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宫刑之后写《史记》

——这些著名的作品,都是作者心里郁闷,或者理想不能畅行的时候,才写出来的。



  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来到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故事……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因此给《史记》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

  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却因为替李陵辩护得罪汉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宫刑。他痛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

  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作品,都是作者心里郁闷,或者理想不能畅行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著《史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同情;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他的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多能做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因此,《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大视角】

  人可以失意一时,决不可以失意一世。内外交困之时,只待苦心一想,静心一想,一切也便豁然开朗。何况个人的磨难,与历史、人类的磨难相比,大多微不足道。


创建时间:2005-10-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