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学记的智慧——为师之道
作者:丁晓蔚
3)懂得“比物丑类”的道理。教师要善于运用类比方法,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记》指出:“古之学者,比物丑类。”意即从各个事物的类比中,找出其内在联系,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比物丑类的过程,就是引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学记》之所以提出“比物丑类”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通过比物丑类,使学生掌握普通的概念或原则,掌握基本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知类通达”,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发现学习”都是通过帮助学生学会在实际操作和实践中用归纳法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迁移能力。
3为师之道的师生关系
《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即理想的师生关系。《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教师比学生先进入生活世界,他们在理解人类或民族文化精华方面比学生丰富一些,他们在理解社会经验和人生哲理方面比学生深刻一些,因此常被看作是知识的象征,德性的楷模。学生会因崇尚教师广博的学识和人格魅力而“亲其师”,产生对教师的敬慕之情,产生勤学、向善的内驱力。当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过程中,一半靠教师启发引导,一半靠自己的主动思考时,学生会越来越感悟到自己知识、经验的局限和不足,从而才能不断反思、更加发奋;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给予合情合理的圆满解答,而且要参与到对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丰富中的学科、文化、世界的探索中来,必定会不断意识到自己知识、阅历、理念和经验的不足,以及随之而来的困惑,从而才能有足够的动力研究、学习、反思,不仅从书本、专家和信息社会那里获得养料,而且还会自觉主动地、虚心平等地向学生请教,这种教师不断进取、努力发展完善专业自我的为师之道至今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舞着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教学领域的行动研究,解释师生生活世界中存在的困惑,完善师生双方的主体个性,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
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这样良性循环的“学习共同体”中不断“知困”、“知不足”,就会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同学生是平等地、情感和谐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学(教)学半”的。“教学相长”即师生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教与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如果师生关系处理失当,不仅教学不能相长,反而教学相消。例如:如果教师“呻其占毕,多其流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停,其求之也弗。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学生对老师各方面都不感兴趣,不愿意亲近老师。师生关系的恶化,不仅在学生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导致学生厌学、废学,而且也会因为来自学生的消极的反馈而使教师感到事倍功半、失望沮丧以及对学生负面的期望,最终导致教学的恶性循环,教学相消。
以上从三个方面,浅析了《学记》中闪烁的智慧——为师之道。祖先留下的文化精华充满睿智,在两千多年前就给人文主义教育指点了方向。所以必须真正地满怀敬意,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与先哲进行思想的对话,不断地探索和理解古人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陈湘源.试析《学记》的非智力因素观[J].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3邬智.《学记》之学生观初探[J].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4魏丽如.《学记》教育心理学之管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2).
5 范树成.浅析《学记》中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