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大学创新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作者:张 娟 郭炜煜




  [摘要]大学在实现从传统教育到创新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着基础研究薄弱、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高校生源选拔途径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等系列问题。本文就高校如何走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提出了要进一步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创造自由的学术环境、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构建创新教育评价标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等对策。
  [关键词]创新教育,人才培养,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3-0207-04
  
  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紧紧围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办学条件、管理制度、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大学在办学定位、经费分配、资源整合、人才和科研评价体系等方面面临的困境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值得深入研究。
  
  1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1基础研究薄弱
  基础研究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源泉,据统计,过去25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50%都要归功于以基础研究为动力的研究与开发。可以说,基础研究乃自主创新之本。虽然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层面,我国的基础研究工作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缺少基础研究氛围、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短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就业改行等等。基础研究具有厚积薄发、探索性强、进展往往难以预测的特点,需要研究人员耐得住寂寞,经受得住失败的打击。但是为了追求发展速度,许多大学的决策者往往忽视基础研究,热衷于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导致了整个科研评价体系的急功近利。比如说,衡量一个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以及职称评定,不是以他真正对社会所作的贡献,而主要以他的论文数量、科研经费作为依据。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一些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一些热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想尽办法做好转行跳槽的准备。
  
  1.2创新型人才规格类型不明晰
  尽管创新教育实施了好几年,但对创新型人才的概念、标准还仅限于一个笼统模糊的认识,没有对创新型人才的类型、层次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能够根据自己学校的目标定位、专业设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研究的高校很少。因为不同类型的大学,比如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从事精英教育和从事大众化教育的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研究型大学和从事精英教育的大学,学术根基强固,学术范围浓厚,学术目标远大,其创新教育重点在理论创新,增加原创性成果;而教学型大学和从事大众化教育的大学,大多与区域经济文化关系紧密,学术基础薄弱,学术层次较低,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其创新教育的重点在应用创新。因此,必须要研究创新型人才的规格及其应具有的知识结构,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3高校生源选拔模式单一
  一直以来,高考作为我国高校生源的唯一选拔途径,在体现大学招生的公平公正,客观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高分人才不等同于高素质人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不利于年轻人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偏才”,或者真正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特殊人才很可能在高考中与大学失之交臂。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高考改革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教育部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如在科目设置、各省市自主命题、自主招生等工作的试点和推广实施;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尝试以“面试结果直接决定录取与否”,在高考改革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尽管如此,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中国的国情,人口众多、城乡差别、传统文化、诚信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我国的高考改革之路还比较艰难,应试教育还将长期存在,高校对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将长期面临挑战。
  
  1.4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教学资源的稀释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步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意味着高校规模的扩大,而且会促进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大众化教育虽然不再是精英教育,但与培养创新人才并不矛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既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又为造就创新人才提供了可能。但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大众化的初步阶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方式等还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适应和调整阶段,原有的教学资源不能满足现有规模的需求,如许多大学的生师比偏高,教师疲于应付统一的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难以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教学设施不足,教学管理不够开放灵活,这些对大众化教育来说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旦解决,也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1.5教师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教师,高校教师的水平和创新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但是,北京市学习科学研究会2005~2006年在北京市20多所高校的调查结果反映,教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大多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对教学法的研究不重视,还存在以讲授知识的多寡来衡量教学内容的传统观念,教学方法单一;
  2)一些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较弱,缺乏对本学科发展状况进行跟踪的主动性,在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信息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同时由于科研课题少,缺乏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载体;
  3)一些教师学术造诣较深,研究项目也较多,具有创新的内在素质和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条件,但由于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考核并没将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单列指标,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2.1明确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需要重新进行分化定位,每一所大学都应该尽快明确自身的办学层次和类型,突出办学优势。学校的定位、办学思想、发展方向等问题解决了,才能确定培养创新人才的层次,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培养方案。要加强创新型人才规格的研究,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在培养上有什么共性和差异性,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划分理论依据及其标准,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侧重点和切入点以及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因此,要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克服盲目攀比的思想,认真了解国内同类型同层次的高校发展状况,正确分析本校的发展历史、优势和不足,集中力量做好相应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
  
  2.2营造自由的学术环境
  大学是学术机构,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有自己学术发展和学术生长的规律。大学应以其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的学术风格鼓励学术思想的自由碰撞,为每个学者自主地探求学问提供思想自由的环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术创新,有利于造就大师,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学术自由,意味着学术面前没有绝对的权威,学术组织里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对他所研究的内容提出见解和质疑,提倡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独到的见解与思维,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因此淡化学校的行政组织机构,突出学术组织地位,允许教师和科研人员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以及个体研究的兴趣,组成科研项目组,从而打破传统大学学术组织中的学科限制。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的探究活动在自由自在的、不受外界干扰与强制的环境中进行,才能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养成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