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对大学生群体非智力因素的认识
作者:郑延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学习,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4-0319-04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大学生的创新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其学业成就与智力因素具有中等程度相关,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创新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智力的发展会促进非智力因素积极特征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对学习具有调节、控制、维持和补偿的功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创新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1智力水平的差异对大学生群体创新学习的影响
智力在同龄人口中基本上呈常态分布,即智力很高和智力很低的人都是极少数,而智力中等的人占绝大多数。标准的常态分布曲线是两侧完全对称的,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智力分布曲线的两侧并不是完全对称的,智力低的一端范围较大,即智力低下的人比智力高的人为数略多。这是因为人类智力除按正常的变异规律分布外,还有许多疾病可以损害人的大脑,导致智力低下。智力是可以变化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天才也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培养。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大约占同龄人口的20%,从韦克斯勒智商分配曲线[1](见图1)看,这20%的人群的智力水平,按在同龄人口中智力分布的常态曲线,其中大部分应该分布在智商大于100的范围内,即平均值偏向峰值的右侧。
美国心理学家莱曼(Lehman)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人的创造力发展的研究。他研究了几千名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的成就与年龄的关系,得出从事不同学科最佳创造的平均年龄,他认为25~40岁是成才的最佳年龄[1](见表1)。
就多数人来说,成才或出成果的最佳年龄是成年或壮年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并不是匀速直线前进的。一般来说,出生后的前5年智力发展最迅速,5~12岁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增长,12~20岁智力缓慢上升,到20岁左右智力达到高峰,这一高峰期一直持续到34岁左右,直到60岁,智力缓慢下降,60岁以后,智力迅速下降。这表明大学生的年龄正处于智力的高峰。对大学生群体而言,智力水平一般不构成影响大学生成才的主要因素。
过去人们通常只注意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动机与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奥苏伯尔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2]这就是说,动机可以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因此,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之前,教师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尚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教学的好方法应当是,不管他们当时的动机状态如何,都要集中注意尽可能有效地引导他们。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就有可能产生要学习的动机。所以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学习动机最适宜的方式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认知而不是动机方面。
2非智力水平的差异对大学生群体创新学习的影响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在其论文《智力:具体与抽象》中首次提出了“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在个性心理结构中,诸多非智力因素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度。
基于“非智力因素”的基本理念,国外对此类课题的研究多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数为心理学研究成果的衍生和应用。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研究。研究表明,这些“神童”长大后,其中一部分人成就很大,另一部分人成绩平平。分析这两部分人的心理特征,结果发现他们在智力因素方面无多大差别,但在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心及进取心等方面,成就很大的那部分人远远超过成绩平平者。显然,是非智力因素造成了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异,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前者的成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发明家的调查发现,这些人都具有与一般人不同的心理特征:有恒心、韧劲,甚至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不放弃目标而坚持到底;从童年时代起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鲜明的独立性倾向和独创精神,凡事有主见、雄心勃勃、干劲十足。显然,这些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在他们的创造、发明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古人云:“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去做。“能不能”即智力因素,而“为不为”就是非智力因素。当然,对非智力因素开展研究,在我国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萧宗六等学者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提法不科学,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提“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好坏不分之嫌。非智力因素中既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负面的东西,笼统地提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没有把负面的东西排斥在外。而林崇德、燕国材等学者则认为,“非智力因素”的提法是科学的。提出:好坏不分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其实,培养就意味着提高、发展和校正。笔者认为后者的观点比较有说服力。因为“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具有客观性,用它来概括智力因素之外的因素,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1998年6月9日,国务院决定由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率先启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2000年1月24日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成立,随之在研究会下设了包括大学学习科学在内的5个专业研究会,其中,林毓锜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社会和家庭背景及成长过程,以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的学习为背景,对大学学习科学展开研究,提出了当代大学学习的基本概念与学习公理,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从目前的相关文献来看,多数研究成果为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见。
宁维卫等学者共收集了697条制约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相关问题,并分为六大方面,包括性格与习惯、机遇、经验与方法、智力、环境与教育等。见表3。
总体来说,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较差。而创造水平低下的现状,既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也与当今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大众媒体的宣传导向)、教育观、教育体制、家庭熏陶,以及个人修养、自身锻炼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原因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积淀;②现行应试教育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③思维惯常定势的负面影响;④鼓励青少年创新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在当前营造创新学习的环境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问题,重视对创新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