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后方法理论背景下的交际法反思与大学英语教学原则探讨

作者:谢贤春




  1)对具体情境不够重视。①中国的英语教学是外语而不是二语教学,学生离开课堂真实的英语交际难以实施。在CET课堂内的交际也较差强人意,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话题交际甚具模拟性;由于驾御语言的能力不足或对文化等缺乏了解,学生在课堂活动任务中甚至用母语讨论,交际完成者寥寥无几,故学生之间的交际效果不佳;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教师、资源和学生起点或水平方面差异较大。因此,不适宜强迫一刀切使用某种规定的教学法,包括CLT;③由于高校扩招,CET往往是两个或三个班合班上课,使得CLT在大课当中难以开展且效果欠佳;④随本堂课所教授的内容(阅读、写作、语法或听力)的不同,教学方法也该有所不同。教学方法的一成不变必定阻碍教学目标的实施。
  2)CLT≠CLL(Communicative Language Le-arning交际语言学习)。从表面看,CLT注重交际的各个层面,在教学中既是方法也是目的,注重流畅,目的性交际活动及学生之间互动等。但CLT实质上是以方法为中心,是“老师教外语的方式”,并非一定能产出 CLL[4]。
  3)与学生个体需求产生冲突。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果仅仅注重教学方法如CLT的使用,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这有背于英语教学目标。
  4)CLT过度强调语言的交际作用而忽视了语法、写作和翻译等。新加坡李总统要求本国的大学生使用正确的英文。正确的英文必须符合语法。在和学生用英语交谈、批改学生的作文和毕业论文之后,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一些简单的语法掌握得差强人意。语法错误肯定妨碍交际的实现。大学生综合的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CLT对其中的读写译和语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视。因此,CLT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是有缺陷的。
  
  3后方法时代CET基本原则探讨
  
  综上所述,对CET而言,CLT有相当的局限性。研究后方法理论并对CLT和CET进行反思,笔者提出了CET的四项基本指导原则。
  3.1教师发展原则
  教师培训进化到教师发展在教育史上是质的进步。教师发展是一项巨大课题,其实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经济投入和政策引导,更需要教师加强自我发展的自主意识。教师发展一般包括了专业发展和教育理念更新。针对语言教师,Richards认为教师发展应注重自我反思、自我评估和对教学的不同方面进行探讨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2];只有加强教师发展, 尤其是其中的教育理念更新,才能提高CET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对教学整体和各个环节的把握,才能对自我及同行反思、分析和评估,才能科学分析具体情境并有针对性地选用符合具体情境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才不会人云亦云地盲从时髦的教学方法。教师发展是改变当前教育困境的出路和提高CET质量的根本。
  3.2具体情境原则
  尽管很多学者对Kumaravadivelu的后方法与反方法理论颇有微词,但是其仍有可贵之处,即对以方法为中心的教学法的批判性思维。因为无论再先进或时髦的教学法,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具体情境,都无法取得积极的效果,更谈不上为教学目的服务。CLT忽视了具体情境,使得教学模式几乎千篇一律[4],虽然此话偏激,但外语教学应摆脱以方法为中心,转而以内容和学生等具体情境为出发点来考量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味地追求方法是否最先进,是否采用了CLT等有背于外语教学的根本。语言的交际意义毋庸质疑,但并非唯有CLT才能产出交际。例如一位台湾的英语培训教师说,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主要以理解为主,但是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生的英语比汉语却更加流利[4]。笔者不反对CLT,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的采用应该符合教学的具体情境[7]。
  3.3折中实用的原则
  “折中的教学方法可能是应对不同的课堂的最佳方法”[4]。既然教学方法应符合具体情境,那么针对不同特点的课堂可采取折中的方法。折中是为完成教学目标及满足学生需求所采用多种实用和合适的方法的折中,也是方法、具体情境和文化的折中。前者也可理解为如何与何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开创性灵活地使用[2];后者指的是方法应该服务于教学的具体情境和教学内容。Widdowson也认为“在教学中并不奉行某一种方法而是采取折中的态度”[13]。必须强调的是,折中不是随机和任意的折中,而是针对具体情境和教学目标等的实用的折中。
  3.4多媒体、网络等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原则
  由于不断扩招,教师不足和大班教学是近年来CET的不得已的现实。单一传统课堂已不能胜任CET。多媒体、网络等以其高效快捷的特点,在CET中大有作为。然而,数字多媒体、网络只是课堂的辅助,决不可替代课堂教学。大信息量的优质课件的制作、网络作业的提交、学生网络学习及评估平台的建立等只有结合CET课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束语
  
  后方法时代的CET及其研究是多元的。靠寻求所谓理想和先进的教学法来引领现代中国CET结果往往是徒劳的。教学法的革新确实能带给CET进步,但也有其局限性。CLT对传统教学法颠覆并且占统治地位的过程中,很多CET教师经历了从逐渐了解与新鲜体验的激动到运用操作的困惑之过程。CLT的直译是“交际教法”,而非“交际学习法”,其交际的意义于学习者是值得商榷的。不管CLT如何先进或时髦,都应符合“实用性、特殊性和可能性”原则,都应在具体情境中加以修正或和其他教学的因素加以折中。有效的教学法是适合具体教学情景、基于教师所处情境所构建、结合多种教学法的优点、并能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需求的自己的教学方法[7]。反思CLT,目的是唤起CET教师注重自身发展,更新教学理念,理性分析所在学校、班级情况以及学生状况和需求等,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Brown H D.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Post Methods”Era:Toward Better Diagnosis,Treatment,and Assessment[M] //RichardsJ C,Renandya W A.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9-18.
  2Richards J,Rodgers T.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44-255.
  3Kumaravadivelu B.Method,antimethod,postmethod[M]// Pulverness A.IATEFL York Conference Selections.Whitstable, Kent: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2002:11-19.
  4 Stephen B.The end of CLT:a context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J].ELT Journal,2003,(3):278-287.
  5成晓光.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法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63-68.
  6陶健敏,Kumaravadivelu B.“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6):58-62.
  7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5-37.
  8 郑玉琪,陈美华.试论“后方法”时代的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33-35.
  9Kumaravadivelu B.The Postmethod Condition:(E)merging Strategies for Secon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TESOL Quarterly,1994,28(1):27-48.
  10刘旭东.外语教学的后方法的源流[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8,(1):1-5.
  1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12 包天仁.中国英语教学的十大神话[EB/OL].(2006-10-28)[2008-07-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06c9601000agb.html.
  13Widdowson H G.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5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