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构建与脑兼容的教学

作者:伍正翔




  [摘要]脑是我们赖以记忆、思维和学习的基础,因此,良好的教学必定是与人脑学习机理相容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极力营造和谐、充满爱意的学习氛围,必须选择难度适中且以多种方式持续呈现的学习内容,以使学习者“浸润”在学习过程之中。
  [关键词]人脑的学习机理,学习氛围,学习内容。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5-0397-03
  
  综观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自赫尔巴特明确主张以心理学和伦理学构建科学化教育学以来,人类学习的心理机理便构成了教育赖以展开的核心基石。然而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一直把人脑当作一个“黑箱”,采用的是通过实验从外部来揭示心理发展的规律,忽视了对大脑内部工作机制的微观研究。虽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以及教育学的逐步科学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必须清楚“心和脑并不是同一的”,“心理活动与作为物质实体运动的大脑运动具有相关性,但不可划等号”,“大脑及其神经系统的生理、物理运动构成着心理运动的基础”[1]。因此,对更好地了解人类学习的本质而言,仅仅依靠心理学是远远不够的,揭开大脑的奥秘,无疑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人类学习、发展的一般特征,从而也为如何更好地帮助个体成长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1基于人脑的学习机理
  
  正如现在人们都确信的那样,脑是人体的核心器官,是人作出适切行为、反应的中心枢纽,是人赖以记忆、思维和学习的基础。和人体其它器官一样,脑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学习与记忆。因而揭开人脑的奥秘,寻找人的记忆、思维、智力、情感、学习等与大脑内部活动机制的关系,无疑将为思考教育问题提供另一种全新的视角。尽管脑科学的许多研究成果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中的合理解释与谨慎应用将成为素质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依据”[2]。
  美国学者雷纳特N凯恩(Renate.N.Caine)及其丈夫杰弗里凯恩(Geoffrey.Caine)在研究、综合与分析的基础上,以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结合认知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技术学等相关的学科提出了突破传统学习观念的12条与脑有关的学习原理:(1)脑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2)脑是社会性的脑;(3)对意义的探求是与生俱来的;(4)对意义的探寻是通过模式化而进行的;(5)情感对于模式化尤为重要;(6)脑同时对部分和整体进行感知与加工;(7)学习既包含集中注意,又包含边缘性感知(peripheral attention);(8)学习总是包含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过程;(9)我们至少有两套组织记忆的方式——空间记忆系统与用来机械学习的记忆系统;(10)学习是动态发展的;(11)复杂的学习因挑战而被促进,因威胁而被抑制;(12)每一个大脑都是独一无二地被组织的。另外,凯恩夫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意义学习的三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放松的警觉(relaxed alertness)、积极加工(active processing)、编排的浸润状态(orchestrated immersion)[3]。可以看出,与心理学所揭示的有关学习的原理相比,这些基于脑科学研究成果之上的学习原理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强调了学习的整体性、情境性、自主性以及情感性。尤其是其中的第(5)、(6)、(7)、(9)、(11)几条学习原理更是让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对现行的教学行为加以检视和改进。
  
  2构建与脑兼容的教学
  
  “教学就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4],对这些事件的安排和设计是教师的主要职责。选择哪些事件和如何组织这些事件通常取决于某种既定的目的以及教师对学习者的了解。对目的的把握通常不需要教师投入太多的精力,困难就在于如何保证教师所组织的一系列学习事件是真正适合于学习者的。心理学相关研究已经指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一个学习个体都有自身的学习风格,上述人脑学习机理也昭示了每一个大脑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要使教学事件在某种程度上适合某个群体的学习者,就必须考虑到教学的整体性、连续性、情境性。设计与脑兼容的教学,就必须从整体性和开放性两个维度来考虑教学事件。这就必然涉及到整体的氛围、教师真诚的投入、经验的适切性以及信息呈现的方式等。
  
