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重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

作者:肖 平 米曙娟




  (1.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 公共管理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特征,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突出这一特点。西南交 通大学在公共管理本科教育教学中重视实践性环节,通过暑期调研、一般课外调研和社区项目参与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公共管理,本科教育,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1-0058-03
  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一方面政府职能发生转变,各种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层出不穷,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分权化日趋明显,从而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上,国内外的培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培养“能够用各种知识和方法处理复杂公共问题的高级人才”[1],突出“跨学科、复合型、应用性”的特点。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仍然存在重课堂教学和理论教授,轻实践环节的现象。事实证明,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普遍缺乏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西南交通大学在公共管理本科教学中“突出实践性环节”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暑期实践,一年一个主题
  
  在学生的四年本科学习中,每一个学年学习结束后的两周(即暑假前)为社会实践短学期。这种实践是在学生经过一学年的理论学习之后进行的,实践地点既可选择近距离的省内,也可选择远距离的全国各地。学校为这种制度化的实践活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并给予资金支持。如根据学生数量配备带队老师、学校负责提供学生和老师的调研路费、住宿费等。学生实践有时间保障,学生对活动选题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根据每一年级学生特点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公共管理学院制定了不同的实践目标:大一是认知实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培养团队精神,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大二是调研实习。主要是根据事先的调研目标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题社会调查。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理论设计、活动策划、到实施操作、报告撰写的全过程;大三是学年论文实习与写作,由学生独立完成。从选题到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学生可以从指导老师那里获得帮助。学院强调做论文首先进行调查,所写论文一定以运用基础理论认识实际问题为宗旨;大四是毕业论文实习。毕业论文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与大三重在调查不同,大四学生被要求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将理论分析建立在一定的调查资料基础上,运用田野调查、定量分析等方法,努力做到最终有一个建设性的意见。这也是四年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总结和升华。每一学年的调研报告在9月开学后的第一周内提交,作为实践成绩计入学分。下面以一个案例说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素质锻炼和能力培养情况。
  案例:公共管理2003级的同学和两名带队老师一行30人,于2005年暑期赴青海西宁进行“西部高等教育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题调研。在5天的时间内,学生分成3组分别对青海省教育厅、西宁市政府、西宁市教育局、西宁市人事局以及青海大学、青海省社科院、青海医学院(现为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等机关和院校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采取访谈形式,就青海省的教育现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深入探究原因,寻求解决的方式。从学生提交和反馈的调研报告看,这次调研成果丰富,主要体现在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有利于学校,有利于当地。
  
  首先,有利于学生。调研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公共伦理品质和人文素养三个方面起到显著作用。第一,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公关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这项调研要求学生在陌生环境中,凭着一封学校介绍信和一张地图完成任务。因此无论是联系单位、走访高校还是提出采访、有效交流,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学生的极大挑战。三个调研小组在调查中都遇到了困难,如吃闭门羹或者遇到推诿,但最后都通过自己努力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为了获得并记录真实信息,他们用照相机、录音笔和文字等多种方式采集记录信息,有的则对同一单位进行了二次甚至三次拜访。最后,他们搜集到了相关问题的丰富图片和文字资料,出色完成了调研任务;第二,在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民情民意的过程中,学生的公共伦理品质得到培养。目睹西部教育较为落后的现状、部分地区人们的贫困生活,培养了学生重视调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品质和对基层民众、落后地区的感情,并强烈激起他们改变落后现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第三,青海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民族宗教十分独特。在游览青海湖、塔尔寺、日月山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的过程中,在与藏族、维吾尔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的亲切接触中,学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崇尚自然、保护绿色环境、维护民族团结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信念。这些形式的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也是在学校和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
  其次,有利于学校,有利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在调研活动中,调研组与青海省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在认识社会,认识青海的同时,也让青海认识了西南交通大学。同时,调研了解到的信息,对于学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认识西部地区人才市场意义十分重大。调研成果为学校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再次,有利于当地。通过调查和比较,调查组对西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积极思考。了解到西部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的特殊需要,例如,民族地区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国家民族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应当熟知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情感,应当了解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与经济方式。西部地区的公共管理应该说比内地的公共管理更为复杂,西部地区对公共管理的水平要求更高。学校过去虽然有为西部地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大志,但实际上对西部地区的需要知之不多。这次实习不仅学生长了见识,老师也开了眼界,实习为公共管理学科在西部地区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提供了积极参考。
  
  2课堂延伸,课堂作业课外做
  
  学校不仅有常规的短学期实践,而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课程“课外调研计划”。老师鼓励学生利用2~4个教学周,以课堂作业考核的形式进行分组调研。这种形式的调研一般选择在校内各部门或本市相关部门进行,不需要老师带队,全程由学生自己组织。调查主题由每个小组自己选择,要求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以“公共政策导论”课程为例,公共管理2001级1班30名学生的四组调研选题分别是:《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关于成都市收容制度变化的调查》、《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调查》、《成都市金牛区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我校大学生勤工俭学政策建议》。从选题看,这些题目既富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调查活动从选题、策划到实施,学生始终占主导,老师引导他们一个个环节地推进。调查活动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五到七位学生为一组,学生自由组合,民主产生召集人或组长;老师也把实施的各个环节视为培养民主精神,形成民主作风的过程。然后给出一些选题,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自行确定题目,不过需得到课程老师的认可。确定选题后,联系、走访区、市的相关行政部门和基层单位,或者校内相关单位。调查方式或发放问卷,或面谈,或电话访谈,或网上调查。当然调查之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也是必需的。调研过程的每一个行动都有小组讨论,每一次讨论都有记录,这不仅仅是为了给出成绩,更是为了分析实践活动的真实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