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素描基础教学体会——关于绘画步骤

作者:贾晓彤




  在人类的绘画史上,素描始终是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被认为“是视觉艺术在创作展开之时最初状态的表现”,但“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这一论断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基础训练中,素描训练仍然是重点。当前,在素描基础教学中沿用的是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学生要学习整体观察与局部观察相结合,深入表现物体的本质,对其结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对明暗、空间、质感、色彩等因素进行表现,并加以艺术的概括,从石膏几何模型-静物-石膏像-头像-半身像依次逐步进行训练。这一体系由简入繁,逐步深入,便于学生认识理解,易于学生掌握素描的造型意识和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创作奠定扎实的基本功。同时,素描教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需要教师给学生解决许多具体的造型上的认识问题和造型表现的技能问题。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作业常出现的问题,把造型表现的一般规律加以总结,清清楚楚的讲出来,使学生少走弯路,根据对象具体分析,使学生明白该省略哪些细节使其简化为基本形,从复杂的形体变化中,筛选出最简要的造型方法。
  在素描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根据绘画步骤安排教学内容及明确教学目标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绘画步骤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加强对素描的认识,使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强调理性分析,培养学生扎实的造型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1观察与理解是素描教学的关键
  
  在素描课上,常见学生面对表象对象急切地要画出来,不假思索,提笔就画,进行到一半时,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却不知所措,使画面一团糟,影响了情绪,破坏了画面效果。因此,教师要非常重视观察分析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确定画面调子,分析画面重点,选择表现方法,指出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做到“胸有成竹”再动笔,尽量避免后面出现大的修改。例如:在静物写生中,分别演示白色、蓝灰色、深灰色做衬布构成的调子,演示灯光下及日光下静物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使学生认识到环境的变化对主体特征的影响及画面调子构成的规律,从而在分析的过程中形成对素描关系的认识,即画面调子的形成是由物体与环境共同造就的。面对各种形体,要树立整体意识,抓住大形,放松小形,抓住重点形体,放松次要形体。要求学生要有情感意识,根据静物特征选择具体的表现方法,或细腻,或豪放,或结构画法,或光影画法。在通过实际观察进行素描写生时,不管是画静物还是人物,对于不熟练的学生来说,要把目光越过那些最能吸引观看者的细节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绘画开始阶段要忽略细节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在开始做画前先把被画景物眯起眼睛来瞄一下 ,通过理性的分析了解所要表现的画面。
  观察分析后,即可确定合适的构图形式,构图是构思的具体体现。艺术家为了表现一定的思想、意境、情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用审美的原则安排和处理形象、符号的位置关系,将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符号组成有说服力的艺术整体。在中外美术史中,没有哪一位大师不是重视构图的,中国画将构图比为“经营”,即经营位置,可见构图之重要。在素描练习中,应将物体归纳为一个整体,通过长直线将主体物构成的几何形置于画面中,使这个几何形大小、位置适合,避免过大、过小或过偏。均衡感是构图的重要因素之一,均衡在绘画中以重量感来比喻物象、黑白、色块等在构图分布上的审美合理性。在素描中,物体的组合形式,黑白色块的分布都应符合视觉上的均衡感。在具体训练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认识构图的一般规律,常用方法:一是画小草图,根据所处位置的变化及所要表现的画面重点的不同,画出同一组静物三种以上的草图,使学生了解构图与画面情趣的关系;二是将主体物概括成几块剪影,通过剪影在画面中的移动,根据黑白灰关系和大小、距离关系,使其在画面中的不同位置形成不同的感受,从中找出最均衡、最适合的构图形式,由此,可避免学生在起稿过程中只注意轮廓线,而忽略体块在画面中的重量感。
  
