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浅论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

作者:桑志坚




  [摘要]教育哲学是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因此教育哲学具备了教育和哲学的双重特点。教育哲学的这种本性,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的艺术性格,以艺术的敏感捕捉教育问题,以艺术的大胆怀疑批判教育现实;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理性特质,以对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一种求是的精神,以怀疑批判的精神去辨析、熔铸教育的精神、理念;影响了教育哲学的表达上应具有一定的文学风格。
  [关键词]教育哲学,艺术性格,理性特质,文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3-0193-03
  
  教育哲学就是哲学的一般原理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是一门教育与哲学的交叉学科。由于教育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而哲学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品质,所以教育哲学“天生”就是一个“复合体”。基于对教育哲学这种复杂特性的认识,笔者认为教育哲学应该具有艺术的性格,哲学的特质和文学的风格。
  
  1教育哲学的艺术性格
  
  艺术是敏感的。敏感就是对所见所闻的一切事物敏锐的感觉,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向的敏锐性和悟性;就是“见一叶落而知秋”的艺术性格。即如黑格尔所说:“属于这种创造活动的首先是掌握现实及其现象的资禀和敏感,这种资禀和敏感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1]人们常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意思就是说缺少艺术的敏感。面对复杂的世界,人们每天被单调、平庸和琐碎的生活包围和纠缠,人们锐利的目光黯淡了,善感的心灵麻木了,很少有人用心去感受、欣赏和体验生活之美。而艺术、艺术家,却用其敏锐的感性触角在咀嚼和体味着生活。所以,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源于生动的生活,源于人们对习以为常的生活不寻常的发现,源于人们对转瞬即逝的生活灵感的捕捉。优秀的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不同常人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体验是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的。而艺术家的这种敏感,不是天赋,是源于对生活的爱,对人生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艺术家是敏感而又执著的理想者,习于用情人的眼光看世界”。一个对生活漠不关心、内心麻木的人,是不可能体察生活的细微,不具有发现和领悟的直觉,不可能创造出精湛的艺术作品的。
  
  教育哲学需要具备艺术的敏感。因为,人们往往误认为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抽象和枯燥的。其实,“在哲学的源头,生活的问题先于哲学的问题,哲学的问题先于哲学的思考,哲学的思考先于哲学的知识。”[2]所以,哲学是源于生活的,教育哲学同样也是源于生动的教育生活。而教育生活是复杂的,是一个涉及社会、家庭、人生方方面面的大系统。教育哲学的任务不仅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新思想、新观念、新智慧,更是对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行审慎的辨别和深切的关怀,这就需要教育哲学以艺术的敏感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地在平凡中看到不平凡,在其中看到变化,细心的观察和记录教育生活。小到稍纵即逝的学生情绪,大到影响教育的发展变革的事件,都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哲学要感受和体验教育发展带来的种种欣喜和愉快,领悟教育不完善带来的哀伤和无奈;感悟教育的良心和使命。不具有艺术的敏感,教育哲学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就会缺失,教育哲学的实践性就将受到质疑,教育哲学的存在就会出现危机。而教育哲学的这种艺术敏感也不是凭空的,它主要来自于其广阔的人生视野和社会视野,来源于对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参照。“一种教育哲学实际上是建构在一个人的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基础之上,人生和社会是建构教育哲学理念的两大参照系。”[3]
  艺术是大胆的。艺术敢于反映社会和人性的丑陋,真实的再现生活场景,甚至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事实;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向控制提出反抗和斗争。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创作的背景是:1937年5月底43架德国轰炸机轰炸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使7000居民中的1600人丧生,镇上70%的房屋被炸毁。图画为一个妇女、一头公牛和一匹马,他(它)们的惊恐万状、被战争和丧亲折磨得发狂而尖叫的妇女、痛苦中啸啸而鸣的马、因痛苦而膨胀的马眼球、遍体鳞伤的公牛,这些完全用黑白两色表现,画中依稀可见无头、无四肢的马的躯干。1940年秋毕加索生活在纳粹占领下的巴黎,据说一天纳粹分子到他的寓所搜查,一个纳粹军官注意到了桌上的一张《格尔尼卡》的照片,他问:“这是你画的吗?”毕加索回答到:“不是,是你画的。”这幅画再现的内容和毕加索的这个回答都是大胆的,是对纳粹的暴行给与深刻的揭露和讽刺。只有艺术和文学能够如此深刻大胆,而艺术更是靠其感性中蕴含的理性力量给人以冲击,让人震撼。这又是文学所不具备的。
  教育哲学同样需要艺术的大胆。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事业,也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永远不可能形成绝对恒久的权威和模式;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和失败。所以教育哲学就应该对教育中的种种号称权威和固定的模式大胆提出质疑,敢于向权威发问,勇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发出不同的声音。对教育中的不合理方针、政策和意见大胆、深刻的批评,保持学术的独立和自由。杜威就曾提出对权威进行批判和解构,以利于社会的变革进步;他的教育哲学就是建构在对传统教育的深刻批判基础之上。当然,任何活动都有一个适度的问题,倡导教育哲学应具有的艺术的敏感、大胆的性格并不是对教育活动的无理取闹、无病呻吟和吹毛求疵,而是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提出的反思和质疑,其目的也是为了引发思想的交锋和观点的辩驳,形成经得起检验的教育观念,确立教育的主流价值,引领教育遵循正确的发展方向。“思想是无畏的,但是言说却是有度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生活是艺术的生活,教育哲学就是在“遗传”了教育的“天赋”基础上,以艺术的敏感和大胆在感受与领悟,反思与批判教育生活的过程中,造就了自己的艺术性格,形成了对教育生活的独特感受形式。
  
