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科学课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把握

作者:武明奎 范红彬




  实施新课程,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由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改为多元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学科学课要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并围绕三维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当前的科学课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导下的自然课教学中,教师对“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的教学研究较多,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目标的预设与达成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科学(自然)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 存在的问题
  
  1.教学“预设”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表述不恰当
  实施新课程之前,自然课教学预案中的“教学目的要求”侧重知识与技能,比较笼统。新课程实施之初,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行为的影响,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研究度不够,部分教师在教学预案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表述不恰当。
  ——照搬照用传统自然课教学中的“目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学科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如《电热》一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体现在:尊重事实(通电后物体发热);尊重证据(通过实验验证事实);愿意合作与交流(实验、制作时合作、交流有具体表现);乐意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电热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电热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电热也可以损坏电器甚至造成火灾)。如果只要求“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则远远没有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目标表述过于笼统,教学中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如学习《怎样测量太阳高度》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预设为“使学生体会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难度较大,部分学生要靠教师反复地启发甚至讲解才能理解自然事物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如果预设为“体验借助工具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太阳的高度”,“意识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与太阳高度有关”,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就比较容易。
  ——教条式地使用行为动词。《标准》在“附录一”中指出:“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表述。”“主要”不是全部,不能一提到预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只能用“体验”、“意识”的动词表述,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标准预设目标。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能提出不同的见解”、“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等等,这些目标没有用“体验”“意识”表述,但同样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教学“生成”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处理不恰当
  科学课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所以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处理不恰当。
  一是只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当作实施新课程的“标签”,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特别是需要落实学生实验、制作、考察等亲历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师重点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科学知识,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在《凸透镜》教学中,学生虽然通过两次实验得出“凸透镜”的有关知识,但这些知识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总结出来的,在实验、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成绩较差、平时不愿发言的学生很少说出自己的见解,表达的机会也比较少,实验时被动地看成绩优秀的学生动手。这种教学现象,无论是对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较差的学生讲,都没有达到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二是不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灌输式地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受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与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因素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感受与体验,而不是“说教式”地要求学生具有某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学习《眼睛的科学》除了知道眼睛的构造、眼睛能看清物体时与光的关系、眼睛为什么能看清远近的物体等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眼睛健康、预防近视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如果教师告诉学生眼睛近视会给学习、生活和将来工作带来许多不方便,学生缺乏体验和感受,达到“乐意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会打折扣。如果学生开展课外调查活动,收集生活中近视眼遇到的许多困难的事实材料,就会使学生加深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会水到渠成。
  
   二、 几点对策
  
   1.明确内容标准
  《标准》在“分目标“中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方面的目标,在“内容标准”中从三大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的内容标准。科学(自然)课教师要学习、了解这些内容标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准确地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学习、研究是前提,也是根本措施。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大胆尝试,架构教学理论通向教学实践的“桥梁”,并不断对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总结,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会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
  2.明确相互关系
  明确相互关系一是要明确广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关系;二是要明确科学素养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三是要明确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明确了相互关系,才会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标准》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中详细阐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技能的学习、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科学行为习惯的养成的相互关系。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非可有可无,它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相互关系有利于认识其重要性,有助于在教学中正确处理相互关系。
  3.做到有机、有度
  “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标准》中的这段话说明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做到有机、有度。“有机”是要很好地把握时机,不能说教式地“教”给学生或要求学生一定要怎么样,而是要让学生自觉认识到“应该怎么样”,这就需要教师预设目标时要恰当、具体,教学过程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落实学生的亲历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要有“点睛”之笔,又要自然流畅。“有度”是指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急功近利,贪大求全,处理三维教学目标不能顾此失彼。就具体教学内容而言,预设生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要求面面俱到,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同时也不能因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载体”,离开了“载体”,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