  3起稿与落笔的要求
  
  在这一步骤中,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画准比例关系,透视关系,理解形体结构。任何一个形体本身都具有比例关系,比例出现差错必然导致形体结构的错误。在素描写生的起始阶段,比例尤其重要,比例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形的基本特征是否正确。如立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在于立方体的十二个边是等长的,而长方体中有四条边要长于其它边,学生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找出物体的各部分比例关系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时刻把握物象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在素描训练中,整体观察习惯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对比观察是整体观察的具体体现。
  素描中的比例,并不是物象的实际比例,如立方体六个面的长度是相等的,把立方体放在一个平面上,纵深方向的面就会产生透视变化,圆形的面与视者的眼睛形成一定角度后就变成了椭圆形。透视关系是素描关系中的一个元素,之所以能够在二维空间上塑造出三维空间,就是利用了形体的空间透视原理。因此,学生要学习常见形体的透视规律。
  学生写生过程中有一常见问题,即是不注意观察形体关系,只看物象边缘那条线,这样,很难画准轮廓,更谈不上结构。结构是物象的本质因素,一切表象都以内在的结构为基础,结构如同建筑物的骨架地基、栋梁和房柱,如果骨架不坚固,则砖瓦和门窗就无从依附。在绘画中,结构是物象的骨架和基础,是物象的本质,不受环境的影响。对于初学素描的学生而言,仅凭感觉写生是不行的,必须要理解地画,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对物象内部的研究,帮助学生找到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依结构表现形体特征是教学重点。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在于启发学生如何表现,再现对象,而是以认识对象为途径,来拓宽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用造型的眼光去观察、去分析、去理解对象,提高眼、脑、手的综合能力。
  
  4表现过程中控制整体关系
  
  素描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以线为主的结构素描和以调子为主的明暗素描,在了解认识结构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明暗、色调训练,在强调整体观察、立体观察的同时,开始学习空间观察方法,即通过物与物之间的前后左右关系,表现画面的整体关系。这一阶段不强调细节,只注重画面大关系的表现。针对学生写生时容易局部表现、物与物间的关系是孤立的、没有立体空间感的问题,铺大关系的练习尤为重要。为提高概括能力,画出正确的大关系,可以采用画小稿的方法,具体方法是:用32K纸,快速完成构图、起稿,然后由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开始,画出暗部色调,再比较物体与背景色调的明暗关系,画出灰色调,使画面形成亮、灰、暗三大层次,再画出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暗面、投影的变化,表现物体的体积、固有色,同时,运用对比关系的强弱、虚实变化,表现画面的空间感。通过几张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短时间内在明暗对比关系、表现画面整体关系上形成明确的认识。
  
  5通过细节的塑造来提高深入能力
  
  当学生对画面的整体关系的认识建立起来后,就可以对物体进行局部深入塑造,深入塑造的重点是从主体深入刻画其素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不能脱离整体关系,因为局部永远不可能脱离整体关系,就象楼房离不开地基的支持。具体有效的深入方法是:从主体物开始,将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面、投影一次画够,并及时调整暗面与环境(如衬布)的关系,再结合环境关系向灰面、亮灰面推着画。也可以从亮面向暗面推着画,无论是哪种方法,画面都应具有立体感、质量感、固有色感,有一定空间关系,形成一定的色调,并要求主次关系明确。
  为了提高学生的深入能力,根据学习进度,要适当安排由简单形体至复杂形体,至不同质感的训练,这一阶段,要反复强调正确的观察方法,发现明暗对比形成的调子,还要通过用笔变化、明暗关系形成的质感特征,深入、生动的表现物象。注意防止出现物体孤立、明暗层次简单、画面灰、花、过于追求细节而破坏了形体的准确、结实等易出现的问题,对工具的选择也提出严格的要求,使学生善于运用不同硬度的笔表现不同光线下不同质感的形体。
  
  6最后调整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深入刻画过程中,容易使画面的整体关系受到破坏,画面容易出现“灰”、“花”等问题,所以,在绘画的最后阶段,根据开始分析过程得到的感受,要对画面进行整体调整。“灰”的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明暗对比关系弱,该暗的不够暗,该亮的不够亮;二是轮廓不清,物体边缘该实的不实,该虚的不虚。“花”是由于调子不够统一,应把画碎的部分统一起来,舍去不必要的细节,使画面更完整。
  在素描训练的过程中,按步骤绘画,目标明确,学生能够主动地表现、调整画面,做到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追求画面的真实感与艺术性相结合。以上对绘画步骤的分析不是绘画的“套路”,绘画的多样表现形式决定了绘画步骤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发掘适合学生认识素描造型规律的绘画方法、步骤,因为有目的、有秩序地练习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绘画技能,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思考习惯,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