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军碑一九四二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八 | |
|
|
6日傍晚我从侯腾处得知,蒋介石即将在梅苗行辕召见孙立人和戴安澜,他二人正分别由腊戍和基东甘赶来梅苗,孙立人随林蔚已到,正在晋见蒋介石,并应召与之共进晚餐。戴安澜尚在来此途中。我将此事告知史迪威,并建议他立即分别召见孙立人、戴安澜二人。史迪威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嘱我开车到蒋介石处去把孙、戴二人一同接来见他。我说:“应先见孙立人(因孙已到蒋处),后见戴安澜较好,这样分别会见他们谈话就方便,彼此都不用顾忌什么了。”史迪威连声说:“好!好!” 1937年10月23日,原在罗店方面作战的18军11、14、67三个师被紧急调到新泾桥(在蕴藻浜之南,位于走马圹沿岸)增援廖磊的21集团军,我奉命到新泾桥东面老人桥去同第8军黄杰军长联络,没有见着黄杰,无意中遇着了刚从蕴藻浜退下来的孙立人将军,便向他了解前方情况并问及黄杰行踪,他亦不知其所处何处。此次同孙立人相聚约半小时后,他又奉命带着队伍向苏州河南岸撤退,我们就分手了。没想到时隔四年半后,我又奉命开车到梅苗蒋介石行辕来接他。“人生真是无定”啊!蒋介石的侍卫官王玄飞见孙立人已从蒋介石房内出来,立即引我去见孙立人,我对孙说:“史迪威将军派我接您去同他谈谈。” 孙立人高兴地应允,随即登上我的汽车。这是我第二次见到孙立人,他比我记忆中的形象更英俊,面庞稍显清瘦,双目炯炯有神,一派儒将风采。我告诉他,我对他在苏州河奋勇作战而身受重伤的光辉事迹,衷心崇敬,久仰他的英名,并说:1937年10月23日我同他在老人桥曾有一面之缘。他似乎记不起我俩在老人桥的初会,但他笑着说:“打仗是军人的本分,受伤或者不幸牺牲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没有上战场时就应对此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当然,在战斗中却要长眼睛、动脑子,尽可能地减少伤亡,要注意利用地形地物,躲开敌人的子弹,千万不能再象在上海那样:蛮干、盲目乱冲,硬是往敌人子弹上碰。切戒!切戒!” 孙立人的这番话说到我心里去了,我的老师、长官叶佩高就是这样训练部队、教导官兵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俩说话之间,我已将汽车开进了红楼,史迪威听见车笛声,亲自站在台阶上迎候孙立人,他们虽是初会,却象久别重逢的老友那样,显得非常地亲热,史迪威同孙立人一谈就是两个小时,谈得高兴时两人都放声大笑起来,看来他俩人谈得投契,大有相识恨晚之感。晚10时许,史才叫我开车送孙立人回他的住处[笔者注:原来林蔚已安排孙立人当晚住在他处,但因孙立人决定连夜赶往曼德勒部署城防,他就叫我开车送他去曼德勒,我们的车迳直开到曼德勒火车站,见114团已经下车,正在车站广场集合,孙立人即就地图向114团李鸿团长布置任务,并派1位参谋在车站接待后续部队,他和李鸿坐上我的车到全市巡视一遍,天明后,我才返回梅苗复命]。当晚,戴安澜来得很迟,在蒋介石召见其完毕时已是深夜,便留宿在蒋介石行辕楼下,次日才来会见史迪威。 此前,史迪威的好友商震曾推心置腹地告诉史迪威:“在中国军队里上下级关系中私人情感具有极重要作用。你要想让中国远征军的军、师长们都听你的话、支持你的决策,你就应当先同他们建立起可靠的私人关系。”史迪威觉得商震的话是“一语中的”,讲到了关键处。所以,他听我说孙立人、戴安澜要来梅苗晋见蒋介石,他便叫我安排他会见孙、戴二人。