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量化研究

作者:张伟香




  
  3.2量化研究方法自身的优势
  从教育科学内部来看,引入量化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必要性与现实性。“数字”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教学和科研的成果,“数字”是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工具。量化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七个方面:
  第一,因为质的特征往往是由量的特征表现出来,所以,量的抽象是科学抽象的前提条件;
  第二,以定量分析为主要方法的科学在科学史上常被称为“精密科学”,以区别于那些主要依赖于思维方法的“描述科学”。因为定量描述比定性描述能更精确更深刻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状态和发展规律,所以,量化研究可以促进描述科学向精密科学过渡;
  第三,为了对某种教育问题作定量的研究,一般都首先要从状态变量的抽象开始,即寻求一组特征量,它们的取值大小和变化足以表达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主要状态及其演变;其次,根据特定教育现象的具体特点,确定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造出一个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数学模型各个变量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对教育问题的原型进行模拟和仿真,从而探求影响该教育现象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力的大小。这种数学仿真的最大优点是省时省力,且不冒任何风险;
  第四,用数字描述事物比用语言描述更客观、更具说服力,具有客观性。“实事求是”是一切科研工作者遵循的准则,事实说话, 数字说话, “事实胜于雄辩”,是科研工作者求实精神的具体体现;
  第五,量化研究往往是建立在大量抽样统计的基础上的,同个案分析相比较,量化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具广泛性,更具说服力,如:要说明儿童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用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描述要比举例说明更科学,其结论更具普遍意义, 因为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特例总是存在的,用特例说明一般规律欠科学;
  第六,一个学科的量化水平往往能代表这个学科的发展水平,量化研究具有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在科学研究的四项主要研究目的中,描述、解释是基础,预测和控制才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研究目的往往需要借助量化研究方法,否则只能停留在简单的描述、解释的水平上,只能就事论事;
  第七,教育科研的量化研究在国内外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不懂得量化研究意味着首先看不懂别人写的研究性文章,就不可能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任意翻开一本国外有关教育科研的杂志,就会发现纯论证性的文章很少,不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文章很少,要看懂这些文章,就要懂得一些基本的量化分析方法。因此量化研究方法同外语一样,已经成为一种交流工具,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量化研究为决策提供了什么?”从量化研究诞生之日起, 这个问题似乎就一直存在着。笔者赞成鲁索和莫德博士的观点,他们说:“科学计量学指标并不是要取代专家,而是为了能够对研究工作进行观察和评论,从而使专家能够掌握足够的信息,形成根据更充分的意见,并在更高的集成水平上更具权威性。”[10]
  总之,无论从国外教育科研的发展动向来看,还是从教育科研自身发展规律来分析,在教育科研中引入量化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优势,也反映了未来的教育科研发展趋势,应用量化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优越性、必要性与现实性[11]。需要指出的是,强调量化方法的重要性,但并不排斥定性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定量分析只有建立在定性分析基础之上才有意义,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才更具生命力。不过,就我国教育科研的现状而言,使用量化方法的水平还比较低,运用比例还很小(如:杂志中采用量化研究的比例为4.38%,且其中有4.2%的比例只是运用了简单的频数和百分比的数据处理[12]),这应引起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坍.20世纪教育研究范式的类型分析[J].教育研究,2000,(1).
  2李雁冰.试论三种教育研究范式及其转换背景[J].宁波大学学报,2000,(1).
  3梁燕玲.关于教育研究中实证-分析范式的探讨[J].教育评论,2000,(1).
  4 马云鹏,林智中.质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1999,(2).
  5 谢小庆.教育研究中定量方法的局限性[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
  6 欧群慧.走向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6).
  7 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8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 佟庆伟.论量化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4,(11).
  10沙红.中国教育科研机构:产出与量化的比较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6).
  11佟庆伟,胡迎宾.在教育科研中发挥量化研究方法的优势[J].北京教育,2003,(4).
  12 冯生尧.质化研究方法与教育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