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日本私立大学的困境及其原因浅析

作者:姚传德




  [摘要]目前日本私立大学出现经营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大学数量相对过剩、政府教育政策的变革导致竞争加剧、政府资助的减少等等。私立大学正面临着改革与重组。
  [关键词]日本,私立大学,财政。
  [中图分类号] G649.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7)03-0204-03
  
  我国私立教育正在蓬勃兴起,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私立教育的健康发展犹有必要。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私立大学曾繁荣一时,培养的学生数量大大超过国立、公立大学,在战后日本经济起飞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90年代以后,日本的私立大学纷纷陷入困境。本文拟对这一现象做一分析。
  
  1日本私立大学的困境
  
  目前,日本的私立大学面临战后最为艰难的局面,预算赤字逐年增加,大部分学校都在不同程度的裁员,私立短期大学或者倒闭关门或者向四年制大学转化。
  在财政方面,据日本私立学校振兴共济事业团的调查,到2002年为止的三年期间,有赤字的法人学校由8.9%上升到26.7%,三年增长了三倍,超过了总数四分之一。短期大学的情况更加严重,有赤字的法人学校从32.9%上升到44.9%,已经接近半数。在招生方面,大部分学校都难以完成预定的招生指标,短期大学的情况更是如此,招生不满500人的学校达到了60%。 2000年以来,实际招生人数不到预定招生人数50%的学校增加到20所,占总数的3%。日本文部省有这样一个规定,如果某法人大学的实际招生人数不满预定招生人数的50%,原则上将失去获取政府补助金的资格。在全国私立大学的财政来源中,学生的学费收入平均占56.5%,经营收入平均占23.4%,补助金收入平均占10.9%,居第三位[1]。所以一旦失去政府的补助金,很多私立大学的经营将更加困难。这样各私立大学不得不降低预定招生规模,根据文部科学省2000年度的调查,压缩招生规模的单位,短期大学当中,有59.5%,大学的各院系当中,有29.5%。但是这样一来,学费收入势必减少,又会陷入更深的恶性循环。
  有关90年代到2000年间的私立大学的财政收支大体情况,见表1。
  
  由上述统计可知,私立大学自90年代以来,从平均数看,年年赤字,而且有日益增加的趋势。
  由于经营困难,2000年以后,私立短期大学的数量急剧减少。据2001年日本私立大学联盟公布的《第七次全国私立大学白皮书》,截至2000年度的四年间,有23所短期大学结束了存在,21所短期大学停止招生[2]。2003年,文部科学省新的调查数据表明又有一所私立四年制大学、15所私立短期大学加入了停止招生的队伍。据统计,大部分停办的私立短大或转向四年制大学或同其他四年制大学合并,完全废校停办的也为数不少。也有数所公立民营型短期大学被迫裁员停办,这些学校当初是依靠地方自治机构的补助金设立的。
  目前财政情况比较好的私立大学主要是规模较大、历史悠久、同时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学校。
  
  2日本私立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
  
  对于私立教育的不景气局面,日本教育界多有分析,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点。
  
  2.1少子化导致入学者减少
  由于社会观念的改变,日本的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目前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1992年日本尚有200余万18岁人口,到2000年急剧下降到150余万,减少了16%,2005年又下降到130余万。而且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就以往的统计资料所做的分析,到2010年,还将继续减少到120万左右。适龄人口的下降自然导致入学志愿者数量的下降。1992年尚有92万四年制大学志愿者,到2000年下降到75万,减少了18%。
  从大学入学率来看,四年制大学的升学率2000年以来每年增加2.7个百分点,但是短期大学的升学率同时期每年下降1.9个百分点。显然在每年的志愿者中,流向四年制大学的比重增加。但是由于18岁人口总数的减少,综合统计2000年以来的五年内四年制大学的实际入学人数反而减少了1300名,短期大学更减少了3万5千人。由此可见,日本社会走向少子化、18岁人口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到了私立大学的生存。尽管各大学都在大力吸纳外国留学生、招收社会大学生,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但是仍然难挽颓势[3]。
  
  2.2私立大学数量增加及扩大招生导致竞争的激烈
  尽管日本社会走向少子化,人口出生率日趋下降。但是日本的大学却没有同比减少,反而大量增加,这自然导致生源的供不应求。
  50、60年代,由于强调质量至上,日本政府对于大学的扩大招生以及新设大学设有很多门槛,所以大学数量以及招生增长较慢。到80年代,为了维持升学率,当时的文部省放弃了限制政策,容许大学按自己的意图扩大招生,但是扩大的部分属于临时性质,要求1992年以后仍然回到原有规模。但是实施结果,各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在招生规模扩大之后,由于经济效益明显,都不肯放弃。几经抗争,最后政府只能妥协。后来文部省虽然也制定了一些规章,试图抑止大学规模的无限扩大,但都属徒劳。关于新设私立大学的规章,到90年代,也日益宽松,诸如缩短审查周期、降低对教员资格的审查与要求等等。这就导致了大学招生数量以及大学数量的增加。
  据文部省统计,从1992年以来,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的数量急剧增加。1992年日本拥有四年制大学523所,到2000年则达到649所,增加了100多所。具体而言,国立大学由98所上升到99所,只增加了一所。公立大学由41所上升到72所,增加了31所。私立大学由384所上升到478所,增加了94所。尽管很多四年制大学一再降低入学标准,得到了很多原来流向短期大学的生源,入学志愿率由35.5%上升到45.1%,但是由于实际志愿人数的下降[4],就导致国、公、私立大学之间在生源分配上的空前的竞争,导致大部分学校实际入学率的普遍下降,导致很多学校出现经营困难。由于日益减少的生源向四年制大学转移,许多私立短期大学纷纷倒闭或者被迫转向四年制大学。
  
  2.3国立大学的法人化使私立大学的生存更加困难
  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不景气的局面,再加上少子化,促使日本政府的教育政策最终由福利国家型转向市场型。明治政府以来,日本社会一直把教育的现代化视为立国兴邦的基石,所以政府在各方面对教育进行扶植。到80年代,日本社会已经全面现代化,国民的教育水平名列世界前茅,以往教育政策的目标业已完成。泡沫经济之后,政府开始检讨以往的政策,仿行欧美主流国家的教育体制,将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日本语称之为“高等教育机关种别化”。该政策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高等教育费用尽量由“受益者自身负担”,其二是政府的教育资金要通过竞争的途径分配,也就是说不再实行“大锅饭”。在这一政策的支配下,政府将国立大学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推向市场,将公立大学完全付之地方自治机构管理,国家不予过问。这实际上是在管理和财政方面将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变成了“私立大学”。这就导致以前不愁柴米、旱涝保收的国、公立大学,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开始大规模的扩大招生,利用以往在政府帮助下形成的办学优势、有利区位,同私立大学争夺日趋减少的生源,从而使已经不景气的私立大学更形惨淡[5]。
  
  2.4政府直接资助的减少使原本财政困难的私立大学雪上加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