在中国远征军当时已入缅的7个师中,他先后已见过200师的戴安澜、新22师廖耀湘、新38师孙立人、96师余韶、暂55师陈勉吾等5人,其余93师吕国铨、49师彭壁生以及后来陆续入缅的66军军长张轸、新28师刘伯龙、新29师马维骥等5人,史迪威一直未曾与之谋面。 他印象深刻且较好者就是杜聿明、廖耀湘二人,虽然期间曾因误解对他二人有过十分的不满,但后来把问题弄清楚了,他对二人仍器重有加。特别是他在重庆黄山看见了杜聿明所策划的《平满纳会战计划》要旨后,他心中又认定杜聿明在缅甸作战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上,同他经常是不谋而合,有共同语言。他对廖耀湘竟然能用1个师抗击日军2个师团,在百余公里地域里用各种战斗手段,抵御阻击敌军达18天之久,而且给敌军造成了4800多人的伤亡,不免使他对廖耀湘刮目相看。戴安澜、孙立人两人在史迪威的印象中是中国军队里最杰出的优秀将领,他打算以他二人为标准来训练其他中国将领,使其具有戴、孙二人的德才和战略战术、指挥艺术素养。我说史迪威是一位热爱中国的外国人,就是因为他一心想把中国军队建设好、训练好,打败日本鬼子,使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和强国。他立志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为他个人打算,而是真心诚意地想帮助中国。 4月7日,蒋介石在梅苗召集在缅甸高级将领军事会议,郑重宣告:仍由史迪威参谋长为中国驻缅军队最高指挥官,既有统帅全军对日作战的指挥权,又有执行纪律和军法的统帅权。要求全军官兵和各级指挥官要绝对服从史参谋长的命令,任何对史参谋长的违逆和不敬,就是对本委员长的不忠。还宣布:由罗卓英上将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听命于史迪威参谋长,作为他的执行官。由驻缅参谋团担任史参谋长的幕僚机构,承担运筹策划和协助指挥之责,林团长为史将军的幕僚长。杜聿明仍是中国远征军副长官兼第5军军长,服从史参谋长和罗长官的命令,尽力协助其指挥。 蒋介石接着宣示他的缅战战略方针是:“力求先破敌之一路,取得主宰缅甸战局的主动权,彻底打败日军,确保缅甸安全和缅印通道。决定进行平满纳会战,由新22师在叶达西至扼拉之间竭力阻击敌军,不断予敌以极大的消耗打击,引诱其至平满纳主阵地前,依火力与逆袭摧毁其攻势,乘机以第5军主力及新到之援军,断然出击,围歼敌军于阵前。”他进一步指出:“决定平满纳会战成败的关键,是第6军能否守住乐可、保拉克诸要点,将敌56师团阻止在雅多、南柏、保拉克以南山区,确保和榜、东枝、雷列姆和腊戍的安全无虞;同时,西线英军能否确守萨斯瓦、东敦枝至米昌耶一带观阵地,确保平满纳右翼的安全。此事请史参谋长于明日同亚历山大恳谈,务请英军守住现阵地。” 蒋介石还说:“如果向乐可进攻的只是敌1个56师团,而中路的日军尚未进行真面目的进攻,而新22师尚能支撑,则应当机立断,火速调集可期必胜之兵力和特种兵集结于和榜以南地区,引诱敌56师团至乐可附近,予以包围歼灭之,随即移师迎击中路之敌;倘若东路和中路的日军同时来攻,第6军应竭尽全力将东路之敌堵在乐可以南地区;第5军附新38师应断然反攻,迅速击破中路之敌,然后转用主力于东路,围歼敌56师团;万一此时英军西线现阵地不守,则平满纳会战就必须放弃,迅速跳出敌之包围圈,另于曼德勒附近整顿态势,与敌决战。” 在4月7日的军事会议上,史迪威对蒋介石所作的指示,他认为比较合乎自己的意向。特别是会后同杜聿明、罗卓英、甘丽初3人交谈时,发觉这3人都对平满纳会战前途充满信心,且表示一定尽全力来争取平满纳会战的胜利。这使史迪威深切感到,他在缅甸战场上不但有戴安澜、孙立人、廖耀湘这样的知音,杜聿明与己也有契合之美,战友中又多了一位知音。此外,罗卓英、甘丽初也给其留下了良好印象。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