  2.1为学习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建构主义者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教学的四大要素。他们把学习看成是个体“意义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以“情境”、“协作”、“会话”为基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这一阐释导致了人们对学习环境设计的重视。而所谓学习环境就是指“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5]。这种环境既包括物理场所,也包括各种工具、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教师以及同伴等。由此可见,建构主义者强调环境对学习的辅助与促进而不是支配与控制。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建构主义者既没有给出潜藏在这一学习隐喻背后的充分证据,更没有明确对于学习而言最佳的环境应是什么状态。
  凯恩夫妇在《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一书中就脑的工作机能与外来威胁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的阐述:“脑就象一个照相机的镜头,当它受到挑战时,当它兴趣盎然时,或当它像一个‘无知’的小孩时,脑的‘镜头’就会打开;而当它感知到威胁时‘镜头就会关闭’,威胁引发了无助感”[6]。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站在台上面对无数的观众时,你通常会脸红心跳,并且之前在台下精心准备的演讲内容你突然什么都想不起来。无助感往往迫使人遵循习以为常的信念和行为,从而大大降低了脑的索引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往往又决定了个体的创造力。因而凯恩夫妇指出,要最优地使用大脑,需要一种所谓的“放松性警觉”的状态,这种状态由低威胁和高挑战决定。
  由此可见,对于最佳的学习环境而言,仅像建构主义者那样积极地为学习准备资源、场所、工具以及协作模式等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这些的确是必须的。那些依照这些方式来教学,却又取不到所期望结果的实践就是很好的说明。一个最佳的环境必须考虑到它是否让学生感到了威胁,因为威胁会使他们无法自由地思考,会使他们的学习变为机械地依从。所以,如果学生因害怕被同学嘲笑而缄口不言,害怕因回答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而遭批评或惩罚,那么再多的资源,再先进的工具都只是让他害怕的无意义的摆设。因而,一个老师和学生和谐共处的学习氛围是让威胁消失或降到最低的最好保障。在这样的一个共同体中,老师不会因为某个学生的成绩好坏或其它原因而让机会和关爱的天平倾斜;同伴之间不会因宗族、身体状况、家庭地位、成绩好坏等因素而相互歧视或妒忌。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中,大家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在答错问题后,会有同学或老师主动地问:对于刚才那个问题,你需要我帮忙吗?
  当然,这样的氛围不是一时的设计就能营造的,也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这样的理念就能形成的。但作为老师,必须尽力地往这个方向努力,要时刻反省,为营造这样的环境,我做对了什么,做了哪些可能会破坏这一氛围的事情。在具体的实践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关爱和真诚融入你的课堂。
  
  2.2将关爱融入你的课堂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存在于学校孩子间的暴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当这些孩子忍受着那些不懂得怎样去关爱别人的同伴时,当社会甚至是学校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物质方面的信息上时,谈论是否应该更真诚地关爱孩子并教他们去关爱别人是多余的。”[7]当今的孩子从一开始就生活在被多媒体资讯充斥的环境里。电视、电影以及多媒体网络逼真地虚拟着现实的世界,但同时,它们也“打破了以往现实生活的平平淡淡的叙事性方式,使得人们的学习越来越肤浅化”[8]。孩子们已懒得去思考,他们已经习惯了相信一目了然的表象,已经习惯了去虚拟中寻找真实,而忽略了自己置身其中的真实。这一切都是媒体技术对现实的异化,而负责任的教育必须让孩子们找回现实。关爱孩子,并教会他们关爱自己、关爱同伴、关爱素不相识的人、关爱自然及其它的生物以及关爱人类社会,这就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的本质内涵。也是营造一个类似于上面所阐述的和谐氛围的最根本保证。更何况,在现代家庭模式中,一方面,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另一方面,父母都不得不在外忙碌工作,能用来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这就尤其需要教师把更多的关爱融入课堂,他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身份现在已经是一种“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