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市场化背景下理工院校人文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杨思帆 梅仪新




  [摘要]在市场化背景之下,理工院校人文教育的客体(学生)和主体(学校)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人文教育,理工院校需要以更高远的角度认识其意义、以更现实的题材充实其内容、以更多样的形式来渗透影响。
  [关键词]市场化,理工院校,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3-0204-03
  
  1市场化给理工院校人文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市场化是建立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形成统一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它以建立市场型管理体制为重点,以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为标志,以社会经济生活全部转入市场轨道为基本特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市场化”机制在教育中也逐渐有所应用,“竞争”、“ 选择”、“ 效率”、“消费者”等概念纷纷涌入教育领域,现实至上、金钱至上、实用至上等观念在很多人心里打上了深深印迹。在这种市场化背景之下,大学教育中的“实用科目”理工类专业受到了社会的大力追捧,而哲学等社科人文类专业则明显地受到了冷落。在此背景下,作为主要设置理工类专业的理工院校,其人文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都受到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可以从学生和学校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1.1基于学生个体角度的分析
  1)主观方面:学生的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影响下,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都受到了很大冲击。拜金主义及急功近利等思想有了某种程度的沉渣泛起,“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成了不少人在作出决定和选择时的参照标准。显然,如今的很多大学生也受到了这种影响,他们不仅在生活中以“市场化”的思维来处理问题,在学业选择中,他们也是遵循“市场规律”,从经济角度来权衡事物。在中学去里,学习理科的学生人数远远大于学习文科的人数就是明证。因为我国“重理轻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和科学技术的显性功能让很多人追求理工学科。这样,在大学特别是理工大学里,很多大学生所关注的只是自己专业类的学习,而对于培养健全人格与思想道德方面的人文学科则不屑一顾。据调查,在问到什么书是必须要读的时,“90%的人认为是英语四、六级等考试用书”、而“对于以后找工作有用的书,他们也乐意去读”[1]。相当比例的理工类的大学生只关注目前有用的证书和必修课程考试的分数,特别是与将来挣钱沾上边的事情。缺少长远的眼光,对有益于自身全面成长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和讲座不加重视或者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他们认为这方面“虚假”的东西偏多,成效难以立竿见影,并难以迅速应用到求职或者考研上去。这种理工科学生只管专业学习的传统和急功近利的“市场经济”心态,必然导致很多理工学生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
  2)客观方面:与用人标准相关的就业压力。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是否能给就业增添砝码成了不少学子各种抉择的一条主要标准。理工类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公司、企业类单位。虽然说现在很多单位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求职者的人文素质、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是,在“市场导向”的大趋势下,很多单位在求职者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之间还是优先选择了专业素质。因为,人文素质的功效比较隐蔽,而专业素质好则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比如说,很多公司招聘时需要应聘者有工作经验,其目的就是能够直接上岗,马上创造经济利益,而不用再花钱和精力去培训他们。这种功利取向的价值观让很多学生眼睛只盯住与就业相关的专业学习、英语学习以及计算机等各种技能证书,而对“无关紧要”的人文教育,只能搁置一边了。有些学生即便对人文教育课程或活动感兴趣,但因为时间、精力关系也只能放弃兴趣而适应“市场需求”了。
  
  1.2基于理工院校角度的分析
  1)从主观上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理工院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定位等问题。有些院校办教育,思路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甚至是完全随着“市场”走。学科专业的设置完全盯着学生四年之后的市场效应相机而动。什么专业最时髦、什么学科最吃香、什么学科专业的毕业生最抢手、最能赚钱,学校就开什么专业,搞什么学科。而历史、哲学、文学这些人文学科不能给学校带来预期的货币和财富,所以总是难以引起学校的重视。极个别的理工院校的表现给人感觉甚至是职业技术院校的定位;第二,是一些学校主要领导也已经被“市场化”了。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些理工院校领导就总是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模式来管理学校,无论是专业设置、师资聘任、学科建设,还是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等,都以市场为导向。其结果,市场效应不明显的人文教育无疑就成了被忽视的对象;
  2)从客观上看,涉及到很多方面,但笔者在此讨论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学校面临的评价机制。在社会各界包括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学生本人、社会舆论等都或多或少带有市场眼光时,理工院校不得不重视市场的分量。为“适应”市场,理工院校只好把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投入到实用的、有“市场”的理工教育上,即便有些院校领导也意识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面对各种“市场”也不得不“屈从”;第二是人文教育的师资问题。师资和师资教学水平的缺乏又是此问题的主要方面。很多理工科高校由于重心不在人文,所以难花大力气引进或培养人文教育的师资,致使有关教育课程无法开设,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无从开展;开展了的人文教育,也因为师资的水平或待遇等原因,效果不甚明显。比如一般理工学院的学术委员会、职称委员会中人文学科的教师比例极低,甚至没有;在科研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几乎没有人文专业的负责人;在科研评价指标中,对自然科学成果奖励力度明显高于人文学科;在科研立项和学术骨干选拔上也总是向自然科学倾斜。在这种机制下,别说许多从事自然科学的人轻视人文社科,就是从事人文社科的人自己也常常感到低人一头,灰心丧气[2]。这样的状况自然难以让人文教育达到应有效果。
  
  2理工院校人文教育应对市场化的对策思 考
  
  在市场化的潮流面前,理工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需要积极应对。因为不论是从教育的本质看,还是从社会的要求看,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在应对策略中,理工院校需要切实注意这种市场化背景。
  
  2.1增强责任感,以更高远的角度认识人文教育的意义
  无论是从社会与国家对大学的期望,还是大学自身的发展,都证实着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潘光旦先生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就这一意义而言,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文。 “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是:高速度发展、高起点探究、短周期转换、综合化趋势、大科学体系。出现了与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由此引起当前跨世纪的科学大整合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3]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在谈到人才的培养时说:“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在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科技与人文应该协调发展,不可偏废。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坚持科技与人文并重,力求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