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自主建构是概念学习的关键

作者:胡德运 陈 燕




  概念是抽象的,概念的建构有赖于学生的感性认识。小学数学教学正是通过建立概念、运用概念来帮助小学生进入科学思维的门槛。小学阶段,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相矛盾,教材中的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呢?基于建构主义的思想,我觉得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是关键,丢掉概念建构的自主性,等于失去建构概念的灵魂,会导致学生对概念的浅层理解和死记硬背,更谈不上运用概念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试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周长》的教学为课例,来加以分析和探讨。
  课例描述
  
  一、 创设合理情境
  
  多媒体演示:蜘蛛、蟋蟀、蚂蚁、瓢虫四种小动物在“树叶运动场”上的锻炼情景。(蜘蛛、蟋蟀、蚂蚁是沿着树叶边线运动的,瓢虫是沿着树叶中间的茎运动的;其中蜘蛛、蟋蟀跑完一周,而蚂蚁没有跑完一周)
  要求学生边欣赏边观察这些小动物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二、 初步感知周长概念
  
  1.形象理解“边线”
  师:你能把小动物的运动路线分成两类吗?
  生:蜘蛛、蟋蟀、蚂蚁的运动路线分为一类;瓢虫的运动路线分为一类。
  师:如果能进一步说明道理就更好了。
  生:蜘蛛、蟋蟀、蚂蚁是沿着树叶边线运动的,瓢虫是沿着树叶中间的茎运动的。师板书:边线。(多媒体隐去瓢虫运动的图片)
  2.形象理解“一周”
  师:蜘蛛、蟋蟀、蚂蚁都是沿着树叶边线运动的,但它们又完全一样吗?(不完全一样)那么,你能再分分类吗?
  生:蜘蛛、蟋蟀是跑完一圈的。而蚂蚁没有跑完一圈。
  师:跑了一圈,我们可以说成跑了一周。(板书:一周)
  (多媒体隐去蚂蚁运动的图片)
  3.理解树叶的周长
  教师黑板上贴出“树叶运动场”图片。
  师生讨论有什么办法知道蜘蛛和蟋蟀跑了多少。(用软尺测量)
  教师介绍软尺。
  师生共同动手测量,得出蜘蛛和蟋蟀跑了大约70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70厘米是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
  师生共同得出:树叶的周长是指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
  
  三、 深入理解周长概念
  
  1.具体实例中丰富周长含义
  (1)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2)指一指文具盒盒盖的周长。
  (3)说一说课桌面的周长。
  2.图形中抽象理解周长含义
  (1)小组内指一指○和△两个图形的周长。
  (2)三位同学合作测量上述两个图形的周长。
  (3)汇报圆的周长。
  生1:31厘米。
  师:你是怎么量的?(用软尺量的)还有不同的答案吗?
  生2:32厘米。
  师:看来用软尺量容易出现误差。
  (4)汇报三角形的周长。
  生1:34厘米。
  师:你是怎么量的?(用软尺)
  生2:36厘米。
  师:你是怎么量的?
  生:用直尺分别测量出三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师:为什么要用直尺量?
  生:因为三角形的边是直的。
  师:请同学们再用直尺量一量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36厘米)
  师:看来对于这样由直直的线围成的图形,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5)画出并算出四边形的周长
  多媒体出示四边形:
  
  
  师:这个四边形的边线没有画出来,你能画出它的边线吗?需要用到哪些工具?请同学们画出它的周长,画好后,用直尺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度,算出它的周长。
  多媒体演示画周长,并请学生汇报周长的计算结果。
  四、 解决问题中形成概念
  1.下列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图略)
  2.比较两个图形周长。
  
  
  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是多少厘米?把这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的周长长还是短?是多少厘米?
  
  对课例的分析和探讨
  
  在上述课例中,教师并不是将周长的概念直接告知学生,而是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他们去自主发现,去积极建构概念。突出表现在:
  1.概念的引入注重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
  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入概念。概念如何引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概念引入的过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对周长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创设了“小动物锻炼”这样一个合理的情境,借助于直观手段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边欣赏边观察这些小动物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并对小动物运动的路线进行分类,周长概念的引入和谐自然。在这样有具体材料做支撑点的学习中,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劲头十足,没有松懈、懒散、感觉乏味的状态。
  2.剖析概念中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
  周长概念中的“边线”、“一周”、“长度”,学生只有对这些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弄清楚了,才会对周长这个概念有深刻的理解。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小动物运动的路线进行两次分类,同时借助于多媒体,使学生很形象、恰当地理解了“边线”和“一周”的含义。然后,教师把着重点放在了使学生理解“长度”上,通过让学生量一量、画一画,算一算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逐步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并真正形成概念,灵活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3.通过演示、操作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
  周长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于是,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给出定义,而是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利用恰当的演示和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并抽象出周长的本质属性。运用直观并不是目的,它是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手段。因此,教师的教学并没有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在学生获得对“树叶”“数学书封面”等物体周长的初步认识之后,加强了演示和操作,通过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给定图形的周长,逐步抽象出概念;通过比较剪切图形、拼合图形的周长,在解决问题中形成概念,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