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创建学校和谐管理的新境界

作者:邹文辉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出现了大量的冲突。原来“大锅饭”体制下形成的领导者权利习惯受到了新时期竞聘上岗的权力监督;教师群体实际情况与周围环境的冲突;教师群体内部的冲突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冲突等。要解决这样的冲突,就要提倡“和”,创建“学校和谐”。
  
  一、学校管理内部的和谐
  
  学校内部的和谐是学校管理和谐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要达到学校管理内部的和谐,协调观念是应该首先被强调的。
  
  1.协调机制的建立
  (1)要有共同的意愿。学校管理的和谐是由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达到的,在学校管理的整个过程和时期内,向教师贯彻这种意图是非常重要的,要让教师认识到他们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在学校管理内部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学校的和谐。在现在的学校管理中,多数情况下采取的是喊口号、贴标语的方法来表达管理层所希望的“全员参与”意愿,其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性的措施,例如奖励教师提出对学校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建立学校自己的职工俱乐部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充分提高教师员工的自豪感,使教师真切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可以见到效果,并且可以反映到个人福利的提高上来。这就要求每个成员不是仅仅从自身的角度来认识自己,还要把自己放到集体中去认识,并在整个集体中发现问题所在。
  (2)要有奉献精神。不同教师个体和不同的教师群体都能够在不损害互相利益的情况下为组织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个成员在表达想法的同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从而消除团体中的沟通障碍和不协调因素。
  (3)自我超越。学校成员要学习并不断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这种超越是以教师个人厘清对他们自己真心向往的事情为起点,让他们为自己的最高愿望而生活。这是一种对教师个人成长的要求,学校应该充分注意并培养教师个人成长的要求,因为能达到自我超越的人越多,学校的和谐管理就越容易实现。
  
  2.管理职能的转变
  (1)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变到学校的效能管理。过去的学校管理,主要是管理者从学校特有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人的社会功能出发,通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各种教学组织形式、课内外活动等实现学校管理功能。现代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管理者,把管理功能的目标,转向到效能的目标。也就是说,从“应该做什么”发展到“为何做”和“怎么做最有效”。
  (2)由重视部门优化管理转变到整体优化管理。过去学校管理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部门上,只要各部门、班组的工作搞好了,全校的工作也就自然好了。如果某个部门出了问题,学校领导就去解决某个部门的问题。这种管理虽具有分工明确、专业性强的特点,但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需要学校在课程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应部门在关键时刻需要领导提供优惠条件,把它们当成重要部门来抓,让它们好上加好,更趋完善,而次要部门只要维持一定的水平,必要时要做出牺牲。这样做是为了整体优化,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以合理使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3)由重视学校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的职能转变到激发教职工强烈的工作动机,责任感和成就欲方面。过去的学校管理职能主要是计划,检查,总结三大类。其中对教职工的监督、检查是经常进行的。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不是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而是靠检查逼出来的。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早有精辟的论述,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面对新课程,学校管理不能没有监督、检查,而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激励教职工的自觉性和首创精神,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和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以及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采用心理引导的方法,让教职工自己追求完善,由外部监督、检查机制,深化为内部自我激励机制。
  (4)重视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为主转变为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灵活管理。过去学校管理十分重视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是对于例外事件或非常规性工作的管理重视不够。新课程的实施是一项新生事物,它的开发和实施存在着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经常会打破已经形成的秩序、平衡和稳定状态。学校管理者,要能够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需要,随机展开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人与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以求得最佳的效果。
  (5)由重视行政管理方式为主转变为行政管理方式与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学校管理不能没有行政管理,没有行政管理就变成无政府了,学校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但是行政管理方式为主或行政管理至上势必会泯灭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是与现代教育和谐要求相背离的。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把教师作为科研对象,把行政管理方式和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运用教育调查、教育预测、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教育统计、教育实验、教育诊断之类的技术和方法。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寻求学校管理中和谐的新方案。
  
  二、学校外部环境的创新和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和教育管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学校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因此,做好新时期学校管理工作,就需要坚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1.要在管理思路上创新
  要变以往只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向思想政治工作和关注师生个体成就需要发展相结合,广泛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展育人活动。认真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把握学校管理工作发展的基本态势,寻求新思路,开辟新途径,构建学校管理、师生自我管理、共同发展的管理工作新格局,把学校管理工作做得更加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2.要在管理形式上创新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理念,积极采取正面灌输与思想疏导,一般教育与榜样示范,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学校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本着“管理即服务”的原则结合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友、健康、就业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热情周到的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排除化解由于工作、学习、生活等诸因素给师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给予在校的贫困师生及时提供帮扶。积极开展一些师生乐与参与的活动,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到潜移默化,情理交融,“润物细无声”。
  
  3.要在管理手段上创新
  要充分发挥现代化的传媒技术优势,加快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更新,尤其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影视教育的优势,把学校管理的思想要义变为积极、主动的正面宣传和传播信息,开辟学校管理工作的新领域,使师生真正在“知”的基础上,达到“行”的效果。
  
  4.要在管理机制上创新
  首先要完善学校管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原则。定期研究和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
  其次,要理顺学校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要形成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以职能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为主,其它部门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管理工作新机制。
  再次,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必须要有专项经费,来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和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要定期对学校管理人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理论专向培训,合格者上岗。
  最后,要健全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制订管理工作人员条件和考核细则,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晋职相挂钩,同时还要在订阅管理方面的资料,外出学习考察等方面给予管理工作人员政策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