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传统教育中合作学习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杨云萍




  [摘要]合作学习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够明晰。分析合作学习产生的背景、范围、目的、特点和效果等要素,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它在古代教育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并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传统教育思想,合作学习,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4-0294-05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并把它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并列为新的三大学习方式。大家都了解合作学习是18世纪从英国兴起的,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风行,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课堂实践。我国对合作学习的评介和构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20多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数以千计。比如笔者于2006年10月26日从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能找到相关学术论文4000余篇。这些文章在谈到合作学习的渊源和理论基础时,几乎都是以合作学习在英美的产生和发展为脉络,以西方的群体动力理论、发展理论等为支撑。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合作学习完全是“舶来品”。其实,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一直重视合作学习,并且由于文化习惯、民族的性格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传承,传统的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于今天的教育教学有更直接的现实意义。
  
  1传统理论视角下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仅在我国古代教学实践中运用,而且很早就有了理论上的总结,并进而形成了一种教育思想。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瑰宝的《学记》、《论语》、《幼学琼林》、《师说》等教育类著述对它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理论水平,梳理其对合作学习的动机、目标、实施原则、方法等领域的研究,不难得出结论,中国传统教育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体系框架。
  
  1.1合作学习产生的背景与研究范围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班级授课制是近代出现的教学现象,我国古代的教学活动形式主要是实行个别教学。“现代教学注重课堂讲述,阅读指导法只是一种辅助的方法,而在实行个别教学并注重自学的古代,阅读指导法则是一种比较重要而又十分普遍的教学方法。”古代教育以个别化为特征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所以很多人误以为中国古代教育不发达,接受教育的人数不多,个别教学盛行的形式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没有必要,也没有纳入教育者研究的视野,中国缺乏合作学习理论产生的背景。其实,从春秋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学校脱离官府走向独立那时起,由于教育需求旺盛,名师门下一直人满为患。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墨家私学有弟子三百人,另外,名家、法家、纵横家、道家、农家等也都聚徒讲学,多者数千人,少者亦数十百人。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汉代的官学太学多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以解决生员众多的矛盾,而且采用高级生教低级生的形式,以缓解师资不足的矛盾。官学如此,私学亦然。由于求学人数太多,出现了“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两种学生,前者须亲赴门下接受老师传授学问,后者只将学生的名字录于门生之列。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的学生多到“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东汉郑玄从教20余年,及门弟子达数千,著录弟子达万人之多。由于学生太多,名师常常采取由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教学方法。后来英美等国在工业革命后所采用的“导生制”和我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倡导并践行的“小先生制”与此类同。这可以看作是适应于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生生合作学习形式。教学实践中,由于师生人员如此悬殊,教师只能重点点拨,学生平日的学习方式只能以自学为主, 答疑解惑存在严重的师资困难。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优于个别化的小型集体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并受到教育者重视和提倡。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知识学习和人性教化。在我国古代知识教学中,教育者一直非常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堪称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把它提升到关系教育成败的重要地位,并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记》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共总结出预防、及时、循序、观摩等教育取得成功的四大因素。“相观而善之谓摩。”同学间互相学习帮助叫做观摩。从正面强调同学间合作学习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又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在分析导致教育失败的六个因素中,后三个都是关涉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如果关起门来学习,缺乏同学辅助,知识就不容易得到增长。平时安于同表现不好的同学结伴为非,以至违背师教;安于同那些同学搞不正经的事,以至荒嬉学业。”此三者都是应该坚决摒弃的。“独学而无友”学习没有益友之间的相互切磋不行,“燕朋”、“燕辟”交些损友以至于违背师教、荒嬉学业更不行。从反面说明如果合作学习搞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学业的长进。不但学生之间在学业上的相互帮助被看成教育与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而且学生与学生的道德影响也历来被重视。在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提升人的伦理道德水平。明代程登吉编的蒙学教材《幼学琼林》专辟“朋友宾主”一节,讲述怎样交友、交什么样的学友。既沿袭《论语》确定了交友的总原则,“取善辅仁,皆资朋友”(曾子语),又阐释了交往过程中“与之俱化”的特点。“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颜之推语)。并辅以“伯牙绝弦”、“管宁割席”等交友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说明朋辈之间的相互影响的道理。
  
  1.2合作学习的目的与方法研究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发展,即进德修业。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论语》对合作学习的目的从宏观和微观上都有相当深刻的总结。在总目标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朱熹为之注释:“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从学业和道德两方面进一步阐明了与学友合作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这一目的论得到了后世的肯定。明清代流传甚广的蒙学教材《幼学琼林》沿袭了这一观点“取善辅仁,皆资朋友”;在具体目标上,强调合作学习的“改过”功能。比如孔子在《论语学而》有“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在《论语子罕》篇又“逸其半”而重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说明孔子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并可能在多个场合讲过。这一点可以在他的其他言论里得到印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朱熹注曰:“友直,则闻其过。”合作学习主要是为了学习身边人的优点,以改正自己的错误或不足。并且把能否“改过”提高作为区别品德高下的标准,如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文饰自己的过错是小人所为,君子所不齿也。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