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提高校本教研整体效益的若干思考

作者:周唯巍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质量管理和校本培训所涉及的热门话题。从推进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角度来说,当前急需解决的是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的脱节、领导决策与课堂的脱节、课程与课堂的脱节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立足学校、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校本教研显得更为重要。研究中,我们必须以课堂教学为重心,以程序化研究为载体,让教学研究贯穿于课改实验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校本研究才能促进学生健康、生动、充分地发展,并成为滋养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一、校本教研应把本校教改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内容
  
  问题式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解决学校或教师在新课改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把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问题的原发地,做从具体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的有心人,那么,老师们就会以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和高度敏感性,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甚至稍纵即逝的现象,从中发现诸多有价值的东西。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来说,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个人或群体能在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中找到值得研究的问题,那么教师个人的专业提升就能与课程改革融为一体。反之,倘若不从发展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及创造性学习能力的相互结合中构建新的学习体系,单纯地组织一些装点门面,与课程体系脱离的综合实践活动,那么,这种研究将是一种摆设,要想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就不是一件易事。
  前不久,笔者在几所学校作过调查。老师们研究的问题十分符合学校实际,但由于数十名乃至上百名教师观点各异,视角不同,老师在开放心态中无限止地提出了纷杂繁多的研究专题,导致学校教研主题不集中,研究难以深入。为此,学校教研部门在确定全校性研究专题时必须广泛听取意见,充分酝酿和提炼,使研究问题体现出即时性、准确性、实效性。
  
  二、校本教研应在引导全校教师主体参与中合作共生
  
  传统的教学研究往往忽视研究主体的作用。研究的内容由领导或专家圈定,研究的任务由上级布置,研究的时间、地点有行政安排,很少有研究主体的介入。于是“选的是专家的题儿,说的是专家的词儿,讲的是专家的话儿,写的是专家的文儿”。老师们往往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或一个学习者和批判者的视角去审视教学。在这样一个情景中,老师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降低了主体参与的热情,客观上也使教学研究远离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一种精神负担。传统教学研究的又一弊端是忽视了教师间的融合。学校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老年教师上“示范课”,中年教师上“研究课”,青年教师上“练兵课”,师傅上“传经课”,徒弟上“学艺课”。殊不知这样做虽然重视了推广中老年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但也许会把某些教师排斥于教学研究主体之外,忽略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经历的教师都应在一种合作、共生的关系中进行平等研究的重要性,致使教学相长、合作共生成了空壳和标签,妨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共同进步。
  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其价值指向应该是主体参与、合作共生,实现教师专业的共同发展。因而校本教研的主体应该是全体教师,研究阵地应该是课堂,研究对象应该是学生。要努力改变传统教学研究的不足,实现研究内容由领导主旨向教师自主的转变、研究过程从专家控制到专业自觉的转变,在研究主体自觉参与及研究主体间相互合作中探求教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产生1+1>2的整体功效。
  新课改是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每一位教师而言,它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实施新课程,没有现成模式可参照,这需要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通过校本研究,构筑交流、合作平台,改变教学研究单打独斗局面,整合集体智慧,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效能,走专业共同发展之路。因此,主体参与、合作研究,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主题,也是新课改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三、校本研究应讲究研究方法提高实际效能
  
  如果说课堂是研究的中心,那么问题式研究是一种主要研究形式,其一般研究程序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诊断问题——设计策略——探索途径”。在程序化研究中,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式,老师们可通过教学反思提炼观点,撰写教学案例,在对教学过程的察省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其经验或教训可在教研组或校内交流,以实现校本研究经验或成果的共同分享。
  就课堂教学研究而言,目前大多学校采用让一位教师针对某一专题执教研究课,学科组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观察,评课时讨论问题的解决情况,提出改进策略,这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研究方法。但随着校本教研的不断深入,行动研究的方式正在不断优化,如有的教研组采用对比式教研形式,即由多名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各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经验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或由同一位老师就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多班上课,为校本教研提供专题课例,以便老师们在比较中更深入地观察、分析和研究。评课时,老师们运用新课程理念,对“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课堂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劣”等展开专题性讨论,相互启发,开拓思路,在深层思考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较快地提高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教学领悟能力。这种目标清晰的对比式教学研究更能改变听课者的随意性,老师们能从不同案例中关注问题、关注重点,可对不同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提问技巧、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状态等作多角度诠释,获得一般听课无法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而执教老师更可把自己课堂实践中那些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亲身经历,甚至那种灵光一现的瞬间作为反思载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案例,必将孕育着勃发的理论生命,彰显出对课堂教学的理性化思考,真正达到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的理想境界。
  
  四、校本教研必须构建立体网络并规范管理
  
  提高校本研究的整体效益,不仅需要提高对校本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还必须以健全的网络和制定相关制度作保证。在“片区、学校、教研组、个人”四级研究网络中,校长是关键人物。校长的职责不仅在于建立和完善制度,构建教研网络,更重要的是校长参与研究,亲自“下水”,可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课例,在全校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创设有利于校本研究不断深入的机制,同时,校长在与教师的不断交流和研讨中,建立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听到教师的独特见解,促进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形成,建设学习型校园。学校分管领导及教导处、教科室是校本研究的中间环节。课题组长、教研组长是校本研究的项目负责人。一所学校,如果研究网络中的中间环节能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沟通作用,那么,研究问题的产生和确定、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研究成果的挖掘筛选、论证完善并采用多种形式向校内外推广,都能做到环环相扣,有条不紊。这批中间环节人员的辐射作用,又将会在校内形成一支校本教研的骨干队伍,在他们带领下,全校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教学中研究,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以实现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课程改革的向纵深发展。