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大学德育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作者:常建军
明确德育概念对德育对德育理论与实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道德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习惯的教育。因此,大学德育的本义只能是指道德教育,在德育中不能把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等同起来,不能因为道德问题与政治、心理及其他的问题相联系而把它们统称为道德问题。因此,大学德育要把握道德教育的基础地位,德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应有的效性。
2.2确立基于现实的德育目标
“德育要为被教育者提供精神动力,提升德育对象的精神状态,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提高预期行为的出现频率,完成品德构建的过程。”[5]正因为德育对受教育者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为了促进德育的实效性,必须确立合理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应是基于现实取向的超越。德育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依存于现实基础,符合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水平,而不是脱离现实的不可实现的超越。道德教育促使人类追求高于现实的美好的理想,但不是使德育走向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极端。例如,利他行为个身是非常高尚的,非常道德的,但利他行为在大学德育中被确立为价值准则,就将利他行为视为一种道德上的必然选择,而现实生活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道德鼓励,因此他们不仅从心里厌恶或反思这种规定,而且还从思想深处抵抗,因为这种规定太高尚、太崇高而游离于生活之外,似乎人活着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是为了某种外在于自己的东西。因此,德育应有现实的目标,有指向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
依据学生需要确立目标。大学生作为德育的对象,目标的确立必须符合大学生的需要,能够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确立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符合大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需要水平的大众化、生活化并稳步提升德育目标。在大学生的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再提出新的目标,激发大学生新的道德需要,逐步达到理想目标。德育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视学生为德育主体,而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就必须强调道德选择,让学生通过各种比较进行选择,再通过实践进行判断。只有这样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准则才是学生自己的,这样的德育才能取得实效。
2.3重视基于实践的德育内化
德育要使外在的规范内化为主体自觉。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它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其独特的社会调控功能,所以对于道德的遵守,强调的是人们的行为自觉,依靠的是人们的自律精神。如果将所有道德规范都企图通过强制性的制度来增强功能的话,道德就会由一种自律性的东西转化为一种他律性的东西。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只有将社会要求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外在的道德规范形成自己的信念,才能持之以恒。从而使主体面对道德情景能做出正确的道德评判并自觉地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达到道德自律。“道德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它需要成为人们的信仰,需要内化为人的一种德性;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需要人们在具体活动中的自觉遵循,而这两者对于道德的价值实现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6]因此,道德规范不仅要求人们遵守,而且要内化到人的人格结构中,成为人的社会品质的主要内容。
道德实践是德育内化的必然过程。道德实践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所表现的行为,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当前大学德育环境的封闭,使原本实践性很强
的德育处于理论与实践的分离状况。由于缺乏道德实践,学生无法获得道德荣誉感,他们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就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引导自身行善的信念,已有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难以完成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因此,德育要实现认识到行为的过渡,必须依赖于道德实践。强化道德实践在学生道德培养中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量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实现和获得自身的道德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德育的预期目标,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大学德育是我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成为怎样的人。传统的大学德育在概念理解以及实践中陷入误区,也由此导致德育实践与理想的差异,德育实效性弱化。只有对大学德育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现实进行理性反思,还德育的本来面目,才能增进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廖小平.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J].教学与研究,2004,(5).
2高建勋,刘秀蓉.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中南 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3周保松.中国传统价值与现代性相容吗?[EB/OL].(2006-10-07)[2007-05-17].http://www.148cn.org/data/2006/1007/article_5460.htm.
4 闫孟伟.道德信念、道德权威性与人的自由[J].教学与研究,2002,(10).
5申来津,房海静.精神激励与德育目标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05,(7).
6刘云林.道德的结构、层次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J].探索, 2005,(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