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八路军129师征战实录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五 | |
|
|
第772团以一部扼守华泉村东南高地,阻击日军的迂回部队,而以主力进入村西北高地,抗击日军。日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华泉村772团防守的高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战斗非常激烈。772团依托有利地形,抗击着日军的进攻,阵地前日军的尸体越积越多,到黄昏时阵地仍在772团手中。与华泉村同时展开战斗的是里思村以北高地。22日晨陈赓“未起床即闻机枪声”,驻守里思村的772团1营在村北高地发现敌人,赶去指挥的是打起仗来被称为“王疯子”的772团副团长王近山。里思村的战斗同样进行得紧张激烈,在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后,王近山胳膊中弹,血流不止,伤势严重。王近山带伤坚持到天黑,除了留少数部队在内线继续牵制敌人外,他自己带领主力转到南北军城,在外线打击日军。 当772团主力到达马坊时,又发现了有两路日军正在向马坊逼近,772团又迅速转到马坊东边的独堆,直到南北军城,才得到暂时的安定。第二大在三路日军的围攻下,又迅速跳到外线,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攻。772团在几个大的跳跃过程中,使日军围攻独堆、松塔扑空,围攻马坊扑空,围攻南北军城也扑空。日军如无头苍蝇,东扑一下,西扑一下,不时被八路军的正规军、游击队和自卫队敲打一下,十分狼狈。12月底的大行山,冰天雪地。得不到补充,处于饥寒交迫中的日军,眼看着伤病员在不断地增多,不得不于27日全部撤退。 这是129师第一次反“围攻”的胜利,对于129师在太行山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那些只想打运动战而怀疑打游击战是否有效,以及对在山区能否站住脚而抱有疑问的人,这一仗的胜利犹如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胳膊负伤的王近山在战斗结束后住进了医院。凑巧,769团团长陈锡联在反“六路围攻”战斗中也负了伤,一颗子弹从他嘴里打进,又从颈部穿出,虽然没有危及生命,但吃饭却成了问题。两人住在同一个病室里,就形成了“自然分工”。当他们自己动手炖鸡改善生活时,王近山分工吃肉,陈锡联自然是喝汤了。也许是这一次的缘份,出院后王近山就从386旅调到了385旅,先任769团团长,后又出任旅副政委。王近山和陈锡联在红军时期曾在一个师里工作过,长征途中,俩人同在红10师,陈锡联任师长,王近山任副师长。在陈锡联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王近山曾代理指挥部队打了一系列的恶仗、硬仗。他们俩人可以说是相知甚深,战友情深。 以打仗不要命出了名的王近山这次是第三次负重伤。在战争年代王近山共负伤7次,其中有4次是重伤。第一次重伤是在他当连长时。有一次与敌人肉搏,他手抓、口咬、脚踢全用上了,仍然不能将对手打倒,情急中,他抱着对手朝悬崖滚去。看到王近山义无反顾的劲头,对手立时害怕了,伸出绝望的双手想攀抓住什么东西,口中也在不停地发出因惊恐而变了声的尖叫,但等待他的仍然只有坠崖后迎面扑来的大地。悬崖不算很高,两个人都没有摔死,但王近山的额角被尖石穿了一个洞,疼痛几乎使他昏了过去。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忍着疼痛爬起来,将也因疼痛但已丧失了再爬起来的勇气的对手打死。从此,王近山的额头上就有了一块没有头盖骨遮拦的伤疤,洗澡时都不能搓洗。 第二次负重伤是在1935年4月,王近山当时在红10师28团任团长,带领部队在四川省江油县担负阻援任务。战斗中王近山头部重伤,战士们强行用担架把他抬了下去,送往后方。前线的情况很紧急,王近山在后方无论如何也坐不住,稍作包扎,便立即用枪逼着战士把他抬上前线。到前线后,他坐在担架上指挥部队反击作战。由于工近山的到来,部队士气大增,迅速将已经冲上来的敌人反击下去,扭转了局势,取得了阻击战的胜利。用枪逼着战士把自己送回前线的事只有工近山能够干出来。 由于王近山在打仗中不注意隐蔽,每每要带头往上冲,后来上级不得不布置六,七个警卫员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他要往前冲时就拉住他,他探出身子就按下他,实在不行就几个人压在他身上,让打起仗来不要命的王近山又急又火。 这次在反“六路围攻”中左臂负伤是他一生中的第三次重伤,当时,医院为了防止感染和保住他的生命,曾打算锯掉他的左臂。一听到这个决定,王近山就不干了,这不等于被剥夺战斗的权利了吗?王近山不同意这个方案。因此,手术时他坚持不做全身麻醉,生怕彼麻醉后锯掉他的胳膊,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便主宰自己的命运。 王近山第四次重伤伤得有些冤枉。那是1947年的一天,王近山坐车去执行任务,下慎在路上翻了车,这次王近山伤在了大腿——大腿骨骨折,当邓小平去医院看他的时候,王近山流着泪对邓小平说:“邓政委,我的腿断了,不能再去指挥打仗!”一个战士不能参加战斗是十分痛苦的事情,而这件事发生在王近山身上就显得尤其的痛苦,因为对他来说打仗就是他的生命,不能打仗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后来在王近山逝世后编辑出版回忆他的文集时,很多当年和王近山一起战斗的老同志都谈到了这点。 听了王近山的话,邓小平也非常感动,他安慰王近山说:“近山同志,不要想那么多,安心养伤,好好休息,仗还有得打的!”邓小平临走时特别嘱咐院领导,一定要千方百计治好王近山的腿。不久,刘、邓又专门从白求恩医院调来一位专科大夫为他治伤。最后,战胜过多次伤病的工近山以顽强的毅力,积极配合治疗,使伤腿得以痊愈,又重新走上战斗岗位。 勇猛顽强的王近山也同样带出了一支勇猛顽强的部队。红军时期是能打硬仗的93师,抗日战争时期是骁勇善战的772团,解放战争时期则是专啃硬骨头的中原野战军的6纵,哪里有王近山,哪里就会奏响一曲勇猛顽强的动人之歌,经常是在最难啃、最危险的任务上,听到王近山的声音,看到王近山的身影。 §对反“六路围攻”的反思 刘伯承对反“六路围攻”的整个战斗过程不是很满意。他认为起码有这样几个方面做得不好:1、被动,不能主动攻敌。2、不善于利用游击队及自卫队。3、对敌人的政治进攻不注意。 结合抗战以来的历次战斗,刘伯承有感而发,于反“六路围攻”的第二天,即写下了《击退正大路敌人六路围攻的战术观察》一文。 刘伯承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我们的游击战争原是游击队、自卫军和基于军队三个成分有组织而艺术地配合行动。——就这三个成分配合作战的作用来说,好像组成了我们打击敌人的手一样,游击队就是筋,基干军队就是骨,自卫队就是肉。刘伯承的比喻从来都是这么形象,筋、骨、肉、手一下子就把各种武装力量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描述得清清楚楚。 他进一步分析三种不同的武装力量的使用方法和作战方法。小的游击队应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以游击的方式打击敌人,配合人数相对较多的游击队,以流动的方式猛袭敌人,其承担的主要任务应是伏击、袭击,破毁交通、辎重,侦察敌情。 自卫队的任务范围很广泛。察报敌情,实行抗日戒严,铲除汉奸,肃清敌探,封锁消息,实行清野,搬藏粮物,特别是挖毁道路、埋地雷阻遏敌人骑兵、炮兵、装甲队乃至步兵,并袭击、伏击敌人,设疑兵扰乱疲惫敌人,以及进行后方勤务等等。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