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作者:陈媛媛 黄安云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高校教育改革中的焦点话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重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重建。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2-0118-0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作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2004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实施‘新时期素质教育工程’”。这都为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各高校普遍开始了有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在全国52所高等院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截止2006年底,全国共有93个基地157所大学进入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行列。这些学校在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国内有关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编写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付梓出版,标志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向理论化、系统化迈进。但从总体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软肋”,其发展状况还不尽如人意。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格不健全、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等方面。本文认识到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具体措施重建大学生人文素质。
  
  1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现状
  
  1.1教育思想定位不清
  人文素质教育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清,其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深刻理解,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部分高等院校强调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片面单一的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人文素质教育无法全面系统的贯穿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人文素质问题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精神的塑造。早在 1941 年,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在《大学一解》中认为人格可以分“知、情、志”三个方面,但如今的教育偏重“知”的灌输,不重视“情”与“志”的培养,导致“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状况。人文素养旨在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大学教育不仅仅使大学生学到一门专业和技能,而且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
  
  1.2教育内容观念落后
  人文素养的内涵应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养成和精神追求,而人文行为表现在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和实践上。其中,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的塑造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但部分高校将人文素质教育简单等同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误以为只要开设了人文课程,就等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教育思想观点上的因循守旧,直接导致教育内容的局限和平面化。从教师方面看,还缺乏自觉的人文意识和人文责任,不少理工科教师将人文素质教育看成是人文学科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1.3教育方法简化单调
  人文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因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何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教导大学生理解普遍的人性、感悟人生的哲理、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尤为重要。现在大学中有关人文素质的教育还以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为主,局限于人文知识的宣讲和介绍,缺乏师生间的充分沟通和广泛对话。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的落后和单一,使课堂教学无法触及大学生的内心,深入持久地塑造、影响大学生的心理、人格和品行。
  
  1.4教育主体能动性缺失
  在教育体系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大学校园中的人文精神面对浓厚的商业气氛的考验和侵蚀显得不堪一击,世俗化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主导着大学生的自我选择。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化和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对莘莘学子产生巨大冲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一些学生陷入矛盾和困惑。很多大学生学习动机和人生目标出现偏差,表现为重实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他们认为人文素质没有分数、奖学金和证书有用,人文课程对自己的前途没有太大的实用性。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与缺失,人文素质成为不被大学生关注的边缘性话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2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建
  
  2.1明确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途径,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修养程度、形成人格的过程。人文素质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即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素质,它在教育过程中自然也应处于核心地位。当代文化教育学的创始人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强调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和宗旨。美国芝加哥大学前校长赫钦斯也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发展人力(manpower),而是在发展人道(manhood)”。高校在传授给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重在进行精神引领和人格教化。
  因此,大学应该将人文素质教育置于整个教育目的的核心地位,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学校依靠自己的组织、控制机制,通过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教职工队伍建设、资源建设等各方面通力合作,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管理和各种教学活动之中。
  
  2.2科学建立人文素质课程教育体系
  高校充分利用课堂向大学生系统介绍人文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丰富的人文知识的熏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内在条件。因此树立综合教育的思想,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大学语文》以及中国文学史等课程以丰富广博的内容、深厚的历史内涵,让大学生领略到人类发展的辉煌成就和灿烂文化、圣人先贤的高风亮节和智慧情操。各种人文社科类选修课,有关历史、哲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人文学科课程为大学生受到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奠定了基础。但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回避囊括各科学的通识教育问题,有学者指出:“大学通识教育与其当做一种课程理论的观点来研究,不如视为一种人文主义教育目标的立场来探讨,这样更容易把握到它的本质。”大学生素质教育强调大学生知识视野的全面性、平衡性、不偏不倚。在当前的科技社会,人文素养应该不限于人文学科的范围,应该反映一个人有较开阔的知识视野与现代生活知能。人文素质教育反映计算机、网络科技、基因科技、纳米科技、太空科技等人类科学知识领域的重大突破和最新成果,培养学生对周遭世界的变迁的关切与好奇心,认识到高科技的发展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冲击力,应当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题中之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