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基于心理学原理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作者:王 晶
[关键词]课堂教学,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7)03-0265-04
1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涵盖以下三大方面:一是基于教学法为原理的结构,(主要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理论的影响)如听说法(口语法)、视听法、情景教学法,暗示法等教学结构;二是以教材内容和教学任务为依据的形式,如精读课、泛读课、阅读课、语法课、词汇课、修辞课、写作课、会话讨论课等教学结构;三是依据心理学的原理而构架的教学结构。大学公共英语课的教学实践过程融合以上这三大方面的结构,但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以第三种形式为主,虽然教学任务和教材内容有所侧重,但总的看来是综合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任务、教学对象采用各种适宜的模式(方法)来取得最佳效果。总体来说,外语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感知、认知、操练、理解、实践、熟练运用几个方面。
2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首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百余年来,心理学发展的速度及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对心理研究成果的所有总和,对心理现象探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冯特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上百个心理学派,在它们的心理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几乎每一学派都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在前一学派的基础上,经过批判、继承、发展而逐渐形成,事实上,他们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这几大学派分别是: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及认知心理学派。长期以来,心理学一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可以说,现代心理学许多流派、观点都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与依据,本文着重阐述格式塔心理学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积极影响和实用性。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译完形主义或完形心理学,由惠太海默、苛勒、考夫卡三位德国心理学家1912年联袂创立,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是一门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反对元素分析而注重整体组织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2.1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整体性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任何一个心理现象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整体具有特殊内在规律的完整历程,是有具体的整体原则的结构,全体并不等于局部相加的总合,全体由局部构成又改变了局部,任何一个单元里的局部知觉都显示出一种整体性,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这对心理学的研究是个重大的贡献,同时对课堂教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活动单元,应该是相对完整的,它的各个环节也应该体现出一堂课的教学完整性。
狭义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这在心理学研究上又是一重大贡献,以此而设计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其完整性由以下几个心理因素决定:
1)“同化”与“顺应”前的准备因素。“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也可以把这一整体过程称作“迁移”。同化和顺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因素,学生在从事新知识的学习之前要具备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相关概念,既要有心理准备又要有知识准备,即: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要相适应,因此课堂开始阶段的REVIEW 和相关话题的 FREE TALK是有必要的;
2)感知因素。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统称,是人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整个表面特性和初次接触时的直接反应。感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尤其是新授课,感知过程就是概念同化过程,大学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本知识,因此必须注意新旧知识和技能的联系,及时进行概念同化的强化操练;
3)认知与理解因素。认知和理解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实现的,理解是同化的结束,从而进入顺应过程,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变化,也是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必然过程,即Stimulation →Cognition Assimilation →Reaction。体现这个因素的时候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各种思维策略来调动和改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顺利的完成知识的迁移;
4)发展与提高因素。发展观是现代心理学和教学论的重要内容,发展是事物内部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证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并非只是教师展现自我的场所,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是主客体关系,大学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自我教学”能力,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学生因为消极地接受知识而产生的“理解假象”或“高分低能”现象,这个因素的关键如下:①正确定位“教”与“学”。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因为当知识由某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时,某些层面的东西会在传递过程中变化或消失,每个人对经验的诠释要受到知识背景、性别、年龄、地域、族群等影响。知识的获得需要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到自己的脑海里,学生不是“得到”想法,而是“产生”想法。学习者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下,发现和掌握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者自己作观察、实验,假设、从而获得结论。在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英语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收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能完全作为教师传授的内容,而应该作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②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英语知识,增强综合理解能力,强调思维的开放性和层次性。建构主义提倡的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非常符合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逻辑。每位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主动建立知识结构,比如通过Paraphrase ,Retell, Rewrite, Group-Discussion等 classroom activities 来做大量的语言实践,从而使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得以发展和提高;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将学生培养和造就成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乃至终生受益。批判性思考是学习者要具备的重要的素质,批判性思考能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变机械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是发展的重要因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