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探索

作者:刘智运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准确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使之更好的结合,这是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0-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7)03-0189-04
  
  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是今天大学面临的光荣而重大的历史任务。
  
  1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新、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个概念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是并列的。实际上,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精神。
  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素质是:有大无畏的精神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激情;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具有独立完整的个性和坚忍不拔、多向思维的心理品质等。创新型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人文精神浓郁,治学方略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优良的科学道德。他们是未知领域的开拓者、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发明人,也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者。
  必须特别指出,不能单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角度来阐释创新型人才的特征,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就可大功告成,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是孤立的素质,它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从国际上看,并未发现与“创新型人才”相对应的概念。一些相关概念如“creative mind”、“creative man”、“critical thinking”等,大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1]。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要宽泛一些,大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从国外有关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阐释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应该注意的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很长的历史,只不过近年来更加突出而已。在英国,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是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英国19世纪教育家纽曼的话来说,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至2001年,牛津大学共为英国培养出1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首相。美国大学教育有着自由教育传统,早在20世纪初叶,弗莱克斯纳就提出大学教育应培养社会的精英。至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批评美国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专业化和非智力化倾向,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睿智)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完人。美国有许多大学其实都在追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截止到1998年,仅哈佛大学一所学校,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成功的大学之一。该校以追求真理为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上以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人,是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21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也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仍坚持全人和完人的培养目标。
  
  2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船和桥的问题。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的途径和机制问题。将教师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好的途径和机制。这是研究和实践所得出的结论。
  
  2.1更新教学观念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的教学观,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从根本上说,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教学提出的一种更高要求,也是大学教学自身内在完善的需要,更是对传统教学观的发展与创新。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将“学习”与“研究”分化的倾向,以为大学生在四年里主要处于“学习时代”,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才能进入“研究状态”。很显然,这种静态的、片面性的理解,导致了“学习”与“研究”分化的危险。即在大学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只强调“知识性的学习”,而忽视教学过程中“研究意识”的形成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忘记了学习和研究的相互关联性,忘记了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本来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没有学习过程的艰辛跋涉和痛苦煎熬,以后任何意义上的研究和发现都是不可能的。
  “在一定意义上,‘学习’与‘研究’是不可分的,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会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探索出一种集‘知识传授’与‘研究创新’为一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新模式”[2]。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即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表达、操作和创造能力,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以认知活动为线索,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及判断等思维活动为核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一种方式方法。
  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求知过程,也是师生围绕问题共同开展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而相互合作与交流的实践过程。其教学过程具有教学组织的开放性、教学方式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2.2深化教育改革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指出:迄今在我国实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是以教师为中心用灌输方式教学生,特别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去人类的知识还不太多,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优点很突出,因为它很快就能使学生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然而在最近一、二百年中,人类的知识“大爆炸”,再用这种灌输方式教学生,学生的负担就过重了,他们的其他素质就得不到发展,甚至扼杀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学已不同程度的地实行了学分制,但是目前灌输式教学仍然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普遍存在。这已经不适应当前时代的特点,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迫切需要改革[3]。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中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007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正因为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必须对教学关系、师生关系进行正本清源。
  1)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改革师生的传统关系。从发生学意义上说,教师的教是因为学生的学而存在,故而须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学生独立的学为归宿(即所谓“教是为了不教”);进一步说,教师的教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而不是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抓住研究性这个中心,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把教师与学生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活动是最符合建构主义理论要求的。建构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建构客观世界的概念体系,个人知识的形成,不是取决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而是取决于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而形成的理解[4]。也就是说,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他人的帮助和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为此,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这种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也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5]。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和对科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学习方式。它不但体现了建构主义思想,而且有助于革新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值得大力倡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