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郑学海




  有这样一个现象令人关注:很多中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升入高一级学校以后,却暴露出一系列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缺口。作为一名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的一线教师,理性地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可持续发展力不强的现象确有必要,笔者就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笔者以为,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育必须为学生搭建一个通向今后学习的阶梯,真正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服务。
   说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得不提到妨碍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高中语文教学要求的差异,从客观上造成了初、高中学生语文能力方面的衔接缺口。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多,知识基础也参差不齐,初中语文教学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求自然低些,而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的是分流了一半的初中毕业生,要求就高得多;
   2)教师的教法陈旧,好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只重视教师的教法,不重视学生的学法,把语文课上生动的语文能力训练演变成枯燥的毫无生气的甚至是机械的纯技术训练,课堂模式固定、僵化,逐渐消磨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侵蚀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3)现实中课堂教学的主体意识不强。课堂繁荣表面化,教师热衷于浅层次的重复讲解,不尊重学生的自我心得。课堂训练的度把握不准,或过易,或过难,或重复;训练的方法、效度不能体现由知到能的转换,更谈不到“随风潜入夜”,滋润学生的心灵了。学生只能可怜兮兮地一味“存疑”,而始终得不到“呈疑”、“释疑”的权利和机会,心中的“沉默”永无“爆发”之日;
  4)还要看到考试是中考的“指挥棒”。由于过分注重利益驱动,好多语文教师偏爱找捷径,不考的不讲,范围外的不授,课内只讲课文,课外只管复习迎考。把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思想价值、能力价值忘得一干二净。
  以古文为例,纵观近年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可以发现,古文部分的命题材料基本上来自课本,这样,教师教学时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内,结果初中的古文教学就呈现出重课内、轻课外,重举一、轻反三的特点。这就制约着初中生古文的阅读量,当然也影响了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再看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古文部分采用的材料主要选自课外,这就指挥着高中教师的古文教学除了教好课本上的古文外,必须向课外延伸。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初中有限的篇幅,较低的要求;高中无限的篇幅,很高的要求。一高一低,两者形成了落差;
  5)不少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专门在语文课上进行演讲、朗读等活动,但踊跃者寥寥;平时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力求能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氛围,但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如在作文教学中,学生知识积累不丰厚,缺少个体体验,不要说命题作文,就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话题来写,真正能写得文情并茂的学生也是寥若晨星;
  6)高一学生(也许不仅仅是高一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更注重作品的教育作用,强调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培养和提高师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但在教学中不无遗憾地看到不少学生在读这些作品时,却很冷淡、冷漠,他们独居在精神的孤岛上,不再受感染,不再有感动,当然也不再有激动、心动、行动。
  既然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标杆的传统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那就要扎扎实实落实新课标精神,让课堂真正体现平等,让教学洋溢人文关怀。笔者认为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互动平台。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并不缺少语文教学的资源,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传承性”定位,使不少语文教师矜持于“传薪者”、“播火者”的角色,“要使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的观念促使教师热衷于不断地吸纳,不断地输出。这种“吸纳”与“输出”的反复操作,逐渐固化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格局,教师始终处于先在的、主动的强势地位,而学生则处于后在的、被动的弱势地位。师生关系呈现出不平等,甚至是对立局面,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抑制,久而久之,学生弱化为学习的奴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要的任务是切实转变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传统观,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一切以学生为本,让教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次,要构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应试教学”支配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表面上已经穷途末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阴魂不散。课堂的表面繁荣、信息传授程式化使得师生互动只是走过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不能落到实处。既然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那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占有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要强调学生的自学,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时间与机会提出所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解决自己所碰到的问题。教师不要求答案的标准化和惟一性,而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用学生的“一堂言”代替教师的“一家言”;
  再次,要创建开阔的思维空间。应试观念下的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成为追索“标准答案”的过程,导致学生的思维只能以线性的、定向的方式运行,使其思维越发逼仄。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空间,就是要肯定学生个体思维空间的存在,并鼓励学生开放思维空间,以期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个体之间思维空间的碰撞和交融、交错或离异。通过层层拓宽,层层推进,学生的品质便会得到实实在在的优化,并在优化过程中不断产生异质、新质,创新的潜能也能得到有效的发掘;
  2)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掌握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初、高中语文教师都要从这个高度去认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养成能力,并终身受益。
  语文学习是要有常规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在一定的常规要求下,日积月累提高语文素养;另一方面,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语文习惯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写字、笔记、作业到课堂语言表达、课内外阅读、考试等,学生都应该呈现比较规范的行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无一不需要语文教学站在更高的高度,围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这个中心,进行习惯教育的探索。
  笔者认为,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习惯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增进学习的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通过习惯养成,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初中与高中的语文教学存在层次差别,但两者的互相依存关系是相当紧密的,既然如此,笔者所倡导的初中阶段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毫无疑问会提高学生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效益。
  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通过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但这种实践决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各种知识点的操练,也不是对文章进行肢解分析的练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有序组织下,在有明确目的要求的语文实践中强化自我习得,学会梳理语文知识,从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课内阅读教学应该充分重视语文学习的感性因素。一篇作品是作家对人、事、物的具体感受的表达,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感性因素。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改变那些抽象的提问方式,如“好不好”、“好在哪里”、“为什么”等等,要把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世界、作家的世界、作家的生活感受联系起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让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领会,让他们透过作品走进生活,在不断的感性实践中提高能力。
   此外,教材的知识内容是有限的,只有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开启心智,积累语感,才能扩充学生的语文知识存量,促使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步入良性的循环,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教师不要刻意把主观意志作用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上,重要的应该是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选择好阅读的时间和内容,提供给学生呈现和表达阅读能力的时空。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一家之言,对学生在言谈、日记、作文中的独到见识要尽力呵护,及时肯定、褒扬。如此这般,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才能持久,能力才能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才能“不愁没柴烧”;
   4)初、高中语文教师也要加强交流,各自找准教学台阶,架设一条沟通初、高中语文教学的桥梁,真正实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目标,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自然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