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让美文滋润孩子的心灵

作者:徐华军 魏 琴




  都说现在的孩子难教,他们什么都懂,但又什么都不太懂。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进入了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上升期。这一时期,他们已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逐渐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自己的看法,并往往用挑剔的眼光来加以评价。因此,他们的性格也往往处于一种非常矛盾、变化无常和严重失衡的状态之中。
  怎样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并使之“育人无痕”呢?在教育中,我充分利用每天的晨会课时间,在班内开展了“美文”欣赏活动。在长时间的欣赏活动中,让美文悄悄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使道德之花在他们心上生根、发芽、开花。
  
  案例一:“对不起”,我们从此爱上你
  
  那次晨会课,我照例给学生朗读美文,这是一篇精短的文章:
  在国内没有学骑自行车,到日本留学后买了一辆,天天骑着上学,既节省了车费,又锻炼了身体。日本的自行车道是和人行道在一起的。刚会骑车时,一次,我看见前面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走路,手一哆嗦,车子直冲她撞过去。结果老太太倒在了地上,我连人带车也倒在地上。我心想这回完了,非被人家赖上不可。没想到,老太太麻利地爬起来,连连给我鞠躬:“对不起,我耽误你行路了。”反而把我弄得目瞪口呆……到底应该谁向谁道歉啊!不过我也学会了道歉。其实,道歉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它会使很多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变得简单和温和。
  文章虽短,却意蕴深刻。生活中,不正是因为我们不肯说出那简简单单的一句“对不起”,而让对方一直怀恨在心甚至拳脚相加吗?听完后,孩子们深有感触。他们都说,想不到简单的三个字,竟会有如此大的作用。我趁势追问:“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过与之类似或相反的事吗?”大概是受到故事的启发,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各自的故事,并畅谈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有时候一件极小极小的事,因为大家都怒目相视,不肯忍让,才会闹得不愉快,其实只要其中一方说声“对不起”,事情也就解决了;有的说,同学间磕磕碰碰很正常,牙齿还会咬到舌头呢,只要我们学着那位日本老太太,诚恳地说声“对不起”,不就小事化了了吗?还有的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应该宽容他人的过错……从那以后,孩子们的口中开始多了三个字——“对不起”,尽管这几个字很朴素,但它却是学生间相处的润滑剂,班上也少有同学再闹那些没必要的小矛盾了。
  
  案例二: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
  
  在那次晨会课上,我们开展了一次以“我给爸爸妈妈提建议”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袒露了自己的心迹:
  生1:我妈妈哪儿都好,可就是爱唠叨,有时唠叨起来没完没了,好几次,我的头都快炸开了,可她却毫无停止之意。我真想对妈妈说:妈妈,请少些唠叨吧,我已经长大了,自己知道该怎么做。
  生2:我的爸爸曾经是多么爱我,可是现在不知怎的,却经常冲我发脾气,有时我做得不好时甚至会动手打我。我真不明白,一向疼我爱我的爸爸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
  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略带窘迫的小脸,听着孩子们那一句句肺腑之言,我也感同身受,感动着他们的感动,忧伤着他们的忧伤,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望着他们真诚的眼神,我没有说什么,只拿起毕淑敏的一篇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声情并茂地读给他们听:“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颗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当我读完全文,孩子们的眼眶湿润了,他们也被这位母亲含泪的心灵袒露震动了,似乎读懂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读懂了母亲的善良正直。那一周的周记,更多的孩子写的就是与这次活动有关的话题。从他们的作品中,我欣喜地感觉到孩子们懂事了,他们开始将心比心,理解父母亲和老师的做法。
  
  案例三:爱国,从唱好国歌开始
  
  最近在升旗仪式上看到了这么一个怪现象:年级越低,唱国歌越响亮越准确;年级越高,唱起国歌来却细若蚊声。由此,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小调查。我让学生把国歌的歌词默写在纸上,结果,全班学生无一例外地均默写错误。此时,孩子们没了往日的那种理直气壮,个个像蔫了的小公鸡似的准备听凭我发落。我没有大道理式地批评,更没有怒喝式地训斥,只是平静而严肃地说:“同学们,咱们来听一听爱国志士吉鸿昌的故事吧!”我给学生们读了一篇足以震撼每一位中国人心灵的短文:
  有一次,在美国,吉鸿昌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鸿昌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送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知故问地说:“你是哪国人?”吉鸿昌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道:“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他异常气愤。于是,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他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故事很浅显,听完故事,学生再一次沉默了:我们连国歌也唱不好,何谈爱国?我期待着这种沉默能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果然,第二天,孩子们唱国歌的声音比往常响亮多了,更没有人在此时窃笑。我长舒一口气,心里掠过一丝欣慰:孩子们总算会正确的唱国歌了,他们又向爱国迈进了一步!
  
  案例四:绰号,从此销声匿迹
  
  班上部分捣蛋学生喜欢给同学取不文雅的绰号,什么“杨白劳”、“牛王”、“死鱼”……有些甚至不堪入耳。这些绰号不仅影响了学生间正常的交往,也在无形中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怎样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并从此杜绝此类现象呢?晨会课上,我推荐给学生一篇题为《发脾气与钉钉子》的短文:
  一个很任性的男孩常常对别人乱发脾气。一天,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让他每发一次发脾气就在后院的围墙上钉一根钉子。直至有一天,这个男孩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了。之后,父亲又让他每次忍住发脾气的时候,就拔一根钉子出来。当男孩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的时候,父亲告诫他说:“孩子,这些围墙上的小洞再也不可能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了。你想想,你生气时说的伤害别人的话,也会像钉子一样在别人的心里留下伤口,不管你事后说多少对不起,那些疤痕将永远都存在。”
  读完短文,我请同学们谈谈感受,特别请专爱给别人取绰号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都一针见血地指出给别人起绰号与钉钉子毫无差别,是非常不应该的。我又请被取绰号的同学讲自己的心理感受,当他们讲到自己的痛苦经历时,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从此,绰号在班上销声匿迹了。想不到一次小小的阅读活动,不但使学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而且从中获得了深刻的道德体验。是美文,在学生心中引发了共振,产生了道德认同。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有一位教育家曾说:“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就意味着你的教育已经失败。”因此,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反思中提高道德素养,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而那些文质兼美、给人以启迪的美文,则为学生的自我道德反思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在欣赏讨论的过程中,师生、生生间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都沉浸于一种丰富、和谐、智慧、博大、宽容的氛围之中,由此获得一种触及心灵的影响,进而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欣赏美文,就犹如在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智者讲述生活的经验、生命的真谛、生存的哲理,就仿佛徜徉于道德的黄金海岸。在这里,更多的不是说教,而是润物无声、育人无痕。在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孩子们受到了无形的熏陶、感动、震撼,那不仅是来自文学世界的诱惑,更是一次次无声的道德洗礼后的收获。
  美文,将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打下亮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