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思考

作者:张志伟 杨裕明




  小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是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懂得基本的做人道理,学会必要的处事能力。结合小学生年龄和语文学科特点,人文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审美教育、人生态度、传统文化”几个方面。审美教育包括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主要内容应包括知美、赏美、爱美和创美四个方面。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词、童话、小说、散文等都包含着语言美、自然美、艺术美、人物形象美等因素。人生态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观念系统都是在人的学习与社会实践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形成。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可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分别从知识、态度、能力、习惯等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内容和要求。传统文化与历史密不可分,但传统不等于历史,它是对历史的升华和提炼,是活在民族心灵中的遗产,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三个台阶。
  优化物质环境、倾注人文关怀、转变教学方式等是各学科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共性方法也是语文学科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主体,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人文教育。
  
  一、 教材中人文内涵的挖掘
  
  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人文教育内容中艺术审美、人生态度、传统文化的每个方面几乎都可以从教材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在“艺术审美”方面,如《月光曲》中月光曲轻柔舒缓、沉重刚健、高昂激荡的旋律。在“人生态度”方面,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的那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精神。在“传统文化”方面,如《纸的故事》能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诸如此类,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这也是文本价值、人文内涵的主要表现,是显而易见的。教材中还有许多“隐性”的人文因素,需要在教学中用心发现。
  ⒈在“空白”处挖掘人文内涵
  如《比金钱更重要的》一文,抓住“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来电话”这一显性信息,可设计一道填空题作铺垫:
  车主回来取车,发现了____,心想:____。又发现了____,心想:____。三天后,他又想____,于是拿起话筒,拨通了电话……
  学生将心比心想象体验了三天中车主矛盾的内心世界。既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又能深切感受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⒉在“词眼”处挖掘人文内涵
  汉语在用词造句上灵动传神,也体现了人文性。语言形式不同所负载的人文内涵也大不相同。如《小镇的早晨》中“……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圆形的桥洞中悄悄地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学生提出小舟在河上应用“漂”。通过讨论感悟到用“飘”写出小舟像在风中“飘”过,无声无息,不留痕迹,更能突出小镇早晨的恬静氛围。
  ⒊在“结题”处挖掘人文内涵
  一篇课文,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可以“前伸”、“补白”,也可以“后延”。如学习《四个太阳》一文,在课的结束部分,可设计训练:
  小朋友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太阳,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呢?
  我想画个____的太阳,_____。
  送给____,让他____。
  先说后画,再把小朋友们的话串联起来,变成一首诗。这样的训练是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进一步丰满了课文的人文内涵。
  ⒋在“模糊”处挖掘人文内涵
  有些课文的人文内涵“藏而不露”,学生的体验可能独特、多元,也可能肤浅、模糊甚至错误。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使独特体验和人文价值相统一。如古诗《悯农》体现的是诗人对人民的关爱、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在讲读完此诗后,老师问学生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见物不见人”,说懂得了爱惜粮食。老师让学生再读古诗,思考粮食是哪里来的,学生就会领悟到诗的主题。
  
  二、 教材中人文内涵的运用
  
  教材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和语言知识技能学习截然不同,这种影响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它靠的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不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教材中人文因素的运用指导就纵向来说,有一个过程,我们参照德育、美育指导过程制定了人文教育的基本框架:
  
  
  如对《请求》一诗的教学过程:
  ⑴激发学习的兴趣——入情,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
  ⑵读懂诗句内涵——悟情,以“我是怎样一个孩子”、“妈妈是怎样一位母亲”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当学生感知到妈妈是位温和、慈爱的母亲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妈妈的手来进行说话练习:当我____时,妈妈用自己这双手____;当我____时,妈妈用自己这双手____;当我____时,妈妈用自己这双手____……对“在一次次摔跤之后,我才能肩挑泰山走过九十九条沟”这句话,在理解“摔跤”、“泰山”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具体,从而加深对“艰难生活道路”的认识。
  ⑶引导进入角色——动情,利用诗中“空白”,师生扮演角色展开对话——孩子向妈妈提出请求。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请求写成一封信,在信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⑷生活实践体验——用情,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强自立,锻炼自己,并把这种感受和体验通过习作表达出来。
  教材中不同的人文教育内涵,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人文因素的特点,在横向上可采用语言感染、音乐渲染、画面展现、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不同的方法加以渗透。
  
  三、 增加人文性课外读物
  
  ⒈选择和教材相关的人文性读物
  在挖掘教材中人文内涵进行人文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把“蜻蜓点水”式的教化变为“细水长流”式的浸润。
  ⑴扩展型。这类阅读内容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巩固、强化。阅读时间可在课前或课后;阅读范围是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关于课文中人物、事件、景物以及主题内涵相近的其他文章书籍。
  ⑵比较型。如《燕子》和《燕子过海》两文都是描写燕子,但各有侧重。前者描写燕子作为春天使者的伶俐可爱,后者歌颂燕子过海的坚强勇敢。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能提高鉴赏能力,受到多角度的文化感染,多方面的人文浸润。
  ⒉开展古诗文专题诵读活动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之作,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它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弘扬民族文化,培育人文精神,提高审美能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让学生制作随身携带的古诗诵读卡片,正面为古诗,反面为诗配画或诗大意。建立“古诗文背诵个人档案”,每生一张档案,用于记录学生背过的古诗文题目和背诵时间、熟练程度等。在做好诵读常规的基础上开展系列活动:⑴诵诗会,每月组织一次,形式有指定内容背诵、接力赛、抢答题、自由发挥背等;⑵诗文表演,由师生选择与诗文有联系的音乐,放音乐按节奏朗诵古诗文或把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诗文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⑶诗文图展,师生根据诗意作画,定期把诗配画贴在板块上展览,让学生课间欣赏。在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诗文的基础上,要求在作文中引用(活用)古诗词,用古诗词给学校或班级活动的照片写解说词,给校园的花草树木配上古诗词。让学生在运用古诗词中激发读诗、背诗的积极性,形成古诗积累与运用的良性循环。
  ⒊编写《小学生人文读本》
  从报刊、网络等上选择具有人文价值而又适合小学生“胃口”的文章编写《小学生人文读本》作为人文教育的补充教材。这一读本可包括艺术、人生、传统三大块内容。每部分可选用寓言、童话、诗歌、散文、小说、故事、科技小品等不同体裁的文章。读本要体现两个特色:⑴有时代气息,选文既要有传统经典佳作,也要有最新事件信息。⑵有乡土气息,在“传统”部分可选取区域性人文资源的图片和文章。
  此外,还可以通过补充地域性的人文资料,来丰富学科人文教育的资源。对本地区的人文教育资源进行适当的挖掘与利用,既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域性人文资源的补充内容,以向学生介绍,带学生参观,让学生阅读的方式使他们感受当地的古代文明,领略家乡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当然,人文素养不能像语文知识技能那样量化评价,宜采用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方式。就目前所见的一些命题改革,总体来看,只是在形式上多了一些情趣化和人文关怀,如何把人文素养评价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实施人文教育要处理好教育的长远目标和当前要求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实施中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要真正意义上落实人文教育。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和作文教学、作业的布置设计等都密切相关,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劳动技术、常识等教学都密不可分。对语文学科本身来说,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研究与实施的范围,同时有必要和其他学科整合,发挥整体优化功能,提高人文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