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作者:王利清




  [摘要]《英语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旨在给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2-0163-04
  
  0引言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摈弃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你讲我听、我管你服的模式,“把英语教学与感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挥合作精神”[1],倡导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外语教学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理论影响,特别强调语法知识的传授,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从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的提出和认知心理学的介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到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和Hymes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教学法甚为流行。近来,人本主义心理学运用到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成为外语教学的重大课题。20世纪70年代初,“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理念在美国的兴起,成为近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1 “合作学习”理论探究
  
  Robert E 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合作学习”理论,到80年代中期,该理论取得实质进展并形成体系。随后它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几十个国家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强调教师、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师生的交互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倾听”和“理解”,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沟通,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表现为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达到融合共生。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是一个人不断发展成熟、不断完善的过程,它要求学生自主地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网络等),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Johnson D.W.& Johnson R. T.兄弟提出“社会互赖理论”(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它假定:“社会互赖的结构方式决定着个体的互动方式,因此也决定着活动结构。积极互赖(合作)产生积极互动,个体之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学习努力。”[2]Johnson兄弟也提出“合作学习”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①积极性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每个成员都依赖整个小组的成绩而受到奖励;②建设性直接交流(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共同讨论任务的性质,决定最佳工作学习方案,特别强调互相帮助;③个人与小组责任(Individual and Group Accountability):每个成员都对小组负责;④小组协作技巧(Small Group Cooperative Skills):学习必须的社交技巧,同伴间形成和谐的工作学习关系;⑤小组评价(Group Processing):共同讨论和评价学习的进展情况。
  我国“合作学习”领域的著名学者王坦把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概括为互动观、目标观、形式观、师生观、情景观和教价观。他认为:“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3]
  
  2 “合作学习”运用于英语教学的意义
  
  1)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有效克服语言的焦虑感。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缺乏自信的学生容易出现语言焦虑感。语言焦虑主要是指学习者在需要用外语进行表达交流时产生的心理不安和恐惧,它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虽然一定的焦虑有助于学习,但从总体来看,焦虑的影响是负面的[4]。合作学习之所以激发了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降低了焦虑感,是因为它改变课堂的组织结构,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为积极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学生在课堂上敢说,多说,不怕讲错。学生在小组可以随时提问,问同学,问老师,随时把不懂的问题弄懂;
  2)合作学习能够使师生关系转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二者的关系构成了学校教育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传统的师生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师生身份的不同认识,也反映了不同的哲学观和价值观。传统师生的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二者只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信息媒体进行沟通,很难形成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在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下,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合作学习氛围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没有人能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而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时刻记住这一点,并致力于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3)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和理解。人类文化多样性凸显的今天,世界普遍关注家庭、社区、国家乃至国际社会人与人的合作及和谐相处。合作学习正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成为教学活动中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凝聚人心,增进相互间的理解。社交技能并非与生俱来,由于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性,学习社交技能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人际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在相互交往中练习社交英语,锻炼了诸如听取、解释、说明、求助、自控、帮助、建议、协调、反思等社交技能。这些技能逐步内化后,学生就能够有效地与人共事,与人合作,增进彼此之间的认识和理解,并终身享用;
  4)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修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为,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的,而是有自主认知能力的学生个体在具体的合作情境中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学生建构知识可以对其经验进行可能的解释,这种解释不是绝对的,而是暂时的,它会不断被修正和发展。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进行主动选择、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5]。
  
  3英语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实践策略
  
  以下将以“A Traffic Accident”教学片段来探讨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教师在屏幕上呈现以下内容的动感画面场景。A truck is coming round the corner.A bag of rice is falling off the truck and lan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A motorbike is hitting the bag and the man on the motorbike is falling off the motorbike.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