学位、评中级以上职称等全都实现不了;但学不好中文却影响不大,因为一个中文只有中学水平的人可以走“函授大学—考硕士—读博士”的道路,拿学位、评职称等也没有问题。这必然使国民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外语学习当中,造成重外语轻母语的后果。
  
  1.5阻碍了中国外语教育的区域多元化发展
  中国目前的外语必修制度在语种上限于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德语等少数几种,这种制度的后果是阻碍了其他语种的学习,使外语教育不适应外语人才需求的区域多元化要求。因为中国国民对外语的需求远远不止这几种外语,而是几乎涵盖了全球各个国家的语言。特别是在边疆地区,对邻国外语需求一般要多一些。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架构下,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对包括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泰国语、缅甸语等在内的东盟国家语种人才需求将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广西、云南等地目前都是执行全国统一的外语教育制度,高考、硕士博士入学考试以及职称考试等语种仅限于英语、日语、俄语等少数几种,其中并不包括东盟国家语种。这样,就必然不利于西南地区培养东盟国家语种的外语人才,因为为了对付高考,在中小学阶段几乎没有人有时间选修东盟国家语种。在大学阶段,有人选择了东盟国家语种专业,但仅有四年时间,其中还要安排时间被迫对付英语四六级考试和以后的硕士外语(英语)考试,所以真正学习东盟国家语种的时间被压缩到了很少,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