  2教育哲学的理性特质
  
  如果说,艺术是通过感性、表象和直觉的形式表达对生活的领悟,那么哲学则是用理性去思考生活。黑格尔说:“哲学是理性的知识”[4],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就是理性不断抗争发展的历史;而理性在哲学史中的地位与其内涵又密切相关。
  “理性,一般说来,就是人类通过观念活动把握和处理生活环境,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能力。”[5]理性要求人们对全人类的命运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对自己的担当有所认识。因为哲学从广义上讲就是对终极问题的思想探索。面对“爱”、“正义”、“自由”、“时间”、“幸福”等等关乎世界和人类命运的大命题,这种命题的神圣感促使人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人类的命运而探寻,为人类的发展而思索。理性要求一种求是的精神,就是透过纷繁和复杂,追寻事物的本质,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认识生活和世界的精神;因为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透过现象追寻本质。理性要求健康的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对存在的一切给予合理的怀疑,对不合理的一切给予坚决的否定。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发现,没有批判就没有发展,这是哲学的本性。
  教育哲学是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的一门学科。面对每天层出不穷的教育现象,如何才能化纷繁为简单,高屋建瓴的形成指导教育进步的理念、精神和信念,这需要教育哲学具备理性的特质。教育哲学是“教育思想的思想”,其对整个教育科学的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担当这一神圣使命的学科,教育哲学的责任感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哲学不提供规范和原则,但它努力激发人们的教育良知与教育智慧,激发人们对教育智慧的热爱与追寻,激发人们追寻教育之真理,捍卫教育之本真,激发人们的教育精神与热情,从而激励并指导人们的教育实践,也许这才是教育哲学发展之真谛。”[6]这也正是教育哲学的神圣责任和使命。如果说,哲学是对事物的寻根究底的反思,那么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问题的寻根究底的反思,“求是”精神中的“求”的本意是探寻、追寻,“是”是事物的真相、本质,所以“求是”就是追寻事情的真相,探寻事物的本质,其目的是不断提高教育者对教育生活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杜威在其著作《人的问题》中也认为教育哲学功能就是有系统的澄清,来显现教育的本真。康德说:“真知灼见固然需要教育,教育亦要靠真知灼见。”[7]教育哲学为获得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就需要对教育生活中原有的潜在的知识基础、价值观念以一种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大胆的质疑批判,以使观念清晰,知识系统,推进教育的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