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何谓硕士之“硕”

作者:王 飞




  [摘要]硕士之“硕”涉及到硕士是什么、做什么等硕士成长的根本问题,涉及到硕士的本质及其规定性,涉及到硕士的定位与发展。本文围绕统一于硕士身上的“四特征”——本质特征、核心特征、基本特征与重要特征展开论述,得出“四特征”既是硕士学位资格的体现,也是硕士努力的方向,形成了硕士的基本条件,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硕士的结论。
  [关键词]硕士,人品,精神,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2-0219-04
  
  1硕士之“硕”有什么含义
  
  “硕”之含义表明硕士的本质特征,是认识硕士之“硕”的前提。
  
  
  2硕士之“硕”要硕在高尚的人品
  
  硕士的高尚人品是作为硕士的核心特征,规范着硕士的行为。“高尚的人品,是人生永远的通行证”[1],是人生的最高学历,是做人的根本,决定着做人的质量。人品,《辞海》中指人的品质,某种用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引申一下就是人的道德修养,是内在的品质。《易经》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硕士,一个有学问的人,有知识的人,更是一个有人品和有道德的人,就应当学习和效法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精神,在人生的全部过程中,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不断前进,勇于拼搏。“自强不息”还意味着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要不断地有新的成就。人的一生,只有在这种新的追求中,人的生活才能更有意义,才能感觉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个有人品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能够像大地那样载物育万物,生长万物,在做人与处世时,心胸开阔,意志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此,“厚德载物”要求一个人有高尚的人品与道德,能够关心人,爱护人,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硕士,还应该是一个对生命认真的人,像对生活充满热爱积极一样,对工作也会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不必刻意追求“静以养神,俭以养德”的高空境界,只要遵守一切自然和社会规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保持良好的工作素养,保持宽阔和谐的同事关系;信息就会顺畅传达和共享,工作就会顺利完成,不推拖不敷衍,齐心合力,难关终会胜利攻克。硕士的人品决定其做人质量,好的品行决定工作以及做人的质量。在单位用人方面也正应该如此,有德有才者重用之,有德无才者培养用之,无德无才者避免用之,无德有才者切忌不可用之,因为最后这种人往往最容易变成单位的蛀虫,他们自身拥有超人的才能,但却因为没有好的品质德行,最终走向邪恶的不良之途。
  
  研究生扩招的今天,一个硕士要被人看重,不在于他的学问高低、能力大小,不在于他有没有钱、有没有地位,而在于他的人品如何。所以一个硕士有品重于有学,有格重于有钱,高尚的人品是一个硕士无形的资产。至于一个硕士如何涵养“高尚的人品”,有四点建议:一是勿因穷苦而变节。今天的硕士,来自农村的居多,不能因为一时的贫穷、一时的苦难就变了气节。例如出家当和尚,不能因为很穷、很苦,就退失道心去还俗。又如一个女硕士,不能因为一时的贫穷而卖身,这是自甘堕落,是没有骨气。所谓“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饿死不卖剑”,所以做人不可以因为一时的穷苦而变节,一定要为自己的身份、节操而坚持;二是勿因贫贱而易志。在研究生贬值的今天,不要因为一时的时运不济、前途潦倒,就丧失了自己的志气。例如本来是个正人君子,因为一时的时运不济便与人同流合污,作奸犯科;本来想做一个大善人,乐善好施,现在贫穷了,就不再布施了。其实,一个人尽管没有钱,没有力量,至少有个心吧,尽管我什么都没有,至少有一个口吧,可以存善心、讲好话来布施,千万不能因贫贱而易志。能够面对贫贱而不动,则能淡泊明志;反之,恬不知耻,必然贫贱卑微。所以,一个硕士宁可守道贫贱而死,不可无道富贵而生。能够处贫贱而志不屈,更能受人尊敬;三是勿因艰苦而放弃:生活艰难时,要面对它,不能因为一时的艰难困苦,就放弃自己的责任,放弃自己的理想。今天有一些硕士,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发奋立志,对前途满怀憧憬、理想,可惜一踏入社会,只要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不前,就要放弃理想,这就是意志不坚。一个硕士要有意志,有意志才能禁得起艰难考验;四是勿因困难而回头:作为一个人,那一个人没有困难?困难的时候要能冷静分析,突破执着;有突破困难的决心,才能获得良机。古来多少英雄豪杰、帝王将相,他们之所以成功,无不是从困难重重中,坚定信念,奋斗到底,终能脱颖而出。所以,能够克服困难,便能获得良机;能够解决困难,便能化解危机;能够面对困难,便能寻求转机;能够不怕困难,便能把握时机。如果因困难就轻易回头,终难成器。有道是:长安不是一天造成的,罗马也不是一天成就的。今天作为硕士能够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奋斗,不断的牺牲奉献,能够从艰难困苦、失败挫折中奋发有成,更为人所敬重。所以,硕士“高尚的人品”之养成,有四点:勿因穷苦而变节,勿因贫贱而易志,勿因艰苦而放弃,勿因困难而回头。
  
  3硕士之“硕”要硕在独立的精神
  
  硕士的独立精神,是作为硕士的基本特征,影响着硕士的社会定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雅斯贝尔斯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的过程。笔者认为,硕士作为学士与博士之间的过渡学位与桥梁,硕士的职责是教育、管理自己、促进自己全面发展。硕士阶段教育主要的、内在的目的是使硕士有完美的精神生活,促进硕士的精神成长。为进入博士阶段的真正的“科学获知”奠定精神基础。这种精神的本质特点是独立性,“独立”的内涵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独”的意思。有独立精神的人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相对于外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不依附任何外物的、平等的存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要体现出这种存在;二是“立”的意思。鲁迅说:“人立而后凡事举”。“立”就是要站立而不是趴下,是挺立,而不是倚靠,是力争上游,而不是苟且偷生,是不怕风吹雨打,而不是娇气十足,一句话,“立”含有积极进取,大胆求索的意思。正因为如此,独立精神绝不等于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不等于不负责任的我行我素。内涵独到,其外延更广阔:一是作为一个现代的硕士研究生,最重要的精神品格应该是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硕士作为学士与博士之间的过渡学位与桥梁,必须完成“精神成人”的质的飞跃;二是作为一个现代的硕士研究生,应该有强烈的自省精神,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一定不可以把自己不当人,一定不可以把自己当人物;三是不管研究生扩招与否,作为一个现代的硕士研究生,应当有精英的责任感。因为与泱泱大国数十亿人口相比,吃了“偏食”,享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权利。权利与义务是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硕士应该感觉到肩头的目光和重量;四是作为一个现代的硕士研究生,还必须具有真真正正的平民态度。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研究生来自祖国大地,也必将回归祖国大地。应该具有永不褪色的“草根意识”与“大地情怀”,即一定要以劳动大众的命运为命运;五是作为一个现代的硕士研究生,一定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同伴的精神文化资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硕士要说多不多,要说少不少,但必须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也可以为错”的道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