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国殇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〇七


  “都已经过河了,我正要向您报告一切,听取您的指示。”周恩来说。

  阎锡山端起战区司令长官的派头,大讲了大同失守之后,要如何整饬军纪,以儆效尤;着力地谈到他的得意计划:在平型关内大摆口袋阵。他语调不高,讲得却是有声有色。周恩来知道阎锡山的部队加上中央军,数倍于板垣征四郎指挥的部队,虽然武器不如日军,要是指挥得当,将士用命,还是大有可为的。之所以出现“闻风四十里,枪响一百三”的渍败局面,并不是兵不能打,实在是当官的恐日病太深而又采用了阵地拼死打的错误战法所致。平型关的口袋是大同的口袋阵的翻版。如果还是这样惧敌,第2个第3个天镇溃败局面还会出现。周恩来根本不相信这种呆板的阵势可以打好,更不相信板垣征四郎会傻得看不出这个口袋阵的架势,按着阎锡山的设想往里钻。

  但,八路军的将领是无法改变阎锡山的计划的。

  周恩来只好顺水推舟地说:

  “这个计划能够实现了,那是全国人都高兴的,八路军一定绕到敌人后方,切断敌人交通,打击敌人,与这一计划紧密配合。”

  “120师已经出左方,到达了五寨、神池一带,向山阴,岱岳前进;115师出右方,已经越过五台,向灵邱、涞源挺进;我们将用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办法,抄袭敌人的后方。”周恩来不顾阎锡山的狐疑,陈述了八路军用兵的方略。

  “说实在的,”阎锡山叹息地说了句心里话:“我的军队一散了就不能收拢,八路军早上被打散了,晚上又能聚到一块,这一点我真佩服。如果贵军能顺涞源、灵邱一带给敌人的后方一个严重打击,将是共同消灭板垣师团的一大主力。”

  “那一带尽是高山峡谷,正是容易打击敌人的场所,我们一定在那一带会一会板垣征四郎,争取打出一个好仗来。”周恩来说。

  “好!一言为定!贵军夺标的时候,我这里一定五路出击歼灭敌人!”阎锡山踌躇满志地说。

  2. 阎锡山两关摆重兵

  阎锡山两关摆重兵,板垣却暗渡陈仓轻取茹越口。

  1937年9月23日,八路军115师到达了平型关东南的上寨。

  北方的秋风已经带来了浓重的寒气,司令部的屋里已经烘火取暖。林彪师长从来没有夸夸其谈的习惯,常常是沉默着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时,也是抓住主题,简言切中,聂荣臻政委素有儒将之称,也是勤于思讷于言的人。这两个人一会面,心中都装着一件大事:尽快打出一个胜仗来,攻破“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部队都已经带上来了,这边情况如何?”聂荣臻问。

  林彪比聂荣臻先到了灵邱一带,已经收集了敌人的情况,考察了这一带的地形,分析了敌我的态势,考虑了作战的腹案。

  “灵邱已经失守,敌人的大队人马正向平型关方面移动,已经攻占了平型关附近几个要点,情况是很危急的。”

  林彪边说边在桌上摊开了地图,指点了山沟峡谷中的地形和地貌,叙述了他亲自勘察的情况,简单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一带地形不错,敌人很骄傲,疏于戒备,我看可以打他一下。”聂荣臻仔细地看了地图,又向作战参谋询问了敌人的动态,他认为林彪的决定是对的。

  “地势居高临下,对我十分有利。我看不是打或不打的问题,而是如何打得好的问题。这是我们跟日本侵略军第一次交锋,全国人民都在眼巴巴地望着我们。我们不战便罢,战则必胜,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打出中华民族的威风。”

  下定决心之后,大家研究了作战的具体部署。林彪已经察看过地形了,聂荣臻还想亲自去看一下。

  24日上午,天灰蒙蒙的一片,笼罩着大地。滹沱河汪汪的河水,夹着一条灰白的沙带,像一条长蛇蜿蜒在峡谷之中。茂密的树木,在山坡上铺开了屏障。临近平型关的百崖台一带,滹沱河穿过了狭窄的陡壁悬崖。沿着滹沱河的岸边,就是敌人向平型关行进的道路。“真是一条理想的伏击带!这条狭窄的道路向东延伸到什么地方?”聂荣臻问作战参谋。

  “一直到灵邱县东河南镇。”

  “中间这一段,大概有多长?”聂荣臻又问。

  “有10华里左右。”

  “这个大棺材足可以装他那几千人了!”聂荣臻微微一笑。

  平型关方面传来的炮声隆隆不绝,而且越来越密。聂荣臻、林彪两个人听了一会,林彪对作战参谋说:

  “要派人侦察,切实掌握平型关方面的变化!”

  晋军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负责指挥平型关方面作战,却没有到平型关前线去了解情况。第6集团军副总司令孙楚的指挥部设在平型关西面山下的大莹,实际担负了平型关战斗指挥之责。

  孙楚直到日军开始了对平型关阵地的攻击,还认为这不是坂垣的主力,不过是板垣派出的一支游动牵制的奇兵。他坚持认为日军的主力必然运用铁道之便,向大同集中,南攻雁门山,雁门山一带仍是主战地带。但他也不同意阎锡山的“口袋”战术,不主张把敌人放进平型关,然后加以歼灭。他估计有高挂滋的17军和他本人所属的32军两部,扼守平型关、团城口的险要地带,很有把握;如果配合八路军在灵邱一带的抄袭,伺机出击,可以打个局部的胜仗,对雁门山主战场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这个计谋报告了杨爱源,他很赞成;他又转报给驻在岭口的阎锡山,阎锡山又征询负责守雁门山的19军军长王靖国的意见。因为敌人在聚乐堡、大同一带的攻击仍很紧张,晋军屡屡失利,王靖国十分希望平型关这一侧翼打出胜仗,减轻对自己一方的压力。

  “我看孙楚的判断是对的,敌人的主力仍在大同、聚乐堡一线。况且傅作义的35军尚未集结到繁峙以东的主阵地,在那里构筑工事也非一日之功,把敌人放进平型关,难收夹击之效。”王靖国说。

  听了王靖国的话,阎锡山原先自以为得计的“口袋阵”计划开始动摇了。

  “我认为不如把傅部35军置于代县和了明堡地区,作为对雁门山主战场的支援。”王靖国说。

  阎锡山又批准了固守平型关、团城口伺机出击计划。高桂滋的十七军先接过阎锡山的“放敌进平型关内来打”的命令,又接到固守团城口的命令,阎锡山也没说前令作废。

  33军孟宪吉旅于9月19日到达平型关,依靠长城沿线已设的工事,并在白崖台、关沟、塞沟各阵前要点,构筑了前进阵地,加强纵深配备,与敌人的先头部队激战了两昼夜。日军碰壁,绕向蔡家峪,转攻团城口,正打在高桂滋的防区。高桂滋所属84师守备团城口之部,受到敌人炮火的强大压力,越来越感到疲惫难支。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